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向汝而生之汝瓷传奇 > 第十章:遇见女画家

第十章:遇见女画家

    面圣结束之后,坐车回汝州,路上依然风光,但是没有赴京时候的排场,也没有赴京时候的紧促,放松很多。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了解路过地区的风土人情。倒是自在逍遥,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感觉。赶路时两天的路程,这次走了半个多月。在途径颍昌府(今河南许昌)的时候,途径一家画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停下了脚步。

    宋徽宗时期,是宋代宫廷画院最为繁荣的时期。高手云集,善画百马、百雁的马贲,开南宋山水画新风的李唐,善画风俗界画的张择端,富有才华的青年山水画家王希孟,善画花鸟翎毛的韩若拙、孟应之、薛志,以画婴儿货郎著称的苏汉臣,为徽宗代笔供御画的刘益、富燮等人,都以画艺精湛、笔墨不凡而著称。徽宗时内府书画收藏极富,公卿士大夫收藏家也甚多。绘画氛围浓厚,画廊繁多。

    在“春漫轩”有一幅画—《清明上河图》仿本。虽然该画的仿本甚多,但唯此仿本足以乱真。

    为什么李子汝知此画为仿本。1101年,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御府。宋徽宗赵佶在卷首题五签,并加盖双龙小印。所以现在挂在“春漫轩”的画必仿本无疑。但是能仿到如此程度,也的确让人惊讶。

    站在画前,盯了好久,这时候过来一个小二。

    “客官好眼力,除了张大人的原作,这幅画排第一。”

    “你倒是很诚实,直接承认此画为仿品。”

    “东家说过,懂画之人,无需蒙骗,自知是仿品。不懂之人,真假亦无差别,所以无需诳语。”

    “你老板倒也是有趣之人,李某人自知才疏学浅,敢问能够有缘和东家当面请教?”

    “不好意思,客官,东家不方便见客,您有什么问题可以先告知于我,我来转告,可否?”

    “小二,你可知我家主人为何人?居然还有主动拒绝我家主人的人,真的首次看到,平时都是我家主人闭门谢客,今天反倒是被人谢客了。”在一旁看不下去的李子汝下人问到。

    “小的眼拙,不知客官何人,还请赐教。”这个画店伙计也不甘示弱。

    “我家主人是当今……”

    还没等下人说完,李子汝示意下人不要再说。

    “伙计,我家下人不懂事,冒犯了。李某人全名李子汝,家住汝州,主要以制作瓷器为生,见此画甚喜,想必画师画功了得,特想当面请教,还望伙计代为通传,我今日为路过宝地,明日出发,夜宿城北‘颍昌驿’,如东家方便,可通知于我,当面请教。”

    “好,那我和我家东家通传一声,客官先回驿站等候消息吧”

    说完,李子汝和下人回驿站。

    画廊伙计在他们走后,又忙活了一阵店里生意。方才想起来李子汝委托他向东家传话之事。

    伙计走到后院,向他东家如实报禀。

    “你说的是谁,李子汝?”东家有点惊讶

    “是的,就是他。”

    “你确定是他?你没记错?你好好想想。”东家再问。

    伙计被东家的的反应整的有点摸不到头脑。

    “对啊,我说的不够清晰吗?李子汝,对,就是李子汝。”

    “蔡三(小二的名字)!”东家一着急叫了起来

    “你今天耽误了我的大事!”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严重,我今天好像没干嘛啊”

    “你听说过前几天,官家赐汝州汝窑的一位师傅‘汝瓷神手’这个称号吗?”

    “听说过,但是记得不清楚,好像叫什么汝”

    “难道是‘李子汝’?”此刻的小二也是一脸诧异。

    “看你脑袋里也不全是水。”

    “这,这……,那我怎么办,当时我还不是很客气。不知道他会不会记恨于我。”

    “你放心,如果他要是小肚鸡肠之人,后面也不会和你说这么多。你知道我爹爹这个瓷痴,已经和我提过好多次,如果能有幸和其谋面,不枉世间走一遭。我一直想怎么样才能结识于他,听说他对登门拜访之人一律闭门谢客,所以我也苦苦未能想到办法。如今人家登门请教,你却对人家如此行事,哎。”

    “东家,李子汝告知我,他今晚夜宿城北‘颍昌驿’,如果您方便,愿当面请教。”

