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093章 催命符

第093章 催命符

    无忌耐心地给翟嬋解释道:“郎逍就是拿我的命与緈太后做赌注,胜了,他立大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败了,死的是我的命,他拍拍屁股继续做他的士大夫,一点损失也没有。”

    他心里很忐忑。翟嬋已经被郎逍的催命符扰乱了心智,若不顾一切地赶去大梁,那就是飞蛾扑火了。

    庆幸的是翟嬋没有再吱声。

    无忌松了一口气,好歹翟嬋按耐住了内心的煎熬,不容易哦。

    又过了几天,白莹又从小院子拿回来了一封信。这封信还是郎逍来的。无忌楞了一下,郎逍如此频频来信,如同催命符一般。说明姬遫已经没有回归王宫的可能,宫廷已经对他回宫不抱希望了。

    但是,他不想加重翟嬋的忧郁,选择了沉默。

    翟嬋急切地拆信,打开看了一下。郎逍的语气很急——

    士大夫们已经在考虑祀夫的建议,值此关键时刻,请为无忌的未来着想,立刻携无忌来大梁,一刻也耽误不得了!切切!

    ——翟嬋楞了好长一会,问无忌道:“无忌,你看怎么办啊?”

    无忌笑,道:“郎逍不是太监,怎么比太监还急呢?娘,我还是原来的意思,等待我爹的消息,将来由爹地亲自去向緈太后证实我的身份。否则,没有进宫,就先去见阎王了。”

    翟嬋虽然不甘,却没有理由说服无忌,只能怏怏地闭嘴了。

    但是,没过几天,郎逍又来了一封信。

    无忌知道已经压不住翟嬋的猜忌了,看着哆嗦着手在拆信的翟嬋,他的心很忐忑:“这个郎逍是如此的心急如焚,信一封一封地飞来,如此的催命,大梁怕是有什么变故发生了?”

    听他这么说,翟嬋立刻联想起了没有音信的姬遫,顿时惶恐起来,拆信的手更是变得哆哆嗦嗦,别说拆了,拿都拿不住了。

    “无忌,快讲。”白莹见状从翟嬋手里拿过信,塞在了无忌手中。

    其实不用看信就可以猜到,这一定是郎逍发来的又一道催命符。无忌慢条斯理地折开绢帛,看着信讲了起来——

    緈太后今天亲自下谕诏,立吾王的王子姬圉为太子,并以太子的身份监国,主持朝政。

    我担心,緈太后特旨让姬圉先袭太子位,是为将来即位王位做准备。祀夫等已经与士大夫协调,准备举行庆典仪式了。

    翟嬋,你再不带无忌回大梁,无忌恐怕就无缘王宫了!

    ——翟嬋立刻急了起来,手也不哆嗦了,盯着无忌道:“无忌,我们不能耽搁了哦,必须立即去大梁!”

    “娘,你不用急,不用听风就是雨的!”无忌依然不急不慢、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道:“只不过是郎逍的话而已,真假真不好说。不过,从郎逍这么着急的语气看,大梁应该有大事发生了。娘,不如你去封信问问石颇吧?”

    翟嬋如梦初醒,对哦,大梁还有石颇,他的话才是最可信的。

    她耐住性子,立刻给石颇写了一封信。

    翌日早上,白莹一早赶去驿站送了信,又潜入衙门街小院子,想把家里清洁一下。岂料,院子门下竟然又有了一封信。她赶忙拿起信,东躲XZ地赶回了小院子。

    把信交给了翟嬋。翟嬋定睛一看,还是郎逍的。

    无忌很是吃惊,这么一封一封的,就是催命啊。催的是自己的命,压力却在翟嬋身上。但愿翟嬋不要被压垮了才好。

    翟嬋已经压制住内心的惴惴不安,拆开信讲了起来——

    我先给你们讲几件事:

