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观空 > 第三章 疯子

第三章 疯子

    路上,崔大根并没有打到鹿,不过却用弹弓打了好几只在树上睡觉的野鸟。

    他乐呵呵地一一捡起,冲陈庸晃了晃,意思是没鹿肉吃,吃鸟也一样。

    陈庸现在已经知道这家伙三十五岁的年纪,有个弟弟叫崔二根,父母也健在,不过老婆孩子全没了。

    因为前年遭遇了兵灾,流寇入村时他和弟弟忙着转移乡亲父老,结果妻儿掉队就此再没找着。

    如今他们全都躲在山中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境中,耕田打猎,倒也安顿了下来。

    天明时分,终于快到目的地了。

    “和尚,一会儿进秘境时,能否把眼睛蒙上?”崔大根一边问着,一边就递了一根布条过来,显然不答应也得答应。

    陈庸还能说什么呢,接过布条蒙住眼睛。

    崔大根牵着他走了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样子,前方忽然传来打招呼的声音:“大根回来了,呦,还真让你找着和尚啦?”

    “爹,这和尚也在找清露,您说巧不巧。”

    说着话,崔大根就解开了陈庸眼睛上的布条,视线中立马出现了一个黑瘦老者。

    六十多岁的年纪,长相和崔大根有几分相似,也是面黑眼小,但是笑容朴实,嘴里一口白牙。

    看见这个年纪牙齿还是这么整齐且洁白,陈庸倒是有些羡慕。

    见礼过后,已知老者名叫崔酉,正是崔大根的父亲。

    虽然一副农人气质,但谈吐也颇有教养,偶尔掉几句书袋,显得腹中颇有文采。

    这个过程中陈庸也看明白了所谓秘境的样子。

    其实就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小盆地,中间那一块建了几排草屋,草屋周围全是平整的农田和菜地。

    山上看不见有道路通进来,显然有秘道和这里相连。

    刚才蒙眼走路的时候,陈庸感觉这条秘道非常狭窄,而且偶尔需要低头钻过山洞,所以的确不容易发现。

    住在这里的人全都姓崔,男女老少加起来有六七十人。

    看见陌生人来,他们都很兴奋,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崔大根的母亲也是个实在人,打量陈庸的气色便知道他有阵子没吃饭了,端来茶水的同时还给了他两个粗粮馒头。

    陈庸也顾不得客套,拿起来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瞧这和尚饿的,孩他娘,再去拿几个馒头来。”崔酉蹲在门槛上一边抽着旱烟袋,一边摇头叹气:“唉,这年头,和尚也不容易啊。”

    “他都饿得去吃清露了。”崔大根在门口拾掇野鸟,耸耸肩道:“却不懂野生的蘨花是吃和尚的,要不是我刚好拦着,他已成花下鬼了。”

    “唉。”崔酉又叹口气,“这庙里是喜欢种蘨花看守门户的,和尚们习以为常,到了外边自然也不会提防。对了,你跟和尚说了二根的事吗?”

    “说了,要不他也不会来。”

    这时候,崔大根的母亲又拿了两个馒头过来,崔酉站起身道:“光吃干的怎么行,再去盛一碗粥。”

    六个馒头下肚,又连喝了三碗粥,陈庸终于觉得饱了。

    一家人正乐呵呵地跟他聊着天,忽然里屋跑出一个面白精瘦的男子,手指门口方向,神经质地大喊一声:“阿财,外面去不得,快进来!”

    陈庸一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往门外看去,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呦,阿财又跑出去了?”崔大根冲他父母使了个眼色,老两口赶紧起身一左一右把那男子拽住。

    然后崔大根弯腰从门口地上抓起一堆空气,转身交到男子手上:“呐,我帮你抓回来了,你好好抱着,别再让它跑出去了。”

    “谢谢兄长。”男子两手环抱胸前,仿佛真的接住了什么东西,咧开嘴,露出一口不怎么整齐的黄牙。

    他应该就是崔大根的弟弟崔二根了。

    但是兄弟两人长得完全不一样。

    从相貌上来讲,弟弟远比哥哥英俊,皮肤也很白皙,而且脸上充满了书卷气。

    唯一比不上的只有牙齿,远不如崔大根甚至崔酉健康。

    但这似乎也是读书人的通病,不劳作自然体弱,体弱就喜欢挑食,挑食的结果就是牙齿长不好。

    “兄长,家里来客人了?”崔二根转眼看见陈庸了,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欠身道:“小生崔二根,不知客人怎么称呼?”

    “贫……”陈庸入戏太深,差点自称贫僧,连忙起身道:“陈庸。”

    “好一个庸字,客人怕也是读……”读字刚出口,崔二根便愣住了,打量陈庸的头发,慌忙再施一礼:“原来是大师驾临,小生得罪了。”

    说罢,忽然往自己怀里看了一眼,立马尖叫起来:“阿财……阿财你跑哪里去了?”

    崔大根叹了口气,两手往桌子下面扒拉了一下,起身道:“跑桌底下去了,呐,又给你抓回来了。”

    “阿财,你怎么那么喜欢乱跑?”崔二根又把空气接在手中,然后不再看陈庸,反而拔脚往里屋奔去,“家里来外人了,咱们快躲起来……”

    这是个疯子啊!

    想到崔大根之前说的那些话,陈庸便把脸转向他,却见那张黑脸上满是尴尬之色,

    “和尚……”崔大根抓了抓头皮,组织了一下语句,说道:“之前我也没骗你,我兄弟的确是发了高烧,然后就……”

    “就疯了?”

    “疯不疯的现在也不好下定论,毕竟有些法子还没试。”一旁的崔酉插嘴道:“若是和尚愿意帮忙念经,或许喝下清露之后就会好转呢?”

    “你们从哪里听来的这个法子?”陈庸皱眉道。

    “当然是老祖宗口耳相传下来的”

    “有成功的例子吗?”

    “呃……”崔酉张了张嘴,崔大根赶紧就把话头接了过去,“有用没用试了才知道嘛,况且和尚你来都来了,吃也吃了,总不能撒手不管吧?”

    靠,陈庸一下就无语了。

    “和尚,今天晚上你就和二根呆一个屋。”崔酉凑上来道:“待他喝下清露,你就念一宿的心经,据说这样效用最显。”

    “一宿?”陈庸立刻计算自己有没有这个体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五个馒头!”崔大根凑了过来,张开左手五根指头,然后又指指早已拾掇干净,放在灶台上面的六只野鸟,“鸟肉也全给你!”

    “烤的吗?”

    “今年的菜籽油还没压出来,自然是烤的。”

    “蒸也行。”崔母也凑了上来,微笑着说道。

    看着一家三口真挚的目光,以及无法阻挡的食物诱惑,陈庸不争气地咽了口唾沫,“还是烤的吧,不过……”

    “不过什么?”三人同时瞪大眼睛问。

    陈庸心说我真是个假和尚啊,叫我念经不是白瞎么。

    但转念一想这事儿原本就不靠谱,将错就错也好让崔家人暂时买个安心。

    于是撇撇嘴道:“光吃干的怎么行?”

    “粥,给你煮一大锅的粥!”崔母卷起袖子就往灶台走去,一脸豁出去的气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