    “你,你,你……怎么不把话一次说完,你急死我了,为什么刚才只说了登门拜访,没说夜宿‘颍昌驿’的事情。”

    “那我以为你如果不想见,至于是否夜宿于此,并不重要,没想到你如此重视此事,那我就当告知。”

    “还好没走,那你先回前厅,我去找爹爹商量一下。”

    “是。”

    伙计蔡三通传完回到前厅招呼生意。

    东家来到爹爹房门口。

    “爹爹,我进来了。”

    “好,婉儿,你来了”

    啊?婉儿。东家是个女子?是的。这个画廊的东家就是这位叫蔡婉儿的姑娘。她从小喜欢画画,作为家里的独苗,她父亲也是倾尽自己的所有,尽量发展女儿的兴趣。在当时社会,任凭女儿发展自己的兴趣,且作为一家大画廊的东家,凤毛麟角。这也是为什么伙计蔡三说我家东家不方便的原因。

    虽然蔡婉儿对女人经商的世俗眼光无所谓,但是为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般情况不出面,都有蔡三负责。

    “爹爹,今天有个人来画廊求教,你猜是谁?”

    “谁啊,我可猜不到。”

    “你猜嘛,你使劲猜,反正是一个你很喜欢的人。”

    “谁啊,爹爹真的猜不到,你就直接告诉我吧。”

    “爹爹,你坐稳了啊,别吓一跳。”

    “好好好,你快说吧。”

    “‘汝瓷神手’李子汝!”

    “你说谁?再说一遍,我没听错吗?”

    “没听错,就是他,我刚听到的时候也和你一样惊讶。”

    “他人在哪呢,还不赶紧请人家进来。不行,我得换身衣服,这个太不正式了,你等等我。”

    “人走了,人家说想拜访东家,被蔡三拒绝了,然后走了”

    “这个蔡三,你把他给我叫进来了,我今天不打死他,我我我……一定要打死他。”

    “爹爹,别着急,李子汝今晚没走,夜宿城北‘颍昌驿’,说如果我们方便,想当面请教一下。”

    “那还闲着干嘛,赶紧请人家去啊。你自己去请,别让蔡三去,他那个嘴就惹祸还行,你自己去显得重视。”

    “我也想过,但是人家没见过我,万一把我当成其他想结识他的人,再把我给拒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说我自己去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反倒是蔡三见过,让蔡三去,反倒是让李子汝更放心。”

    “你说的也对,那我亲笔写个邀请函,要求他来府上一聚。”

    “好”

    于是,老东家,蔡东生亲笔邀请函一封。

    李大人亲启:

    顷日风和日丽,景致宜人。余有一念,欲邀君至我宅,共赏雅集,话桑麻,谈天说地,以飨心灵。

    吾宅虽不豪奢,却有清泉石上流,古木虫鸣,或可聊以自慰。於此幽静之所,择一良辰吉日,设小酌,备粗茶淡饭,倘若君能莅临,定当以最盛之礼相迎。

    期盼君于来明日,日未央之时,来至寒舍。届时,可品茗话艺,交流书画。

    若君答允此约,烦请提前寄书回覆,以便吾做妥善安排。

    敬祝康安。

    蔡三拿着这个邀请函,骑马飞奔到驿站,将邀请函交于李子汝。

    “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您是‘汝瓷神手’李老爷,主要看你平易近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的姿态,小人眼拙,还望您不要见怪。”

    “无碍无碍。”

    “这封邀请函是我们东家邀请您赴约,还请您过目。”

    “好的,我看一下。”

    “没问题,我明日定准时赴约,到时候还劳烦伙计帮忙带路,不胜叨扰。”

    “李老爷,您客气,这也是小人的服气,那我明天提前来驿站接您。”

    “好,明天见。”

    “我就说,我只见过我家老爷拒绝别人,还没见过谁拒绝我家老爷。老爷您真是大人有大量,还能客客气气的和那个伙计对话,搁我肯定要给他甩个脸子吃吃。”李子汝下人李四说道

    “你都说我大人有有大量了,那我干嘛还和他一般见识呢。”

    “老爷说的对。”

    得到李子汝的确认之后,蔡三也松了一口气。赶紧回去禀报东家。

    次日,蔡三按时来接,李子汝也准时到达蔡东生府上。再蔡三带领下,走到了蔡府客堂。

    “您先饮茶,稍侯一会儿,我去请我家老爷。”