    第一件事:吾王吩咐石颇在沙海城等他,却始终没来到沙海,也没有任何音信。

    祀夫派人从沙海一直追踪到赤山君府的所在地蒲阪,不管是西河、河水、洛水、涑水这些水路,还是各条大小通往大梁城的陆路,全都找遍了,就是没有发现吾王的一点踪迹。

    据了解,蒲阪城在吾王离开不久后即被秦军攻占,因此怀疑吾王被秦军被俘了。

    但是,据魏国立候府间谍报告,蒲阪关魏国军边军全部战死,尸体中秦军并没有发现魏国任何高级官员,也没有发现吾王卫队人员。所以,排除了吾王战死或被俘的可能性。

    祀夫分析,从蒲阪城到大梁,除了轵关,没有地势险要的地方,也没有强盗匪徒出没,不存在安全因素。

    但是,水路情况会复杂一些。尤其是西河靠蒲阪北端那块,惊蛰以后,西河北段的封冻开始融化,会形成冰凌洪水,顺流而下,有巨大的冲击力,河面上的任何船都不经它一击。

    吾王如果这段期间坐船经过那块水域,势必会遇到冰凌洪水撞击,一旦遇上,凶多吉少。

    明白这件事的意思么?祀夫认为吾王遇险了,凶多吉少。

    第二件事:士大夫在宫廷讨论如何安排姬圉接位的事情上发生了分歧,很多士大夫对吾王迟迟不归内心惶惶,很是着急。

    甚至有士大夫求祀夫相国,表示“愿意出银子出人,请祀大夫再次设法搜救吾王。”

    祀夫听了只是沉默了好一会,表示昭王已经失踪快三个月了,一定是出了意外。但是,意外不意味着龙御归天。如果大张旗鼓地外出寻找除了扰乱社稷,对魏国的稳定没有半点好处。

    所以,他瞅着众士大夫道:“我与你们一样,与吾王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吾王失踪,我也是焦虑万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与我们一样忠心地拥载吾王,总有一些人,包括潜伏在魏国的敌人间谍在内,总是想挖魏国墙角、要让魏国出于风雨飘渺之中。

    现在,吾王可能被什么事情羁绊住了,回不了宫。有些人趁机嚷嚷吾王回不了宫了,鼓动宫廷派人去寻找吾王,或者让太子继位。其实是唯恐魏国天下不乱。

    作为吾王的亲人,我们切不可上了他们的挡。其实,现在稳定住魏国的阵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至于吾王,我们只需耐心地等待他的消息就好了。

    众士大夫等人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心里却很忐忑。

    祀夫眼睛盯着他们,强调地道:“现在,魏国的局势很危急,秦军的进攻非常凶猛,宫廷里面也不太平,诸位大人们在这样的时刻一定要稳住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老臣提醒你们,嚷嚷着寻找吾王没有任何意义。吾王真出事,也没有可找的方向。

    而现在宫廷已经有备无患,緈太后已经谕旨姬圉就太子位。

    但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旦吾王消息确立,不管太子是继位还是任监国,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反正太子是现成的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融洽与太子的关系,协助太子运作国事,不管吾王会不会回来,都要维护王宫的稳定,防止魏国被篡权。”

    “吾王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见祀夫用了“姬圉就太子位”这句话,魏齐很是忐忑,悲伤又惶惶地道。其他士大夫也是一脸的惶恐。

    祀夫怪罪地环视了一下众士大夫,长叹一声,接着摇起了头:“我与诸位同僚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与你们走的亲近,希望能继续相安无事,共享平安。说实话,老夫担忧诸位同僚口无遮拦地嚷嚷继续寻找吾王,或者焦虑、或者迫不及待地逼迫太子篡权,因而惹下祸事,从而祸及老夫啊!”

    魏齐愈发惶恐,道:“老夫只是担心吾王安危,怎会就逼迫太子篡权了?”

    “只要社稷平稳,太子以后继大位是平平稳稳的事情!”祀夫瞅着他道:“嚷嚷着寻找吾王,或者让太子现在就继大位,不是给緈太后添堵么?”

    众士大夫都不吱声了。

    明白了吗?祀夫认定吾王已经遇难,都懒得派人去找了,他已经开始威吓宫中的士大夫,为自己的组阁制造造舆论了。

    ——说道这里,悲痛欲绝的翟嬋已经泪如泉涌,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无忌从翟嬋手里拿过信继续讲了下去——

    由于吾王极为倚仗祀夫,导致他威望很高,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现在,连他也要为吾王准备后事了。这就是说,祀夫已经认定吾王龙御归天了。

    我将无忌的事告诉了祀夫,并给他看了昭王的王旨,提醒他,无忌是小王子。

    但是,祀夫却不以为然,说:“无忌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吾王委托郎亭做他的老师,是昭王的私事,与国体无关。宫廷里怎么可能留一个非姬姓的人?”

    我强调,无忌是昭王的亲生子,他与吾王有一张同样的脸!

    但是,祀夫根本就不信。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把无忌送到緈太后跟前去这一条道了。

    翟嬋,你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哦!

