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下雨在半夜 > 第二十四章“特殊的清明节”

第二十四章“特殊的清明节”

    纷纷雨落惊啼鸦,折柳一支向谁家。今年的清明节比往年的清明节都来得幽怨些,阴雨绵绵,一直下个不停,已经有两三天没见到太阳了,周围的一切好像都要开始发霉一样,这样的天气,着实很难让人开心起来。

    刘天初二的班主任叫秀儿老师,今年刚满三十岁,教刘天数学,是个雷厉风行的好老师。她也是白石村人,后来嫁到了镇上,她时不时都会回娘家,刘天经常可以看到她。在平时,秀儿老师对刘天就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些关注,这也是情理之中。刘天因此也多了一些顾忌,他怕他在学校的不好表现被秀儿老师知道后回来告诉玉林和金秀。

    “刚刚收到学校的通知,今年的清明节学校不放假,假期顺延至周末的时候一起放。大家该学习的学习,不要鼓噪,不要受影响。”秀儿老师说。

    秀儿老师说完这句话,班上的同学面面相觑,似乎表达着对这个通知的不满,但谁都没有说话,教室一片寂静。侧耳倾听,好像还能听见有同学在窃窃私语着为什么会不放假,接着是对学校领导的一堆粗俗话。他们的不满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清明这个传统节日与别的不一样,这个节日大家都要回家祭祖的,特别是在离红镇,清明节的时候,没有特殊情况,家里的男孩是一定要回家的,多少年来,这个传统和大家的认识,从来没有变过。刘天也感到特别的沮丧,他心里也想学校放假,回家和家人一起去拜山祭祖。

    往年的清明节,玉林都会带着自己一家人还有刘天叔叔玉堂一家人一起去祭祖,虽然路途需要翻山越岭一路跋涉,也很耗体力精神,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也是清明节每年大家的一点期待,也是玉林认为的关键。

    可是今年却是与往年不一样。玉堂一家人出门了,这个清明节不在家,金秀今年也在家有事去不了,看样子是只能玉林自己一个人去拜山了。

    雨纷纷,路断魂。这样阴郁的天气和清明节气的交融,肃杀的氛围迎面扑来。刘天心想,别人家都是热热闹闹地去拜山,他爸只有自己去拜山,相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孤单了。而且他们家有一个祖坟是在比较远的一座山的后边那里,每年去祭拜的时候都需要开路才能过去,荆棘芒刺满山遍布,玉林一个人去的话确实是挺困难的。

    刘天记得还很小的时候,大概在学前班或一年级那会,是家里的另一个祖坟。那一年也是只有玉林和刘天。玉林带着刘天,路上买了一小袋炒花生,两个烧饼。他们打算直接从家后面那个山里穿越过去,省掉来回兜的路程。但是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路就不见了,结果他俩坐下来一边吃东西一边休息,干脆就不走了,玉林和刘天嘀咕了一会,然后往山的那边扔了两联炮仗,就算是完成了任务,领着刘天回家了。

    还有一次,他们全家人一起上山,想找回丢失了好多年的一个祖坟,但是他们在山上找寻了半天,啥也没找着。玉林说是这个方位没错,玉堂说这里的位置不对,还在前面大石头那边,到底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不对的不可而知!总之,到了最后大家都没找到祖坟所在。虽然带点遗憾,但大家也有说有笑地回去了。

    “秀儿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有点头晕,我想请一天假去医院看一看,你看可以吗?”清明节的前一天,刘天还是鼓起勇气和秀儿老师开口请了假。其实刘天那会也确实有点头晕,可能就是还不至于请假的状态,因为从小到大他自己知道,好多轻微的小病小痛,自己都能熬过来一直熬到身体自己好起来的。

    “那我给你爸打个电话,我让他来接你回去吧!回去看病注意休息好了再来!”秀儿老师摸了摸刘天的额头,确实有点发烫。然后,她给刘天写了个请假条,玉林一会就到了,他把刘天从学校接了出来。在刘天的坚持下,他们最终也没有去医院看病,径直地回了白石村。

    清明节当天,金秀一大早就已经杀好鸡,把去祭祖要用的东西都整理好了,还有一个塑料袋拿了些水煮鸡蛋和饼干,这些是玉林和刘天今天的午饭,每年清明节的午餐都是如出一辙。天空依然是下着雨,灰蒙蒙地,空气像是凝滞了一样,感觉稍不用力都快要无法呼吸。金秀把所有要用的东西绑在了摩托车后座上,玉林穿上雨衣,刘天坐在后座钻进了雨衣里面去,这一次又是只有他俩。

    路上经过了离红镇中学,刘天钻出脑袋望着学校,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还在学校里面上课,书声朗朗。他似乎听见自己的声音也从学校传了出来,刘天觉得自己还在学校里面,现在只不过是站在学校外面看着里面的自己而已。因为他读书到现在,这是他第一次和老师请假,他从没落下过课堂,一直都是遵循着学校学习的安排。他也心中感慨,但是他觉得值得,他心里告诉他不能让玉林自己去面对这肃杀的清明。刘天知道,虽然他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是他觉得他的陪伴,也许多少会让玉林感到些宽慰。

    一路上,他俩都没怎么说话,不过,刘天好像也习惯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爸爸就不太爱说话了。他记得以前还小的时候,他和玉林经常有说不完的话。刘天心想,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陪伴取代了言语,成为了相互之间爱的告白。父亲改变了爱的方式,但是从来没有变的是他的角色。曾几何时,父亲也是爷爷奶奶眼里的小孩,是呵护的对象。现在的父亲,除了头上的青丝添了白发,额头脸上也镶嵌了些皱纹,更多地,像是一个披肝沥胆、栉风沐雨、默默耕耘这样的动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