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351章 有始有终

第351章 有始有终

    得知无忌将统领的魏国大军遣回了大梁,魏圉察觉无忌在向自己释放和解善意,不得已,他也采取了一些缓和与无忌关系的行动。

    他将先前被投入大牢的如姬释回宫里。鉴于赵王欲封赏无忌五座城池做食邑,他悄悄地恢复了无忌信陵君封号,并下旨撤了围着信陵的禁卫军。

    但是,他不能原谅无忌带给他羞辱和背叛。他咽不下心中的恶气,一直没有松口无忌和他的门客回大梁。

    他恼怒自己被无忌彻彻底底的玩弄于股掌之中,太讽刺了!他对无忌的愤恨和戒意浸透进了骨子里,对无忌的阴谋和背叛难以释怀。

    他不能就怎么算了!

    但是,现在张禄还受秦王重用,他的存在是悬在魏国头上的一柄利剑。但是,有了无忌,张禄就不敢肆无忌惮地针对魏国。所以,为了魏国江山社稷的安定,目前他只能隐忍不发,假惺惺地维持与无忌的关系!

    但是,很快,魏圉就认为自己对无忌重要性评估过高了。

    公元前二五六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这两个地方,引起了西周周赧王的恐慌,他听信楚考烈王的蛊惑,以天子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企图出伊阙攻打秦国,阻断秦国通往阳城的通道。

    他以为秦军经历了邯郸之战失败,山东六国的诸侯们像他一样认为,只要山东六国同心协力就可以击败秦军。

    但是,事与愿违,除了燕国、楚国外其余的国家几乎对西周王所发出的王旨置若罔闻,齐国、赵国、韩国采取了阳奉阴违、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的策略,魏圉都懒得搭理这封书函,就怕引火烧身。

    所以,等到部队集结日,见只有他西周区区几百军士现身,他彻底的傻眼了。

    合纵这种外交大事,要保密不是那么容易,此事很快就被秦国知道了。得知周天子竟然参与合纵,秦昭襄王气的瞋目切齿,他下旨河东郡太守王龁整顿军马,尽快占领洛邑,省的周天子再生事端。

    洛邑是东周都城,自周朝开国伊始就是东都,七百多年没有遭过兵灾。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各国的豪族们来说,将部分家族财物和人口适当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古今中外恒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洛邑大多数的人都是各国的王公贵族,人口结构中西周人口只有区区三万,所以号称拥有七十万人口的大城,却只有寥寥两三千士兵,不足以抵抗任何诸侯的进攻。

    秦军在阳厉兵秣马,洛邑城中风声鹤唳,七百年来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战争。

    周赧王与东周公吓得哆哆嗦嗦,不等秦军进兵便派人献城投降、求和了。随后他们带着地契赶到咸阳,将洛邑及附近的大小城邑共三十六个,以及三万东周人口,全部献给秦昭襄王。

    就在这一年,两个光杆司令——周赧王和东周君双双病逝,八百年大周王朝,彻底寿终正寝。

    随后,秦王下旨毁了周庙,将庙里的九鼎及祭器运回咸阳置于秦太庙之中。他得意洋洋,随即接受了张禄建议,发书函要求各诸侯前来祭拜、恭贺,不来者就将兵戎相见。

    这明显是对各诸侯的试探和威慑,毕竟运回九鼎有取代周王朝的意味。

    韩桓惠王首先入朝,稽首称臣,齐、楚、燕、赵都派国相前去祭拜、恭贺。

    魏圉还以为魏国始终没有参与西周合纵攻秦,事不关己,他也就疏忽了秦王这个要求,没有派使者去咸阳祭拜、恭贺。

    秦昭襄王愤怒,遂于公元前二五五年,下旨河东太守王稽攻打魏国。

    哪知道王稽私下收受了魏国贿赂,将秦王下旨攻击魏国的消息透露给了魏国。

    魏圉这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惊了一身冷汗。他深知魏国如今的实力日落西山,靠魏国自己的军队已经无法与秦军一战,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与秦王周旋,就怕得罪了他。可是,百密一疏,竟然在一个小小的礼节事宜上得罪了秦王。

    他急的团团转。

    如今山东其他诸侯国已经宾服于秦国,指望他们与魏国合纵抗秦只能是白日做梦。眼下只能通过无忌个人的威望从山东五国借兵来抵御秦军了。

    可是,这么一来,自己就有求于无忌了。

    这是魏圉所不甘的。他宁可向秦王折腰也不想向无忌低头。

    想到向秦王折腰,他灵机一动,魏国何不将姿态放低一点,以向秦国示弱的方式求得秦王宽恕呢?反正其他诸侯已经向秦王向宾服了,魏国这么做也不丢脸!