    ——郎逍的目的还是要催翟嬋赶快去大梁。无忌讲完了,放下了绢帛。

    哽咽着听完了信里讲的事情,翟嬋嚎啕大哭起来,哀嚎道:“哎呀吾王,我的亲人啊!都怪我诅咒了你啊……”

    白莹听着也哭成了泪人。

    两个女人悲痛欲绝,悲伤的气氛让无忌也禁不住流了许多泪水。

    他很惶恐,照目前的情景,翟嬋很可能会孤注一掷地赶去大梁。

    姬遫死了,祀夫的分析与姬遫被洪水冲走的情况是吻合的。祀夫既然有这样的判断,就说明姬遫是凶多吉少了!所以,翟嬋一定会随着郎逍的这个讲法扰乱了心智。

    该怎么办?

    二个女人傻楞、悲痛地哭泣着。但是,光这么哭也不是一回事。无忌感觉不能让这样悲伤的氛围左右她们的行动。

    他冷静了下来,瞅着两个女人悲悲戚戚的样子,他急中生智,“啪”地一下用碗砸了一下矮桌。

    她们俩惊诧,不哭了,泪水婆娑地望着他。

    “你们俩这是哭谁呢?”无忌皱眉不满地嚷道:“说来说去,这是郎逍的一面之词,你们就这么信他的话呢?”

    翟嬋楞了一下,道:“这事郎逍敢骗吗?如果是这样,他这么诅咒吾王死,有几个脑袋够姬遫砍的?”

    “吾王肯定是遇上了什么事。”无忌心里已经确信郎逍的话是真的。但是,他知道去大梁的凶险,采取了能拖则拖的策略。嘴里不否认祀夫察觉姬遫出意外了,却咬着郎逍的话不松口,道:“郎逍一二三地说了一大堆,就是要你们相信吾王遇险了,我能不能被王宫承认为王子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目的是要让娘立刻带我去大梁,回王宫。

    这确实是关键时刻。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冷静,绝不可轻举妄动。”

    “可是,我怎么可能呆在家里无动于衷?”翟嬋的悲哀又涌上了心头,很倔强。

    无忌很无奈,退让一步道:“至少,我们等到石颇的消息来了再采取行动不迟。”

    “是啊,姐,无忌说得对。你不是还有石颇吗?那才是你所信任的人!”白莹附和无忌的话道。

    女人劝人角度就是不一样,听白莹这么说,翟嬋不哭了,即刻给石颇写起了信。

    无忌总算松了一口气,看来翟嬋就是信任石颇!

    说起来也真蹊跷,这么重要的时刻,石颇怎么就无声无息了呢?

    无忌很忐忑,他判断,大梁的政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颇是自顾不暇了。

    石颇一直在沙海操练御林军新军,等候昭王的到来。

    那天,他在沙海船码头军营迎来了传旨的宦官。宦官带来了昭王赏赐的银子和王旨,除了重赏石颇外,让石颇将裁汰在沙海操演的御林军新军,所有军士立即归属原编制。将禁卫军的指挥权移交给宫廷尉官指挥。

    石颇很兴奋,也很意外,姬遫竟然没有经沙海回大梁。但是,既然昭王已经回了王宫,他也就放下了悬着的心。

    他对王旨没有任何的疑心,既然昭王已经回到了王宫,所有的事情自然要恢复到出征前的状态,他也可以回家了!

    遵照昭王的王旨,石颇迅速地停止了沙海御林军新军的操练,让士兵回归原建制,负责操练的宁泰、周威、赵协等诸将军,亦回了大梁家中去了。

    很快,码头边偌大的、喧嚣的操场寂静了下来。

    但是,两天后,石颇又接到了昭王的一道王旨:暂停石颇所有的官职,回家待旨。

    石颇懵了,吾王是什么意思?先前还重赏操练新军辛苦,一转眼又让自己回家待旨了?

    他从沙海匆匆赶回了大梁,想进王宫面见昭王问个明白,却见廷尉们正将宫里的乐女、各地进献的美女等遣送出宫。便问了一下在宫门前监视的廷尉发生了什么事?

    “緈太后谕旨,宫外来人全部遣散,凡不是常设立机构,一概裁撤、解散。”

    廷尉都没有瞅他一眼随口答道。

    “吾王怎么说?”石颇急急地问道。

    “你不知道么?吾王失踪了。”廷尉奇怪地望了一眼石颇,不敢得罪,悄声地解释了一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