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轴心区

    在等待热刺队回信期间,刘翰章又看了一些万亚马的视频,他非常欣赏这名球员争抢二分之一球的能力,这也是米兰现在十分欠缺的能力。

    可是回信迟迟不到。他问塔索蒂,对方会不会错过了我们发的邮件,需不需要再联系一下,只要确认对方收到报价了就好。塔索蒂不同意,他认为在三天的答复期限之内都不应该再有任何动作,否则很容易被对方看穿意图。

    而就在此时,另一个重要的日子也即将到来。刘翰章马上就要迎来自己上任以来的第一场比赛,地点就在圣西罗球场。虽然只是一场热身赛,但对于刘翰章十分重要,这是他在主场球迷面前的首次亮相。

    可这场比赛的对手他并不满意。对手是来自捷克的布拉格斯拉维亚,这支球队上赛季打进了欧冠联赛的正赛,在小组赛中虽然没有出线,但险些在圣西罗球场掀翻了国际米兰队。他们疯狂的跑动让米兰城的球迷们瞠目结舌。

    根据刘翰章的设想,他目前需要的是一支实力比较弱,又不善于密集防守的球队,好让米兰演练一下进攻配合,这也是他上任一周来的训练重点。可布拉格斯拉维亚这个对手太能跑,而且踢欧冠的球队节奏普遍比较快,是个很难缠的对手。

    为此,他腾出一整天时间安排了一堂训练课,想让球队抓紧时间演练一下边路进攻。

    训练还是先从研讨室授课开始。队员们一开始对这种训练方式不是很理解。他们习惯于先到球场热身、慢跑,再开始一些有球和无球的训练,教练员的战术布置都是在训练场上传授的。可刘翰章告诉他们,足球是一项智力运动,是最消耗体力的一种棋赛,因此,理解比踢更重要。所以他每次都会先在研讨室把当天要训练的打法讲解清楚,途中还会用上录像和图示等手段,让队员明白自己在这套战术里要怎么做,然后才会到场上去实践。几天下来,大家确实感到这种训练方法很有成效,参考着刘翰章画的阵型图和沙盘演练,他们可以换一种视角来认识自己和队友在场上的位置。

    刘翰章说:“我们的人员配置很适合打边路进攻,你们这些年也是这样做的。但打了这么多年,你们竟然一点进步都没有,依然打不出任何配合。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是一套基本的边路进攻套路。”

    说着,他为队员们展示了一张球场的平面图,在左右两边离边线还有十几米距离,位置比禁区线略高的地方,画着两个圆圈。

    他说:“图中的这两个圆圈的位置,我把它叫做轴心区,这是我们在场上最容易打出战术配合的领域。为什么这个位置如此重要呢?因为在这个区域拿球,选择是最多的,可以下底,可以内切,可以直塞给边路套上的队友,可以过渡到禁区弧顶,可以传中,甚至可以直接弧线球攻门。你们或许认为,球在中路会有更多选择,但第一,中路的防守往往过于密集,不容易轻松拿球,其次,中路拿球很难和边路形成联动,所以并不如轴心区更有威胁。

    “你们在边路带球的时候,喜欢闷头带到底线,看看没机会,再把球传给身后的队友,或者传中,我要说,这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把球带到底线要花更多的时间,也就给了对手回防的机会,等你想好下一步的动作,对手的防线也到位了。我要求你们的是,在边路进攻中,尽量把球带入轴心区,再尝试去做下一步的配合。”

    讲到这里,他给球员们放了一段视频,都是C罗和卡卡在边路带球进攻的实例。从视频里的这二十多次进攻来看,他们经常在边路突进一段距离后,就开始朝轴心区发展。同时会降低带球速度,将球牢牢控在脚下,一边寻找突破的机会,一边等待队友接应。之后,他们的选择就多种多样了,正如刘翰章所讲的那样。其中还有两次,对方防守球员逼得太紧,被他们直接过掉了。

    刘翰章说:“看到这里你们应该能建立一种印象,就是这个区域的进攻选择非常丰富。而且他们两个也向你们展示了,攻入这个区域后,可以适当缓一缓节奏,让你们有机会去观察,踢出想要的配合,而不是撞大运似的一脚传中就解决问题。不过这种机会更多的是出现在反击当中,如果对方在边路有协防队员,是不会轻易让你进入轴心区的。可一旦他们的防守放松,让你们进入了轴心区,你们就该把练习的配合打出来,好好惩罚一下他们的失误。那么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在边路带球时,对方逼得特别紧,使你只有带向底线带球这一条路,你们应该怎么选呢?”