    于是,他派使者赶紧去了咸阳,低三下四的一番谢罪,并承诺将魏太子增作为人质抵押在秦国。

    没有想到,这一招还真的让秦王息怒了。

    他松了一口气。

    经此一吓,他对无忌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无忌的声望也不过如此,对秦国震慑也是有限的,没有无忌,自己凭手段也能搞定秦王。

    他决计不在理会无忌的示好,也不恶化之间的关系,井水不犯河水就行。

    一晃几年过去,无忌见魏圉对自己释放的和解善意迟迟不做回应,非常失望,判断魏圉对自己窃符救赵之举耿耿于怀,难以息怒。不过,盗取兵符毕竟是大罪,是要被杀头的,要魏圉放下对自己的愤懑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他很理解这一点,安心地在邯郸蜗居下来,耐心地等待魏王与自己和解的那一天。

    菟蓉建议他可以就此隐匿踪迹去仙鹤山与家人团聚。他很心动,一直以来这就是所追求的日子。但是,想起那些无家可归的门客,想到自杀的侯生,他于心不忍,难以决断。所以,他没有理会菟蓉和武晟的劝解,一直窝在邯郸没有动弹。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他很绝望,也感觉没有脸见门客,只能躲着门客们,整天在青楼借酒浇愁。

    这天,武晟从外面回来,急匆匆地来见无忌,却见他烂醉如泥地躺在榻上,很是无奈。很担忧地对菟蓉道:“主公整日的这个样子可不行哦,会耽误大事的。你怎么不劝劝他呢?”

    菟蓉苦笑道:“怎么劝?劝他抛下府里的门客一走了之么?”

    武晟愣了一下,无奈地摇了摇头:“也是,主公为人宅心仁厚,这事没法劝。”

    “就是。”菟蓉嘟囔了一句,瞅着他问道:“你这么急匆匆的,是有什么事么?”

    “有门客向我报告,他在洛邑经商的亲戚说,秦王给河东郡郡守下了王旨,让他发兵进攻魏国。”武晟给菟蓉介绍道。

    菟蓉很惊愕:“哦,这么说,秦魏又要开战了?”

    “那倒不是。”武晟忙解释道:“我像你一样,咋一听很兴奋,只要魏秦打起来,主公振臂一呼,就可以率领盟军回大梁助魏军作战,或许就此回归魏国了。

    可是那个魏王很鬼,他竟然贿赂了河东郡郡守王稽,事先获知了秦王的意图。只是他根本就没有抗击秦军的勇气,所以不动声色地派了使者去咸阳向秦王谢罪,并将太子增作为人质抵押在秦国,表达了臣服秦国的诚意。没有想到,竟然真的取得了秦王的谅解,化干戈为玉帛了。如此,主公回大梁的希望也就化成泡影了。”

    显然,武晟很沮丧,他已经通过无忌找到沦为奴隶的家人,将他们赎了出来,没有想到又一次遭到人祸。

    菟蓉也很无奈,翌日,趁无忌没有出门,她将武晟谈的情况给无忌讲了一下。

    无忌也很沮丧,魏圉宁向秦王折腰也不求助自己,说明他已经不打算与自己讲和了。看起来,门客回大梁的愿望已经断然没了可能。

    他醒悟,必须为门客们另想出路了。

    他让菟蓉把武晟找过来。

    武晟已经跟随自己二十五年,该给他安排出路了。

    武晟很快就来了,无忌道:“武兄,你我相识多年,如今却随我流落异国他乡,我很愧疚。看现在的情况,魏王断然不想与我和解了,你也不必陪我在这儿与魏王死耗。这样,我给你一笔银子,你将家人悄悄转移出大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过日子去……”

    武晟很惊诧,作揖打断了无忌的话:“主公,武晟自从脱离了墨色联盟,公子就成了我的主公。现在主公尚不能安居,我怎么可以离开主公独享天伦之乐?”

