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青春流年 >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有一段时间电视里放了一首改编自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的歌,班里流行了一阵嘉措热。

    大家有形无形中都会朗诵他的那首诗,神神叨叨地。因此我和露同学还一起去了那个大的新华书店去查找关于他的资料,嘉措那扑朔迷离的身份和那超越世俗的情感的表露让那个时期的我们惊叹。

    我也写了一首仿作是对高考的表白。

    露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整个过程的情绪非常稳定,不像我那样看到伤感的内容会流泪,看到深刻的内容就深深反思,沉浸在这个世界里反复回味,人仿佛就有些神经质了。

    面临着考试我感觉很紧张,每一秒钟都想好好运用上,可成绩最好的却不是我。

    他们看似有玩有乐的,成绩还都不错的,后来的自己才明白用心和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我那老牛拉破车的蛮力看似学的很辛苦,实则收获不多。

    每一分钟都让我打包携带了起来,神经紧张到每一秒。上了这辆紧张的列车心情从没有舒缓过,也可以说心就没有静下来过。

    一个小小的考试没考好就要哭半节课,可这半节课别人已经熟识了不少知识点了。以前我还因为考试不佳而哭泣受到老师的表扬,以此说明我还是有进取心的。

    我还停留在悲痛的边缘,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怎么那样的玻璃心。

    有时不该扣分的地方失分了就在自己的左手上拿刀片使劲地划,手上的表皮被我划破了一道道就像那个网状的小茄子般。

    我不允许自己错一步,可谁就又能拥有绝对正确的人生哩!

    其他同学都觉得我有些可怕,害怕我会以此之法对付他们。索性都离我远远的,班里和我关系近的同学并不多。

    班主任以为我心理上有什么问题,有时中午会找我谈话,还会帮我找性格开朗的同桌。

    有几个从其他班转过来的同学愿意选我当同桌。

    后来我同桌说班主任也找她聊了聊,说我是个闷葫芦不爱说话,她的情绪上能够正向影响我,我的那些同桌们都是很不错的。

    露同学也会给我写诗安慰我,只是那是的自己真的是个孩子的性子,能量真的很低。不能很好地给别人传递什么积极的情绪价值。

    班里的同学混熟了,也是志同道合的能成为好朋友。

    可有个别同学当年就学会了捧杀,这个词语当时我还没听说过。

    她会捧那些成绩比她好的,对于比她弱的,如果性格上不够强势的就会采取另一种方式对待之。

    可能家族有这些基因的遗传慢慢带到班里来了,好在这样的人不是很多,自然了我和她也是玩不来的。

    那时班里同学过生日会收到来自朋友的很多礼物:有一人来高的,特另人羡慕的巨大可爱娃娃,有牛奶饮料等等咯。

    有时其他班的好朋友也会来到我们班送礼物。一下自习东西多的拿不了,只能找人帮忙。只要关系有个不错的,都会送礼物。

    我很少送,也送不起。我的那点补助金就够吃吃饭买点闲书,和朋友出去玩请吃饭之类的根本就不够。

    就没有太多的朋友,露同学的朋友就比较多了,班里有十来个吧!她生日那天也收到很多的礼物和祝福。

    她和晚秋有点相似,不管什么都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彩。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都是献身于自己思想的独行者。

    我表现在学习上的隐忍刻苦是通过刺伤自己,给自己以教训来磨砺自己的。她则表现在自我学习上,老师讲课她不怎么听自己课上拿着笔在座位上低着头研究的。

    有些老师可能不太注重学习的方式,有些老师就觉得她不认真听讲。

    尤其是我们那比较权威的专业课老师公开在课堂上批评过她的,那次是因为老师要求我们把卷子上的错题重新在旁边完完整整地再写一遍,我的露同学只是拿着胶布把写错的地方改了改交上去了。剩下的时间人家拿去背书去了。

    面对老师的批评,人家只是无奈地笑了一下,就没管那么多了。

    如果说我是以暴力的方式来反抗这段无奈的时光,她则是把自己的力量悄悄蓄于心间在考场上催生出惊人的力量。

    中午还是因为奔往食堂的人太多就不愿意去那里挤,就自己打了一瓶水,午餐以在教室吃泡面解决的。从高二到高三的很多次都是这么吃法的。我在教室用午餐的事被班里的学生不知不觉传出去了。

    那个时候的我们可能对于新奇的事物比较上心吧!

    我们老班带的是语文课,我在想那种特殊的抑郁伤感气息是不是他曾在走廊里抑郁沉思中携带过来的。

    那种闷雷中颤动着的不安是青春特有的气味吧!

    基础老师是第一次上课不是很熟练的样子,专业老师还在我们面前说了基础老师的不是,可我想谁第一次讲课不都是有个过程的嘛,干嘛那么苛责别人哩。

    开始讲得一般听都能听出来,讲一讲要翻一翻书的。后来我就发现她讲得非常有条理了,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水平还是挺不错的。

    她的理解能力确实很强,要是我们能学这个方法就好了,整本书就能融会贯通了答起题来就会出彩了。

    可能自己的知识存储量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理解吧!反正我是没有学会,但也见识了她的成长。

    实验做着做着我们就剩最后半学期了,这期间我也只是在村里偶尔见过景深几面,不知道他近况究竟怎样。

    或许我早已淡出他的视线就像夕阳下最后的一道余辉,只是淡淡的一抹。

    这个学期老师让我们从学姐那借专业和基础课的参考书,那些书非常重要,可以见识到往年的真题捕捉重要考点。

    我根本不认识什么学姐的怎么办呀!看着同学们把书都一一借到了我还没个头绪。

    再这样下去,我考学的可能性真得不大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