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352章 武晟献策

第352章 武晟献策

    见菟蓉也是一脸迷茫地注视着武晟离去,半晌没有说话,无忌心里一动,或许,该让菟蓉先回仙鹤山去了,她在邯郸除了陪自己糟心,已经没有一点的意义。

    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去说法菟蓉?

    其实菟蓉也注意到了无忌的沮丧。她也很忐忑,无忌看起来还是对魏圉不死心,还想为魏朝廷尽孝尽忠,以至于做事如此的畏手畏脚的,早晚会被魏圉算计。或许自己该拿个法子帮无忌下决心离开邯郸,拖他与自己一同回仙鹤山去了。

    但是,门客的去向不落实,无忌是断不肯随自己回仙鹤山的,该怎么办呢?

    度日如年,总算,无忌在邯郸又捱过了一年。

    公元前二五五年,武晟在安邑散布的消息终于发酵了,王稽遭下属告发犯有私通魏国罪,秦昭襄王一怒之下下旨处死了他,弃尸于市。

    张禄虽受秦王袒护没有受到牵连。但是,他感觉自己因举荐郑安平和王稽失误,自己在秦王心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他在蔡泽的劝说下辞相挂印,告老还乡去了。

    消息传到大梁,魏圉顿时放下了对张禄的忌惮,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更不屑无忌回归魏国了。

    无忌没有想到秦王会对张禄连续两次额外开恩,更没有想到会对王稽勾连魏国装聋作哑、根本就没有迁怒魏国的意思。让他更加意外的,是魏圉对失去祀纮第二的漠然,似乎根本就没有祀纮第二这个人。

    那么,他当初下旨晋鄙的魏军止足在邺城不是为了挑唆张禄与白起互斗,就是出于惧怕秦王而裹足不前!

    可是,他现在怎么就不惧怕秦王了呢?难道祀纮第二没有蛰伏在张禄身边?

    所以他依然可以漠视自己的示好,继续稳坐在王台没有丝毫没有慌乱的意思。因为秦国朝廷内他的祀纮第二安然无虞,依然在为他提供情报支持!

    他很失望,回大梁无望,必须设法遣散门客们了,窝在邯郸不是个办法。

    他让武晟先去摸一摸门客的情况,在魏国以外是否有亲朋好友?有无投亲靠友的可能?

    但是,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哪些在大梁的、处于禁卫军的监视之下的家属,恐怕还没有出大梁城就横死街头了。

    结果比他的分析还糟,门客们除了魏国,在其他诸侯国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

    无忌懵逼了,无计可施,只能怏怏地跪坐下,拿起酒杯。

    “主公,”武晟看无忌的神情沮丧,笑眯眯地给他倒满一杯酒:“主公不必懊恼,魏圉漠视主公的善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其实,对付魏王很简单的,主公只需给魏王去一封信,威胁他说,如果不同意主公的门客回大梁,主公将公开与魏王决裂,并将魏王种种不义和不仁的事实公布于众,让天下人评理……”

    听他这么说,无忌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疑惑地瞅着他问道:“武晟,你是个厚道的人,一身追随墨子,我们相识这么多年,就没见你设计、算计过什么人。所以,你这个胁迫魏王的计谋肯定是出自别人设计。说说,这个计谋出自谁的设计?要是魏王不就范怎么办?”

    “不不,不是出自其他人的设计,也说不上要算计魏王。”武晟解释道:“我就是想,魏王是个心眼很小的人,要与一个小心眼的人和解岂不是天方夜谭?除非你有让他发怵的地方。而主公对魏王的为人很了解,他背地里做的那些让人不齿的事情,比如枉杀太后娘家人、置相国魏齐于死地等等,主公都清楚。而且他对主公一直心怀戒意,多次栽赃陷害,要除掉主公。若不是主公大度,换一般人早就出走了。现在主公威名天下,把他做的这些讲出去,天下人不会不信。主公何不利用现在有利的地位与魏王做一个交易呢?可以明确地告诉魏王,若门客们回大梁,主公会把这些全忘了。否则,就会把这些透露出去,让魏王名誉扫地……”

    无忌想了一下,道:“这事不是光靠书信就能谈妥的,必须面谈才行。可是,看现在的样子,魏王是不会见我的,也不会屈尊派使者来见我……”

