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六十二章揭帖介医

第六十二章揭帖介医

    谢尘说道:“太虚兄,我们一起去游历玄圃胜境。”太虚道:“时间不留人,我们

    该回去了,我的徒弟还在道观里,醒来不见我们,有可能道破天机。”太虚领着冯开明出了谢尘仙府,依旧凌空虚步,回头看了一眼玄圃,冯开明问道:“师爷爷平时您酒肉都不怎么喜欢,怎么喜欢吃虫子?”

    太虚道:“他那里是虫子,那是一种生长千年有灵性的青芝,已经是千年之物,他

    能移动已是上等仙品,是仙家之至宝,仙家没有仙草护法,寸步难行;凡人吃了延年长生。”冯开明道:“师爷爷你怎么不给我明说?”太虚道:“你没有入道,不懂仙道的规矩,凡事一切随缘,泄漏天机会遭天谴。”

    冯开明悟性极强,听出师爷爷的意思,暗自有点后悔,两师爷一路飞行离大地越来

    越近,已经清晰地看见黑山黑水,太虚说道:“冯开明你把还阳生的种子抛向大地,等他飘去生根发芽自然生长。”

    冯开明从衣袋里把种子摸出来一抛,才低头往下一看,下面一片漆黑,自己站在半

    空中,心里一虚,脚一动整个人从空中颠了下来,一惊之下便醒了,出了一身毛毛汗,由因受到惊恐,忘了记忆梦中的事,急忙睁眼看见师父正在察眼睛,师爷爷还没睡醒,听见徒子徒孙醒来自己也醒了,冯开明却把梦境的事忘干净了。

    刚才是怎么受此一惊,苦苦回忆才想起在半空中撒一种叫还阳生的草种子,抛种时

    心虚,颠倒在夜空,一定是自己做了噩梦,也就不在意。杨思明醒来天已微亮,三代人收拾行李起身上路,直走到下午,来到一镇上,名叫松林镇,冯开明饿得打蹿,三代人找到一个饭店进去买饭吃。

    杨思明说道:“店家给我烧了两个青菜汤,炒一斤回锅肉,一个素菜”每人一大

    碗饭,早上,中午,晚上三顿做成一餐,吃过饭时太阳离山只有几丈高了,杨思明说道:“我们就在镇上住宿,问店家这里有几个旅店?”店家道:“东街上有一家,你们从十字口往东走,有一家大客店,他是独家经营。”

    杨思明道:“把饭钱算一下。”店家五个铜钱,杨思明付了钱,三个人朝十字街走

    去,看见几个人围在那里看什么?三个人也去围观,是一张求医请帖,原来是一个当地的绅良胡学坤,胡学坤有一小儿子生了一种怪病,遍求良医,奈何服药不见效,杨思明碰上了,就一路问去胡家弯。

    胡家弯是一个独家大院,是两眼天井朝天的大瓦房,既然是绅良家的座房就是不一

    般,胡家大院外有围墙,院门有专人看守,平时陌生人进大院先给门卫打招呼,门卫把狗关起来才随意进出,今天杨思明毛遂自介,想进大院也不例外,走到大门口,看见一个五十多的老头坐在门口,知道他就是门卫,杨思明近前拱手一礼。

    说道:“大叔,这里是胡学坤的府上吗?”老头道:“你们找胡老爷有何事?”杨

    思明道:“是这样的,我们是在社会上的游医,路过松林镇看见一张求医启示,我们并非有人介绍,问上门来作毛遂自介,才问到这里来。”老头一听心中大喜,这里有凳子,你们一起稍微坐一会儿,我去把狗关好。

    坐了一刻钟,门卫和一个中青年男人出来,衣衫整洁,眉清目秀,十分面善,杨思

    明起迎,那人很客气地给抱拳还礼,彬彬有礼地说道:“几位老师请到屋里去坐。”三个人随主人到客厅,有钱人家很讲究,厅里至少五六个茶几,茶几也分主客位,三辈人各按客位坐下,自有家里佣工泡茶。

    主人坐下陪茶说事,主人忧戚的面容,说道:“先生对小儿的关怀我感激不尽,人

    什么都好就是傻乎乎的,没有智商?”杨思明问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先叫孩子出来我大体看一下。”胡学坤去了一会儿,领着一个保姆牵着孩子来到厅堂,孩子十分英俊,穿着也十分干净。

    看不出来有什么病态,完全出乎杨思明所料,可是孩子一说话就东拉西扯,前言不

    对后语,就是一个傻子。保姆说道:“还有就是贪吃,我是不同意他吃的,只准按时按量给他三顿吃食,倒不是我苛刻,小孩他不知饱足,胃口不错,有时饭顶住了舌根还想吃,最麻烦的是,孩子拉死尿不知道说,就拉在裤子里。”

    有一点还好,他感觉不舒服要说,要经常换洗,虽然是保姆的责任,毕竟孩子大了,

    吃了油盐拉出来臭气难熏;我因为这样定时定量吃饭,水饮经匀,清洁卫生到位,他大小便也按时拉,这样孩子干净,才有表面英俊,清洁的孩子。

    杨思明一听,说道:“我要问的是,孩子出生以来就是这样,还是生过一场病才是

    这样,这一点最为关键,出生就这样是先天带来的疾病,后天无法改变;是后天生病造成的,孩子就有救了,后天无法改变先天之数,只有改先天救后天,不可能改后天救先天?”胡学坤道:“杨老师说得太对了,孩子出生以来根本就不是这样,三年前生了一场病才变成了这样。”

    杨思明道:“孩子有救,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养娘,是孩子的福,你先把孩子带去玩,

    晚上我给他施针。”保姆带着孩子去了。胡学坤道:“这个保姆已经是三辞三请,都是夫人做事草率;这次养娘约法三章,说道要请我护理孩子,第一条要依我,不然你就另外请人。”

    保姆提出的要求我都答应,叫我夫人对于孩子的事不许多嘴,如果她是走了,就不

    好在请到这样好的养娘,孩子外表干净,看不出来孩子是傻子,出门人家不知道的都说我好福气,公子哥好英俊,谁又知道一个孩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杨老师若是将儿子的痴病医好了,我也不知怎么说谢你?

    杨思明道:“孩子没有智商,服药会一定拒绝,我只用针灸先打通所有经络,开七

    窍,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病愈。”胡学坤听杨思明这么一说,不完全相信能医好,觉得杨老师不是在吹嘘,只有抱着一线希望,总之天下父母心,就是尽力而为,复原不复原父母就是医一个心满,花费了钱財尽到了父母心。

    杨老师道:“老板同意请我给孩子治病,我也要约法三章,你们父母看见孩子身上

    扎针就不要多嘴,人身上有八万四千根经络通大脑,他身上所有的穴位都要针灸,也包括耳针,你别小看人的耳朵,耳朵上有人的一身穴位用通,泻,补法全都用上,到时你们看见心痛,加以阻拦就会前功尽弃。”

    胡学坤道:“请师由师我们夫妻不会拉后腿的。”杨思明道:“再给我弄一间僻静

    的卧室做针灸房。”病人的家长是认真的,一切按杨老师所说照办,给他预备了一间屋,一张铺,台凳便于针灸的摆设,屋里的灯烛预备好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