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仙师 > 第十四章 津王

第十四章 津王

    张帆拜大明仙师,津王,世袭罔替,领天津卫都指挥使,加上柱国,太子太傅,赐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天下震动!

    其它头衔也就算了,可津王!

    一字王,亲王衔!

    要知道即便是开国功臣和靖难功臣,基本上也都是死后追封为王,而且全部都是二字郡王,比如洪武年间,徐达死后封中山王,永乐年间张玉死后追封河间王等等。

    一字王,向来都是皇家专属,敢自称王者,谋逆,天下共诛之!

    津王,封地可是天津,当年永乐帝改直沽为天津,意为天子渡津,可见此地何等重要,完全可以算是京畿重地,皇家封王一般都封去河南、陕西、四川,你见哪位皇帝将亲王封去江南这等财赋重地的。

    天津不是赋税重镇,但天津乃军事重地,将亲王封在这里,万一亲王起了异心,挥军直入京畿,数日便能直抵北京城下!

    现在封亲王不说,这亲王竟然还是异姓王,简直难以置信,不可思议。

    寻常百姓就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也不会嫌事大,街头巷尾热议,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说笑笑也就算了。

    而士绅特权阶级则开始纷纷打听情况,朝堂上的任何变故都有可能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一如当年高拱下台,张居正上位之后的种种举措一样。

    然而最愤怒的还是王族勋贵,王族认为自己乃太祖血脉,这江山都是太祖爷打下来的,他们身为后世子孙,那么封王享尽荣华本身就天经地义。

    而勋贵,那祖上都是追随太祖打江山,追随成祖夺江山的功臣,他们身为后世子孙当然也有资格享有祖脉余荫,剩下的那些则和皇家联姻而富贵,皇帝都有他们家血脉,他们难道没资格坐享富贵?

    一个从未听说过,名不经传的家伙,就仿佛从天而降般突然凌驾于他们之上,地位和亲王平起平坐不说,权力还在亲王之上,凭什么!

    好在就算王孙勋贵自己是傻子,他身边也不乏聪明人,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籍籍无名的一个人突然得到这等不可思议的册封,满朝大臣没反应,太后没反应,连只手遮天的张居正似乎都默认了……

    于是一时间京城风云际会。

    越是了解深入,越是惊恐万状,仙师……

    他娘的真的是仙?

    弹指之间让病入膏肓的元辅起死回生,能让龙虎山张大真人俯首帖耳,还能一拳击溃云层,以致风云色变,暴雨如注。

    别管你信不信这些神迹,也别问张仙师到底是不是真仙还是夸大其词,总之,凡人对鬼神至少还有最起码的敬畏之心。

    你无法去否定张仙师是仙神,那么就老实一点,因为哪怕是贵为亲王,也不可能挡得住仙神的雷霆之怒,被仙神宰了都没地说理喊冤去……

    仁寿宫。

    李太后瞪着朱翊钧,冯保侍立一旁,张居正正襟危坐。

    “皇儿是说仙师给皇儿两个选择,若不甘为傀儡便取而代之?”

    朱翊钧有气无力嗯了声。

    李太后看向张居正道:“元辅觉得呢?”

    张居正蹙眉:“臣以为仙师此言绝非危言耸听,他既然能幻化陛下相貌,自然便能取而代之,届时为了防止暴露麻烦,或许太后也会遭受禁锢,甚至……”

    李太后自然知道这甚至后面是什么意思,大明以孝治天下,皇帝日日都要向太后请安,堂堂仙师岂会向凡人低头,那么让她暴毙显然是最佳处置之法。

    如此看来,朱翊钧的妥协,还算救了他一命。

    “仙人临凡,简直闻所未闻,元辅觉得仙师当真是为度世而下界?”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鬼神之说,虚无缥缈,在这之前老臣从未信过,可如今却是想不信都不行了,至于仙师因何下界,所谓度世是真是假,老臣愚钝,难参其中玄机。”

    李太后微怒道:“难不成我儿以后只能当傀儡帝王,张先生你以后也要仰仙师鼻息!”

    “太后慎言。”

    李太后怒道:“都欺负到我们孤儿寡母头上,还有什么好怕的,就算他有千里眼顺风耳,就算想要哀家这条命,且管拿去便是。”

    张居正苦笑叹息,太后堪比女中尧舜,可终究是女子,还是太容易感情用事了些。

    “千年未有之变故,陛下,太后忍耐才是上策,在臣看来,仙师即便真是奉仙庭之命下界,也必有颇多禁忌,先前陛下在金殿上所问,便可一窥端倪。”

    朱翊钧开口道:“仙师说上苍有好生之德,凡人若是无故大开杀戒,难免会有地府轮回之苦,仙人若是犯下杀孽,也会有业障缠身,轻则道行再难精进,重则会被业火焚身,故而哪怕大明强敌环伺,他也不会轻易出手,张师傅觉得此言能否当真。”

    张居正凝声道:“不可轻信也不能不信,权当五分真五分假便是,在老臣看来,仙人或许确有诸多禁忌,但绝无可能如仙师所言那般处处受限,否则下界意义何在?另外,身为仙人,岂会无智,仙师又非傻人,如何能将自己底牌和盘托出。”

    “张师傅说的在理。”朱翊钧赞同道:“可仙师说什么西方世界文艺复兴即将开启,一两百年内,西方还会进行什么工业革命,大明如今屹立世界之巅,可一旦落后,就会被西方反超,届时想要追回来,大明可能会付出承受不起之代价,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

    “既是仙人,自然能窥探天下乃至后世,老臣觉得,这可能便是仙庭让仙师下界的缘由所在,只不过内中玄机,老臣一时间也无法参透。”

    “那仙师为何要天津?”

    张居正语塞,可皇帝问话不能不答,于是只能道:“仙人行事,不拘常理,仙师要天津,自荐为天津知府,而陛下册封仙师为津王,又将天津府作为仙师永镇封地,此举堪称神来之笔,老臣佩服。”

    朱翊钧少年心性,被一向对他严厉的张居正夸奖,顿时脸露得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