    “但是,主公可以私底下派代表去见魏王。”武晟急切地插话道:“比如我,由我代表主公去见魏王。魏王知道我是主公身边的人,而且对大梁王宫很熟悉,进出王宫不显山不露水,不会引人注目。所以,魏王不会抵触与我见面。这样,既顾及了他的面子,外人也不容易察觉。一旦达成默契,外人也一定认为是魏王与主公之间的心有灵犀默契……”

    无忌被他说动了,想了一会道:“好吧,你就作为我的代表去试试吧。这样,我让我姐魏氏先给魏王去一封信探探口风,提一下这个法子。若魏王同意,你再去大梁见他。”

    “诺。”武晟高兴地作揖,随后强调道:“只是,主公与令姐要把话说透才是,要强调,若魏王不愿意见我后果会很严重,很可能会招致秦军对魏国的虎视眈眈……”

    听他这么说,无忌的脸色立刻变了:“武晟,要说得这么凶险么?”

    “要的。”武晟毫不迟疑地回答道:“主公,你想想三千门客吧,不这么说,魏王能让他们回大梁么?这个时候,令姐的话才是最有效的威慑,比金钟好使!”

    无忌盯着武晟好一会没有再吱声。

    武晟不是一个好战的人,作为一个墨子的信奉者,非战的理念根深蒂固。撇下理念想到这一步,他的背后一定有高人支招。但是,他是目的是为了三千门客,自己何不也想让三千门客早点安生呢?

    不管了,只要能够让门客有个好的归宿,威慑也好,凶险也罢,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高招。

    他默认了。

    随即,无忌去了赵胜的府邸,见了魏氏,将自己与魏王之间的隔阂一股脑地告诉了她。最后道:“我窃符救赵的出发点是因为邯郸战况危急,那时吾王却令晋鄙裹步不前。我怎么劝,吾王就是不点头。眼瞅着邯郸不保,我心急如焚,不能眼看着邯郸和姐姐陷入万劫不复境地而无动于衷吧?所以,我豁出去了,于公于私,我都必须采取行动。

    但是,吾王却不理解我,哪怕事实证明我做对了,他也不肯原谅我。事后,我将魏军交还给了魏国,向吾王表达了我的歉意,希望他能理解我的行为,对我和我的门客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但是,他从没有搭理过我,反而剥夺了我的食邑,就这么把我和我的门客晾在了邯郸。后来才有赵王提出要送给我五个城池做食邑的事情,弄得我尴尬不已。”

    “那是赵王对你的器重与感谢。”魏氏瞅着他不解地问道:“你姐夫对我说了这件事情。我还挺纳闷,你为何拒不接受呢?”

    无忌立刻摆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道:“哎呀我的姐姐,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与吾王之间的裂隙是糗事,怎么能张扬出去呢?赵王这么做,显然是看出我与吾王闹掰了,我若接受他的赠与,岂不是默认我与吾王闹掰了,让他看我们兄弟的笑话么?”

    “是这样啊。”魏氏心里不由地有了一丝的感动,开始为魏圉辩护道:“可是你窃符救赵毕竟是犯了大忌,魏圉即便要原谅你,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否则也太丢脸了。要姐看,你就耐心地待在邯郸,等魏王气过了,自然就可以回大梁了……”

    显然,他们姐弟已经通过信函交流过了,魏氏对这事也是心有余悸,不肯松口。

    看来真如武晟判断的,不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魏圉是铁了心不见自己的,即便是自己的代表出面也无济于事。

    “可是,为弟这些门客,他们在邯郸可不像为弟有姐姐家这样的地方能串门,时间长了难免惹是生非。”无忌继续瞅着她,幽幽地道:“我已经听说了一些传闻,说如果吾王再不让他们回大梁,他们将把我与吾王闹掰的事张扬到各诸侯面前去,让他们来评说一下道理。为弟很担心,一旦这事传到秦王耳朵里,秦王恐怕不会用嘴评说一下就算了,而是会派军队去大梁劝和……”

