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西汉 > 话说西汉——起于微末

话说西汉——起于微末

    公元前256年,这一年比较的特殊,一年之中竟然分为了两个属相,一月一日到十月十五是龙年;十月十六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是蛇年。此时的中国还是战国末期,秦国忙着消灭列国,而列国一会连横一会合纵的对抗着秦国,忙的不亦乐乎。这一年在楚国沛郡丰邑中阳里村刘老太公家里,他的老婆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刘老太公没有什么文化,就给他取名叫刘季(排行第三),任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孩最后竟然成为了坐第一把交椅的那个人——皇帝。他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历史,也给了我们民族一个姓氏。

    不过从青年到中年的刘季可不是一路高歌猛进向人中龙凤的方向发展的,他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流子。“流氓”“无赖”泼皮“游手好闲”这些词汇成为了那个时期他人生的标签。刘老公看到这样不成器儿子成天唉声叹气,哀叹刘季改变他刘家的门风,不像他大哥刘伯,二哥刘仲那样安于种地谋生,而是成天游手好闲,今天偷东家个狗明天摸西家个鸡,甚至把村头的寡妇都睡了,成为邻里街坊嫌弃的对象。

    可以说年轻时的刘邦外表看来的确以酒色不务正业闻名乡里。但是刘邦如果只会这些,他将来如何成就一番霸业,刘邦在自己的游手好闲中结交了很多朋友,例如樊哙,卢绾、夏侯婴等,这些人都是他将来平定天下的人脉资源。乡里人认为他不务正业,但刘邦心里谋的是大业大果,他不愿意做个只会种地的农夫。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是这样说的“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从史书上太史公这段话可以看出,农民出身的刘邦年轻时是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是一个个不安分的农民。他不会像他的两个哥哥父亲那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终老此生。每个人从生下来就有各自不同的使命,有的当农民,有的当官,有的成就一番霸业,刘邦明显属于后者。

    公元前222年,37岁的秦王嬴政派出大将王翦灭了楚国,刘邦的家乡沛郡也在此时被纳入到秦国的版图中去,这一年刘邦34岁,还是个大龄未婚青年,在那个年代这个岁数还没有娶上媳妇是不敢想象的,那个年代十五六岁都结婚生子了,可是这个对刘邦来说完全不是事,依然和自己的“狐朋狗友”过的逍遥自在。也就是在这一年刘邦成为了秦国治下沛县丰邑的一个低级公务员-亭长。他能成功当上这个亭长离不开他的两个好朋友萧何和曹参的帮助(成语萧规曹随的主人公),当时的萧何在沛县任主吏掾(yuan)这个官相当于现在的县组织部长,曹参呢在县里任狱掾也就是现在的典狱长。

    从刘邦能结识在县里当官的可以看出来,他是相当吃的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人能混,混出了名气。三教九流他都能勾上关系,社交能力很强。你看看像屠狗卖狗肉的樊哙,制作养蚕工具的篾匠周勃;赶马车的夏侯婴;富户王陵;吹喇叭的卢绾以及将来和他老婆不清不楚的审食其都是他的铁哥们。

    可以说刘邦就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他建立大汉的基本班底都是那个时候打下的,三教九流有官有民。他的“游手好闲”出了成绩,不是一无是处的瞎混。

    有了官方身份的刘邦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经常到沛县显贵的家里“出席”各种宴请。奈何囊肿羞涩,每次都是厚着脸皮去的,因为月末亭长的工资一发下来都被他和她的狐朋狗友喝酒喝掉了。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19年,38岁的刘邦参加了沛县县令的朋友吕公的家宴,在这个家宴上她认识了后来的吕太后此时才22岁的吕雉,他一辈子最重要的女人。要说一个老男人怎么能结识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大闺女呢?这要从吕雉的老父亲吕太公说起:吕家是从外县迁到沛县的,手里有俩钱,出手也阔绰,才到沛县就结交了很多乡绅官吏,县令及县里的萧何曹参成了他家经常走动的朋友,从他们口中,吕公对刘邦也略有耳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吕公相刘邦的,说吕公很擅长相面,第一次见到刘邦就被他的容貌震惊了,他发现刘邦相貌贵不可言,

    于是在家宴上他就有把自己的大女儿吕雉嫁给刘邦的打算。所以在推杯换盏间一个劲儿地给刘邦递眼色,刘邦多聪明,立刻明白吕公挤眉弄眼肯定有事儿,于是酒足饭饱后抹了抹嘴,跑去和吕公喝茶。在闲谈期间,吕公说:我有一大女儿,名吕雉,已过花信之年(二十多岁),若你不嫌弃,可许配为妻妾。刘邦心想,谁嫌弃谁是傻子!这样的好事儿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于是连忙称好。旁边吕雉的老娘却一脸不悦。等刘邦走后她对吕公发牢骚说,县令提亲你都不答应,为何偏要把女儿嫁给这个游手好闲的蹭吃蹭喝的无赖呢?这不是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吕公斥责老伴说,你一妇道人家懂什么,我看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你休要在这儿啰嗦!。我决定了吕雉非刘季不嫁。于是没过多久,38岁刘邦就把美娇娘22岁的吕雉娶回了家,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的日子。

    如果史书上的记载属实的话,这个吕公真是厉害,他可比路边算命的王瞎子厉害多了。一次相面就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投资,使自己的女儿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