    “好”。

    “老爷,这位就是李子汝老爷。”

    “李大人,昨日我府下人多有得罪,老翁管教不严,还请多多包涵。”

    “蔡老爷,您客气了。”

    只见蔡东生,身穿精致墨绿色的绸缎长袍,用上等丝绸制成,光泽细腻,质地柔软。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长袍下摆宽松,袖口宽大。面容宁静而淡泊,眼神清澈透明,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好似一位风范独特,仙风道骨的长者。

    在他后面,还有一位女子。彼女容颜,如春花烂漫,丽质天生。身姿细如柳条,轻盈若飞燕回舞,宛若清泉中的细竹,既纤弱又充满生机。她的衣裳,绣花繁密而不失精致,色彩如画中丹青,既鲜艳又不张扬,仿佛是江南最美的绸缎,既展示了她的温婉贤淑,又显得分外高雅。每一步行走,都像是轻风拂过莲池,悠然自得。她那温柔婉约的气质,恰似深闺中的佳人,既含蓄又典雅,使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李大人,这位是我家小女,也是画廊东家,听闻李郎今日光临寒色,小女也忍不住一睹尊容。”

    “蔡老爷,您谬赞了。原来画廊东家是蔡家小姐,怪不得伙计说不方便,情有可原,昨日李某人唐突了。”

    “李大人,您客气了,不知者不怪,这个事情怪不得您。您先请坐,咱们慢慢聊。”

    “好。敢问蔡老爷,贵府画廊悬挂的《清明上河图》可是出自您手?”

    “我也想出自我手,但是我还没有这个本事,画廊所挂之图,出自我的小女婉儿之手,让您见笑了。”

    “该图之精妙也是让我眼界大开,昨日想当面请教,也是想拜见一下能画出如此的究竟是何等高人。”

    “多谢李郎的赏识,小女子功夫不值一提,反倒是您的制瓷手艺,才是真的天下闻名,如今官家都赐您‘汝瓷神手’,我们都望尘莫及啊。”蔡婉儿称赞道。

    “婉儿姑娘,您不光画的这么好,连夸人都这么会夸,李某人要和您多多学习了。”

    说到这的时候,李子汝突然想起来,他还有一个一直想动手但是还没动手的汝窑作品计划:汝窑洗,参考“汝窑天青釉椭圆鱼纹洗”。高2.7厘米,深2.1厘米,口纵9.8厘米,口横14.2厘米,底径4.2厘米,该器呈椭圆型,口微敛,弧壁渐收,内底中心刻两个相对鱼纹,平底卧足,外底中心呈圆形内凹,内有三个细小支烧痕,全器施天青色釉,遍布细碎开片和冰裂纹,口沿有一小修补痕迹。选这个,主要是汝瓷一般均为素器,鲜少带纹饰,其中的刻有花鱼纹的汝窑天青釉椭圆鱼纹洗更是罕见,全世界仅存三件,一件藏在台北故宫,另外两件均由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现在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

    心想,如果这个作品能够得到蔡东生和蔡婉儿的帮助,那完成就指日可待了。

    “今日有一事,实感冒昧,不知当不当讲。”李子汝问到。

    “但说无妨。”蔡东生回答的好生爽快。

    “我一直有件作品尚未完成,‘汝窑天青釉椭圆鱼纹洗’,在该洗内底中心,有两个相对的鱼纹,李某人手拙,尚未绘制出自然且秀美的鱼纹,不知您二位是否有兴趣,帮助李某人一起完成。”

    “这岂止是有兴趣,能够和‘汝瓷神手’李大人一起完成汝瓷的制作,是蔡某人和小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您这是认真的吗?不是随便客气说说吧。”

    “蔡老爷,李某人不敢诓骗于你,是真诚的想谋求和您及婉儿姑娘的帮助,一起来完成这个作品。”

    “好,那这事无需考虑,直接定下来吧,需要我们做什么,务必全力以赴。”

    “蔡大人做事果然雷厉风行。那您看这样安排可好?我先回到汝州安排,大概半月时间,提前把您在汝州一切先安排妥当,然后您携婉儿姑娘过来,咱们一起完成这个作品。”

    “说到做到。今日,我这略备薄席,小酌几杯,何如?”

    “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