    “什么?”魏氏大吃一惊,神情顿时紧张起来。

    无忌不动声色地点头:“是真的。姐知道的,为弟现在手中银子有限,已经没有手段压住他们了。而且这些人手眼通天,在各诸侯之间多能说得上话。一旦他们有反对魏王的心思,秦军如果进攻魏国,他们一定会让各诸侯,包括赵王在内袖手旁观的。”

    “那……那怎么办?”魏氏是彻底的慌了,话都结结巴巴起来。

    “吾王不让我回大梁,我无所谓,反正姐姐也在邯郸,我也不会寂寞。”无忌一脸的不屑地继续道:“只是,不让这些门客回大梁,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又没有家人约束,不闹事才怪。麻烦的是,吾王现在根本就不搭理我,想见他是不可能了,每次去信也是石沉大海,我想派一个人去大梁向他通报情况,却根本就没有沟通途径……”

    “无忌,你一定要设法笼络住那些门客,千万不能让他们胡说八道。”魏氏立即表态道:“魏王那里我去信和他沟通一下,或许他能见你派去的人。”

    听话听音,魏氏是个聪明人,已经明白无忌的意思了。

    无忌松了一口气,也就作揖告辞了。

    回到家中,他把与魏氏沟通的结果告诉了菟蓉和武晟,最后道:“以我对魏圉的了解,这个小心眼是不可能屈服于我这番讹诈的,他只怕秦王,这个世上若有可以讹诈他的人只能是秦王。但是,我是绝不会于秦王沆瀣一气联手对付他的。所以,魏氏与魏圉的沟通不会有结果,我这么做,无非是心存幻想,死马当活马医罢了。”

    “怎么是死马当活马医呢?”武晟非常不认可无忌的话:“主公,魏王如果连主公的代表都拒绝见,这就是说,他完全没有拿魏国的江山社稷当回事!这样下去,魏国非完了不可。主公,你能眼看着魏国完蛋么?”

    “是啊。”菟蓉也不满地道:“夫君身为魏国公子,为魏国赴汤蹈火,刀头舔血、历尽千难万险,多次力挽魏国于危难中。可以说是操心操肺地效力了一辈子。可是,魏家人却从不领情,似乎你这么做都是欠他们的。这个魏圉更是过分,除了勾心斗角地窝里横,屡次置你于死地,根本就没将魏国江山社稷当回事。”

    无忌瞅着他两楞了一会,笑了:“你们俩这么一唱一和的……说吧,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魏国的江山社稷,夫君不能再畏头畏脑躲在背后了,必须站起身来振臂一呼,担负起救魏国于倾覆的责任。”菟蓉毫不迟疑地道。

    武晟也附和道:“是的。主公,魏国不能这么沉沦下去了,你必须挺身而出,拯救魏国于危难……”

    “什么魏国要完蛋了?什么拯救魏国于危难?魏国的局势没有你们说得这么邪乎。”无忌挥手制止武晟继续说下去,不满地打断了他的话:“魏圉确实多疑,心眼极小。但是,他容不下我,不让我和门客们回大梁,不意味着魏国的江山社稷就危机了,这是两回事。”

    “这怎么是两回事呢?我不这么看。”菟蓉反驳道:“魏圉容不下夫君,这事早晚会传到咸阳去,秦王会坐失这个削弱魏国的机会不加利用么?他一定会蓄意挑起战火进攻魏国的。那时候,你与魏圉水火不容,即使想助他一臂之力也是报国无门,结果不就是魏国江山社稷处于危机境地么?”

    听话听音,无忌立刻察觉到了菟蓉意图,揭开了她言下之意:“你所说的‘早晚会传到咸阳去’,其实就是通过把我与魏圉的不和添油加醋地透露给秦王,以危害魏国的方式、或者说置魏国百姓于危难的举动对魏圉施压。这样施压的结果对魏国百姓来说就是生灵涂炭,我是非常不愿意见到的。幸运的是,我与魏圉的不和已经过去三年,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可见,只要我们控制住事态,秦王即便知道我们兄弟不和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敢发兵进攻魏国。因为他清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

    意识到武晟的献策很可能来自菟蓉的蛊惑,无忌有了中了菟蓉诡计的惶惶。

    他紧张地瞅着菟蓉,试图要从她的眸子中探寻她的意图何在?她这是要做什么?可别轻举妄动哦。否则一旦被秦王利用,就惹下大祸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