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荆襄长风 > 10、俘获

10、俘获

    陆远听着那大败之声,知道先前那布下的棋子终于在此刻展现出了威力,看着对面四散奔逃的人群,心中此刻才顿感安定,兴奋之情也是溢于言表,这在乱世的初出茅庐第一战便大获全胜,而且只是凭借这么四五十号临时征召之人,就当面击败了数倍于己的贼寇,陆远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有了从此争霸一方、逐鹿天下的底气和信心,想到此,陆远更是感觉到了那别样的畅快。

    “各队按预定计划予以追击!追击之时各个要大喊,降者免死,免得他们再起顽抗之心,也可减我兄弟无谓伤亡!投降之人便不可妄杀,彼也许也如你等百姓,只是生计无着或被贼首裹挟其中。同时传警众人,缴获财物务当交由公中处置,如有哄抢财物,并私藏财物不上报者,杀!”

    话毕,陆远想起一事,唤过后队杜袭:“方才汝队掷枪是何人所使焉?可是由你所命?”

    杜袭见陆远专程问起,知是好事,赶紧拉过身旁一人道:“大人,此皆为我弟杜翼所命。”

    陆远借着火光看向其人,只见其剑眉星目,仪表也是不凡,心中更自喜欢,问道:“年方几何哈?”

    “十八!”那人却是年少有些拘谨,脸上一阵发红。

    陆远见其如此,赶紧善言抚慰道:“果然是少年英豪!你是如何想到用竹枪投射啊?”

    杜翼用手挠挠头:“当时我也未及多想,只看大人危险,而且前阵来敌甚多,弓箭已不足以退敌,情急之下就想到了此法!”

    “汝能因敌变化,不拘泥战前之安排,孺子可教也!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可有什么志向?”

    杜翼又用手挠挠头,良久又摇摇头。

    “诚为可惜!然未为晚!古人有云,人无志不立!少年人当有远志,树雄心,而后脚踏实地,努力践行,则虽志存高远,又何愁不济乎?而方今天下大乱正是你我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纵横四海之时,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扼腕叹息于床榻之间?”

    少年听得一阵激荡,俯身道:“愿追随大人效犬马之劳。”

    “我等也愿追随大人效犬马之劳!”身旁众人见此纷纷附和。

    陆远心中不由更加得意,看向前方,却发现前方两侧屋中也正逃出数人,突然想到这些人原本定是欲来偷袭,真是侥幸,如其能得空下手,现下还不知会何情形!想到此仍不觉后怕,赶忙吩咐道:“杜袭你速遣人通知后方邓恢和陈芝,让其晓谕众人,本家者可各归各家,其他人等统一安置,如有不听安排者革去明日分赏,再有趁夜哄抢并带头闹事者,将以贼寇论处,待擒贼寇回时一并剪灭!并让陈芝所募女性前来救治伤者。其后你队分两部,一部由你统领,务要仔细搜索,不可漏过一处,漏下一人!杜翼你带另一部随我前去祠堂,固定贼寇财物!”

    奔向祠堂,远远就看到祠堂门口两侧停满了各种大车,到得近处,却见各大车上已满载大袋粮食、布帛或者各类大箱,且都已捆扎绑定,粗略估计就有五六十车。走向祠堂门口,只见此时大门洞开,里面火光映照下,但见沿路散布金银,显是有人已来此拿了金银,再匆忙溜走,故有遗漏。

    进得祠堂,只见两层回廊结构,长宽各有百米,中间一个大天井并有一座高台,天井之中以及两侧回廊之上也都是放满箱子。有些敞开之大箱,一眼就能瞥见其中满是金银或者玉器财物,当得此景,陆远心中也是暗暗激动,这刚刚来此,不料想就足以做一富家翁矣,这人生的第一桶金何来之速也!哈哈!

    刚念及此,心中又赶紧大骂,这么点金银就迷住了眼,刚刚的雄心壮志就这么快荡然无存?适才还在教育警醒他人,自己就要如此之速沉沦?况且若想占有此间财物,则就有了私心,如此处置你又何以服众?你一人还能尽携此而走?而且乱世之中,身怀巨宝只会招来杀身之祸!要想不任人鱼肉,只有建立足以保护自己的力量,不然再多财物,也不过是代为他人保管而已!

    想罢,终于定定心神,再次告诫自己,咱还是要严于律己,广树恩信,只有掌握好今天这帮人,才是自己在这乱世得到的真正的第一桶金。

    陆远赶紧命人将地上财物再放回箱子,并在祠堂内四处搜索,是否还有贼寇躲藏,确无危险后,立即安排几人向各路传信,命将俘获之人及其余百姓等尽带至此处,再安排两人看管门口财物,以及两人把守祠堂门,其余人等则打扫整理高台,然后安坐高台,静待各队人马返回。

    少顷,各队陆续有人回报并押解贼寇到来,经查验统计,本方战场只轻伤不过五人,而且俱各只是被划伤臂膊之类并无大碍,不过追击之中,倒也有五人摔得鼻青脸肿。贼寇方面现场身死者一十七人,被俘获者共计一百二十九人,其中伤重难治六人,伤重不过无性命之忧一十六人,其他轻伤摔伤等二十二人,其中就有匪首过江龙纵马出村而被绊马索绊倒,摔得七荤八素,还不知何情形,就被按倒捆缚送于阶下。

    陆远看着台下被捆缚跪倒的密密麻麻的贼寇,以及他们身边怒目而向的押送看管人员,脑中已开始飞速盘旋:这些人当该杀还是该留?杀了当然最是简单,既无后患,又省却麻烦!方才血战过后,想必上阵之人对他们也是怒气未消,想杀之人当不在少,而且大胜之威下,就算自己一人独断,亦当不会对自己决定有何异议!不过百姓内心又是否会觉得残暴不仁,而不倾心相随?那如果不杀放了众人,则又怕放虎归山,日后再次来犯,且今后众人随我外出征战也就未必安心。那留下纳入麾下,如能为我掌握,则此军之中自将多一助力,亦不致使今日其他人觊觎此军之权,但当今嫡系本就不多,如此之多人未必能尽为我所用,又成我一腹心之患,倘一生变,悔之何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