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六十三章九针通灵

第六十三章九针通灵

    到了晚上,杨思明要养娘把孩子送进针灸房,等孩子进卧室,杨思明点了孩子的睡

    穴,说道:孩子就交给我,一个时辰后你来接孩子,施针时间长,杨思明做事谨慎,按药王千金翼方,十大针灸法的第十针灸禁忌,十二黄道所忌:

    “建日的申不针灸头部;除日酉时膝部;满日戌时腹;平日孩时在腰;定日子时在

    心;执日丑时在手;破日寅时在口;危日卯时在鼻;成日辰时在唇;收日己时在脚;开日午时在耳;闭日未时在目”

    又男忌除日女忌破;戊午,甲午不针灸;壬辰大忌针灸。甲辰,己巳,丙午,丁巳

    男人忌;甲寅,乙卯,乙酉,乙巳女人特忌。春不灸左肋,秋不灸右肋,夏不灸脐,冬不灸腰。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乙未,丁未,己未,辛未,癸未这十五日,如果是八节的前后一天,不可下针;八节是指“立春,立秋,春分,秋分,立夏,立冬,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甲辰,庚寅,丙辰,辛巳大凶。五神五日:“肝神在丁卯;心神在庚辰;肺神在癸

    酉,肾神在庚子,脾神在戊己”十干日:甲头,乙项,丙肩背,丁胸肋,戊腹,己背,庚膝,辛脾,壬肾,癸脚。十二地支日:“子目,丑耳,寅胸口,卯鼻,辰腰,巳手,午心腹,未脚,申头,酉背,戌颈,亥项”。

    十二时辰禁忌穴位:“子踝,丑头,寅耳目,卯面耳,辰项口,巳乳肩,午胸肋,

    未腹,申心,酉膝背脾,戌腰下阴左右,亥股。”

    最为重要的是十二时辰掌管三十六个死穴,针灸家不可不谨慎,杨思明遇上这个病

    孩,初步估计要半年才有起色,扎针面积广,复针次数多,为了安全起见古人的针灸禁忌都不用,慢慢观察孩子的变化,三个多月来除了一部分天日不施针,基本上每天都要扎,初扎针时怕孩子耍横乱抓,针尖断掉一点点就十分危险,银针即使不顺脉经跑,深入骨缝也会留下后患。

    每次施针前先点他的睡穴,杨思明为什么要在每晚上同一个时间点穴施针,就是让

    孩子阴阳平衡,白天有活力,晚上安眠,有一天晚上刚下五只针,发现孩子眼睛在动,杨思明一阵大惊喜,看来主针已刺激到中枢神经,催眠术不管用了,孩子即将醒来的征兆,杨思明停止下针。

    停针一刻时,忙把四枚副针拔掉,就留一枚主针,果然在半小时开始睁眼,杨思明

    拔掉主针,孩子醒来他认识杨思明,不知道怎么叫,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常妈妈,杨思明道:“走吧!我送你去常妈妈那里”常妈还没睡,杨思明将孩子交给常妈。次日,快到中午时分,常妈慌慌张张看到杨思明问道:“杨老师你看见胡圆没有?”杨思明道:“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常妈道:“我就去上厕所一会儿出来就不见人了。”这可不是小事,胡圆出了事大

    家都不好向东家交代。东家将孩子托付给养娘,医师,两个都有约法三章,东家夫妻俩说了不过问孩子的事,孩子出事了,保姆,医师都要吃官司。两人急急忙忙出院门去找,看见门卫,常妈问道:“老徐你看见少东家没有?”

    老徐道:“我在这里没看见小主人来过,我刚才上了一趟厕所,不知在这段时间出

    去没有?”两人急忙出门,门前就是过路水田,看见小家伙在水田边玩稀泥,常妈一颗悬着的心一下落下来了,杨思明太高兴了,孩子七窍打通,脑神经开始复活,走到孩子跟前问道:“胡圆你在做什么?”胡圆说道:“我不知道,捏狗儿吧。”常妈拉着孩子把手给他洗干净带回庄院。

    杨思明见孩子身上发生奇迹般变化,将几个穴位复施几次针,这下可好了,胡圆又

    啰唣又不听话,又过了半个月,孩子以前脑子里一遍空白,什么也没学到,好在现在大人说过的话,叫他喊人,阿姨,哥哥,姐姐,弟弟,三两个字的短词,一学便会,杨思明对胡学坤说道:“东家你觉得胡圆这么样?”胡学坤道:“孩子的智商恢复我感到高兴,我不知道该这样谢杨老师?”

    杨思明道:“东家你看着办?这样谢我这样收。”胡学坤道:“杨老师你多留一个

    月,过了年去,你们游历于江湖上,以四海为家,今年就在我这过年,还有就是再帮我观察胡圆的发展情况可以多巩固一下。”杨师明经不起胡学坤苦苦相留,也考虑三辈人在旅店里过年也寒酸,同意留下来。胡学坤说道:“我的一些账在年下无期了,该去处理一下,杨老师,仙长我们一路出去玩玩。”

    天气很好,几个人不是很忙,实际就是闲情游步,东家说道:“我们去番宇家,这

    家没有做我的田,借了我两担谷子已经三年了,他是从我佃户那里挑去的,我们在哪里去吃饭。”四个人来到山台上,一个中老年女人在门前纺棉线,看见客人来了,儿媳正在厨房生火煮饭,纺棉的太太去端凳子请坐。

    给厨房打招呼,多下两把面,老太婆端了一挪细碗放在桌上,胡学坤暗自高兴,看

    来我今天来得正是时候,三年的账该收回来了,老太婆请客人坐,一个年轻女子端了一大木盆,盆里装有大半盆玉米糊,这下有些尴尬,四人一个人盛了大半细碗,一碗泡萝卜,泡萝卜盐味恰到好处,把自己碗里吃了,没有再盛。

    主家见客人放碗了,一家人开始吃饭,三个男孩,大的有十多岁,有一个七八岁,

    最小的只有五岁,太太道:“卯生给你爸爸端一碗玉米粥去”夹几块泡萝卜;十多岁的男孩子还是很听话,盛一碗玉米糊端进卧室去,老太道:“一起吃了吧!还等什么?”三个孩子不客气叮叮当当,各人拿起碗盛来吃,孩子们一阵龙吸虎吞,剩下的婆媳二人才吃,旁看见不免有些心酸。

    胡学坤道:“我本来是收三年前你家借的两担谷子,我看就算了吧!你们不必再还

    了,两担谷子就送你们吃。”老太说道:“这可使不得,目前我们家里是有些紧,不可能欠债不还?”胡学坤道:“婶婶,我是认真的,我看你们家下一代正在成长,当力人生病了,你们目前生存不容易没有那么多执着。”老太要跪下谢恩,胡学坤扶住老太说道:“婶婶不可以这样,我会损阳寿。”

    老太说道:“我们一家原是温饱家庭,就是老头子死的不是时候,老头子死了还没

    完,儿子又生了一种怪病,我们家庭完全失去了劳动力,现在就靠买些棉花回来加工,我纺棉线,媳妇值布卖,就靠赚点加工费来养活六口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两年生活的困难,胡先生原谅,早迟我会积攒——,到时再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