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青春流年 >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这时我隐约听说景深去了BJ,学互联网的知识和技能了。

    电商的崛起带动了很多相关的行业,互联网类的工作比较短缺,在行业内好好深耕工资比一般行业要高一些。

    何况那是他最擅长的。他姐姐做得电商一个月工资都上万了,是老妈眼中我的榜样。

    我一直执念于自己的考试,可来到这里之后每天脚站得发麻,发疼。

    回去之后只想躺下去,再何况刚开始你也摸不准这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只有在同一中才有安全感。

    后来就能把书带过去了,趁着下午休息的那一会儿,尽量看看。

    梅阿姨有时看见我在靠窗的角落里看书很是羡慕,就会问我看些什么。

    在骑车回去的路上我会给她讲讲,她时不时地和我谈论。

    看着她我脑子里想起曾经也有这样一位挚友。

    从高中起我们就一起看书谈论,哪怕我们在工厂里打工的时候也没有断过。

    大学后尽管不在一个学校,她在重点学府,我们在一般的院校。

    每周差不多也会有一个电话来聊聊生活中发生的琐事。

    在大三时我们都有考研的意项,都打算跨专业试试,她特意去请教了和我们差不多出身的学姐。

    那学姐在高中就是老师口中刻苦学习的典范,她会把知识点写在胳膊上,在吃饭洗饭盒时都不忘记背书。

    当时也是以全省专业第一的成绩被重点院校录取的。

    露同学考去后才和她同校,听说她后来又跨专业考到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露满怀希望地向她请教,想从她那里取取经。结果被泼冷水了,说是难度非常大建议不要那么冒险。

    丹内心的希望并没有随之磨灭,她自己一边在网上查找参考书目,一边搜查目标院校的真题自己慢慢看书做准备了。

    她在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我还在本专业拼命挣扎。

    自己去学习线性代数了。在图书馆里看了两三周的书页不知道自己看懂了多少,或者说怎么证明是看懂了的。

    听她说得可以跨专业,我也想往自己喜欢的专业上考,我们就这样不谋而和了。

    回到我们高中一起看书讨论的那个阶段了。

    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当然想做到最好,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选得是排名第一的院校。

    拼着一股子冲劲把参考书买回来,一看二十多本再加上练习册三十多本,装在牛奶纸箱里有放在教室后面的窗台上有两箱哩!

    看书就是一个大工程,时间上就比较紧张了。

    再加上我们英语没有那么厉害,每天花在英语上还要大把时间。

    要说平时也看了一些文学类的书目,可毕竟都是根据自己爱好来选择的。

    现在上升到理论的的高度,各种文学史,文学理论,古今中外还有语言学的知识。想把这些吃透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大三也还有些专业课的,只有自己节约时间来看了。

    刚打开书系统地学习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都要写笔记,后来就沦为抄书小能手了。

    光古代文学史四本书就抄了四个本子,每天抄抄写写看得就更慢了。差不多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抄完一本,这样下去非得把自己累死,到时还看不完。

    这二十几本还只是理论,就算你都背住了,考试如果不结合作品阐述还是空中楼阁。

    得分还是很低,因为和我们竞争的是他们本专业的学生,人家学四年这几本书早就透透的了。真要考试的看的书也不会少,拿什么和别人竞争,难道仅仅凭着一腔的热爱。能选这个专业的难道就没有热爱了嘛!

    这么一想真得有点泄气,可顽固的我就是不愿回头宁愿死也要死在自己喜爱的专业上。

    这样我们导师的实验就没办法跟着他做了。

    我们导师做的玉米相关的课题,由于海南一年四季如春,那边也是有实验地的。

    每年老师都会带学生去那边种玉米。不同的品种玉米种植的密度也不同,准备工作特别重要。

    需要把每个品种的玉米粒数数好放在小纸袋里,外面再用笔做标注。

    这等细活我很少去,惹得同组的人很不高兴,连那个研究生师姐都开始厌弃我了,我为了多留点时间看书,就把她的号拉黑了。

    不久这个消息也让其他班的学生知道了,说我不做实验。

    有时被骂得太厉害自己就会去一下接受他们的“夸奖”,再过一段就又消失了。

    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一边是对自己的不确信,二来书看得越多越理不清内部的逻辑关系,看完就忘得差不多了。

    等把二十多本书看完轮到下一轮就不知是猴年马月了。

    最后才是导师对我的不满,可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不能奢望别人对你的理解,就只有尽量做好自己了。

    每天坐在凳子上十五六个小时,太瘦了屁股都坐得乌青。自己内心里的那个紧张让我夜晚也没办法好好入睡,白天就更疲惫了。

    我知道自己这种状况是不适合考试的,可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自己还是懵懵懂懂得。

    我们在交流中发现都有这个问题,可再调整战略已经来不及了。

    九月份已经到了,十二月就要考试了。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月,除掉上课实习的真没有多少时间。

    只能做题练手了,可打开真题一看,居然在书上都找不到,需要看论文和老师的一些研究著作。

    可这么多我都不知道会考什么不知从何看起,现在即使想报班一是没钱二是没时间。

    看着走到死路的我,报考前再次把院校换了,我想着毕竟都是文科的应该都是通用的吧!

    最后发现每个院校考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后面焦虑地把被子都抱进了教室,睡在教室了。

    可心里那个着急,越到最后大家都一样,都坐不住了。

    我想看看同专业的同学是怎么准备的就搬到他们教室和他们一起学习,奈何没有多的桌凳。

    只能在后面搬了个小板凳,坐着背书,平时要做题时还是要到其他空教室看看有没有位置。

    在考场上的那一刻,看着信封里的试卷就像目标院校的来信。

    我用手捏着那个信封激动了很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