    无忌很感激武晟的忠义,却不能认同他的固执己见,摇头道:“唉,武晟,你的心意我领了,只是我已经今非昔比,跟着我只能是死路一条。现在,给你们安排好一个出路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听我的,带上你的家人走吧。”

    “我不走。”武晟坚决地摇头:“主公没有安顿好之前我是不会走的,也请主公不要逼我走,否则我宁可一死。”

    “武晟,话过头了哦,不要动不动就说死。”无忌生气了:“我是让你回家与家人团聚。难道与家人团聚比死还难么?”

    “这不是生死问题。都说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想当初在洛邑,若不是主公,武晟都不知道死过几回了。”武晟淡淡地道:“自那个时候起,武晟就认定这条命就是主公的了。现在主公尚未安定,武晟,或者还有那些门客,恐怕没有一个愿意抽身离开主公的。”

    “唉,武晟,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无忌也是无语了,瞅着他不甘地问道:“那你说,我怎么做,你和那些门客才会离开我?”

    武晟想了一会,道:“主公很想归隐仙鹤山,我也想率家人一起随主公隐居……”

    无忌摇了摇头,无奈地道:“门客有三四千人呐,而且家属都在大梁,行动起来难免暴露踪迹,非但达不到隐居目的,而且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我一直在设法与魏王和解,想取得魏王的宽恕,让门客们平安回大梁与家人安居,可惜都失败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又回到了原点,聊不下去了。武晟皱起了眉头,无奈地道:“魏王真是不识好歹,主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魏国好么?”

    菟蓉终于插上话了:“所以,为今之计,夫君只能与魏圉公开翻脸,那样,各国都知道魏国就失去了夫君的支持,秦军就会蠢蠢欲动,或许会对魏国发动蚕食战争。这样,危机之下,魏圉或许就会求着夫君回魏助战,不得不与夫君求和了,回大梁也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可是,战火一起,倒霉的是魏国黎民百姓,也与我们当初窃符救赵的初心背道而驰。”无忌摇起来头:“你这个主意万万不行。”

    “可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与魏圉干耗下去吧?”菟蓉沮丧地嘀咕道。

    武晟也不甘的赞同道:“就是。”

    无忌沉默了一会道:“与魏圉公开翻脸断不可行。但是,挑唆秦王对魏国的不满还是可以做的。一旦秦王对魏国有所不满,按他的性子,他一定会对魏国发声进行一番威胁。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及时发声力挺魏王。也许,危机之下,魏圉或许会松口,同意我和门客们回大梁了。”

    武晟兴奋了,赶忙问道:“那怎么做呢?”

    “你不是说,河东郡郡守王稽向魏圉透露了秦军欲进攻魏国的情报么?”无忌冷冷一笑:“你即刻安排人去安邑,在茶铺、酒肆大肆散布王稽沟通魏国、出卖秦军情报的舆论。其实,魏王能够得到秦国的情报,根源是他在张禄那儿埋下了鼹鼠祀纮第二。他不理会我的示好,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是,秦王一向自负,认为各诸侯不敢在秦国安排鼹鼠,一旦得悉魏王与王稽沟通,脸上肯定挂不住,一定会怪罪魏王,那时候我们就有好戏看了。再说,上一次我利用郑安平降赵算计过张禄却没有成功,这次就利用王稽算计再他一次。如果成功,也算是有始有终,给魏王的压力也是山大。因为王稽是张禄举荐给秦王的,按秦律,官员犯科,举荐者同罪。王稽如果被秦王斩杀,就会牵连张禄。只要张禄完蛋,祀纮第二赖以生存的依靠就没有了,魏王的情报渠道就塌了。这样,他抵御秦王的底气就泄掉一大半,或许就会换上笑脸,请求我回大梁助他一臂之力了。这样,我对他也有了一个交代。”

    菟蓉很是不以为然:“他都这样对你了,你还要对他交代什么啊?”

    无忌苦笑道:“魏国毕竟不是魏圉一个人的……”

    “那,主公,我就去安排了?”武晟欣慰松了一口气,有办法总比干耗着强多了,他顿时有了精气神,朝无忌作揖后出门去了。

    无忌瞅着武晟出门,心里是满满的忐忑,不知道这招对魏圉有没有用?如果他还是不松口门客们可以回大梁,自己也是黔驴技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