    队员们一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刘翰章一提问题,他们就紧张起来,因为前几节课告诉他们,想跟上刘翰章的思路并不容易。刘翰章点了卡斯蒂略霍,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边路球员。卡斯蒂略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便按照自己平常的踢法回答说:“我会减慢速度,控制住皮球,看看有没有机会传给中路的队友。”

    “很好。”这已经是刘翰章比较满意的一个回答了。他说:“他没有选择下底传中,因为既然对方逼得紧,下底传中很难有质量。我第一节课就告诉你们分辨什么是好的进攻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要先明白下底传中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所以尽量不要这样选择。我要求你们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将球带到最接近轴心区的位置以后,再分给队友,然后迅速跑入轴心区,做好接球的准备。”

    “接着我要讲的就是,如果攻入了轴心区,下一步应该怎样发展。首先,接应队员必须到位。”为了方便说明,他取出了几名球员的棋子,摆在了战术沙盘上。“比如说,雷比奇带球进入了轴心区,接应队员应该怎样跑位呢?我要求的是,左边后卫特奥要从边路套上,准备接直塞球,中路帕奎塔压到禁区弧顶,皮亚特克在前门柱准备争顶传中球,同时,右边路的卡斯蒂略霍也要进入禁区,准备在远点接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有第二点的保护,一旦进攻被破坏,我们要第一时间去争抢二点球。因此我要求两名后腰,本纳赛尔、比格利亚,和右边后卫孔蒂,从中路到右路形成一个弧形的保护圈,两名中后卫拖在最后防止对方打反击。

    “只要接应到位,我们的持球队员就可以选择进攻的方向,这就要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来判断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常用的进攻套路,我还是要讲给你们。比如刚才的局面,雷比奇拿球,可以把球传给边路的特奥。特奥不急着推进到底线,而是把球回传给雷比奇,同时迅速横向插入肋部。雷比奇这时应该一脚出球,把球直塞进肋部,让特奥拿球,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边路二过一配合。对方的边后卫再想防特奥就要转身来追,那肯定要慢半拍。特奥在肋部拿球后就可以逼近底线,然后选择是传中还是倒三角回传。此时,皮亚特克要直插对方身后,准备接特奥的低平球传中。同时,帕奎塔也要调整位置,跑出倒三角传球的线路。现在的问题是,雷比奇,你的位置应该在哪里?”

    雷比奇一脸茫然,他说:“我也应该跑向中路,准备接球。”

    刘翰章摇摇头说:“不对,你应该拉到边路。因为特奥一旦插到肋部,我们的边路就空了。而对方的边路球员一旦跟防特奥,你就能在边路获得一个空位。如果特奥没有特别好的传中机会,或者被对方后卫纠缠住了,他就可以把球再传给你,你将赢得一个空位的传中机会。如果你也跑向中路,很容易和帕奎塔跑重叠,这样一来,我们就没办法充分利用球场宽度。”

    雷比奇恍然大悟,如果这个配合打成,对方的边路球员多半要回追特奥,自己留在边路威胁就会更大。

    把这套打法讲明白后,刘翰章带他们来到训练场上,先做热身运动,然后把球员分成两组,一组进攻一组防守,在半场范围内进行攻防演练。训练中,只要有一名球员没跑到位,他就会鸣哨暂停,要求再来一遍。他一边督促球员奔跑,一边喊着:“你们要记住,足球场上所有的奥秘都在于没有球的地方,学会了无球跑动,你们才算学会了踢球。”

    左路练完以后又练右路,然后攻防双方换位继续练习。经过一遍遍的纠正,终于做到了每名球员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过由于球员的技术能力有限,有时尽管人员到位了,配合却没打出来,不是传中没传好,就是一脚出球踢疵了。刘翰章对这点倒是不太在意,毕竟技术不是一天就能练出来的,只要大家学会怎么踢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项训练一直持续到下午结束。他把大家叫到一起,进行了一番总结。他说:“中国有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相信今天的训练也让你们体会到这一点了。我们用了一天的功夫,也才仅仅学会了这个配合中的跑位而已,实际踢起来,成功率才刚达到百分之六十。我说的成功率不是指进球,而是指完成一次有威胁的进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十次进攻我们就会被打四次反击,你们自己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今天是我上任以来带训练最长的一天,让你们一遍遍地练习这个配合,可能你们有些厌烦。可我告诉你们,每一个配合都是这样不厌其烦地练出来的。你们之所以在场上踢得毫无章法,就是以前的训练不到位造成的,希望你们能尽快适应我的训练风格。解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