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西汉 > 大破咸阳

大破咸阳

    刘邦就这样东打一榔头,西打一棒子的四处乱撞,他奉行的进军信条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总得来说刘邦的运气是相当的好,在反复的折腾中,自己的实力是不降反升,队伍人数已经扩充了几万了。

    自古进入秦国腹地的最短路线,山东六国(楚国除外)都是直接从函谷关(河南灵宝)打进去。但是刘邦不能这么做,因为他的实力不行,麾下虽然人数上万,但是都是一些经过多少阵战的土鳖,作战没有章法,缺乏有组织的训练。手下带兵的将领。也是缺乏大的战争洗礼,作战经验匮乏。函谷关可是天下雄关之一,当年六国合纵也没能攻的下来,何况刘邦呢。

    虽然,今日秦国的实力不复当年,但瘦死的骆驼也比刘邦这匹马大。虽然秦军在全国各地到处灭火,人员不足,但函谷关做为帝国心脏的门户,防御配置也是刘邦无法摧毁的。

    分析了走函谷关的种种比例因素,刘邦决定绕过函谷关,从武关(陕西商洛丹凤县),峣关进抵咸阳。

    公元前207年八月,这个时候,刘邦在河南境内晃悠,先后攻下了阳翟和下宛(伟大的南阳市),并在此休整,准备直扑武关。与此同时,处在咸阳的赵高(胡亥已挂)得知刘邦准备进攻关中,秘密派人和刘邦谈判,他愿意开关让刘邦进入咸阳,条件就是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关中王。这个条件在刘邦看来,有点过分,首先是刘邦属于楚怀王手下的将领,他没有全力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善作主张:第二点:楚怀王当初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个王内涵就是关中王,今天你赵高想当这个王,那我刘邦以后做什么呢?难道我拼死拼活攒钱,给彩礼,到头来你赵高入了洞房。天下哪有如此好事。第三点:你赵高做的坏事天下人皆知,别说你做王了,就是留你一条狗命,也是会遭人唾弃的。

    不出所料,毫无疑问谈判破裂了,既然谈判没谈成刘邦就剩武力解决这一条路了。横在他面前的武关和峣关虽然比不上函谷关的险固但是也是难啃得骨头,刘邦没有别的选择,死也要拿下这两处地方。关于刘邦打武关这件事,史书上仅仅记载了一句话,司马迁是这样说的“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短短几个字侧面反映出刘邦攻打武关肯定很艰难,以至于攻下来之后,为发泄不满,城内的人一个不留。这种屠城对刘邦来说是唯一一次。

    攻下武关之后,紧接着便是峣关,虽然武关让刘邦损失巨大,但面对峣关,刘邦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干。可就在他下令进军的时候,他的智囊张良拦着了他,看着满脸严肃的刘邦,张良低语道:“主公,经过武关一战,咱们损失巨大,可见秦军的实力不可小觑。如果再强行攻打峣关,即使攻下来,也没有什么力量拿下咸阳了。”刘邦听了张良的话,眼睛望着远方,开口说:“子房,你说的是啊,我也在忧愁这些事情,但苦于没有办法,不知道你有啥好的建议没有。”

    张良接着刘邦的话头说道:“主公,强攻以咱们的实力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用多了对咱们是大大的不利,为今之计智取为上。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刚拿下武关的时候,我就已经派遣细作潜入峣关,对峣关守将进行了解。据细作回报此人是个贪财之人,对付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派郦食其或者陆贾多带些金银财宝去贿赂他。另外主公,我们得在武关到峣关的路上,造成一种声势浩大的假象,让峣关守将误以为我们力量强大,拿下自己轻而易举,这样,双管齐下,一定能并不血刃拿下峣关。

    刘邦一边听张良说,一边接连点头称是,心情也是转阴为晴。等张良一说完,刘邦便一刻不敢耽误,就直接招来陆贾和郦食其,让这两位善辩之士即可出使峣关,并命令樊哙等人安排布置疑兵事宜。

    峣关守将也是识时务的人,看着眼前的珠宝财物,他投降了,并表示要率领守关将士和刘邦一块打咸阳。刘邦得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他急不可耐的准备率领大军去接受投降。可这时张良又拦住了刘邦,说:“主公,峣关的一把手虽然表示愿意接受投降,但是他下面有二把手,三把手,还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态度如何,如果我们冒冒失失的去接管,恐遭不测,正所谓害人这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咱们还是趁着他们的主将不防备,来个突然袭击,峣关肯定稳妥的拿下,”

    刘邦就这点好,善于纳谏。他对张良言听计从。依照张良的安排,刘邦命令手下将领接近峣关时突然改受降为进攻,城中的秦军官兵没想到刘邦会来这么一手,来不及还击,就成了俘虏。

    两关一破,咸阳城已经无险可守,刘邦率领本部人马到达咸阳时,并没有急着攻打,而是选择驻军在霸上(西安市东边)。他派人向秦王子婴下书,以保证人身安全为条件,敦促子婴投降。

    刚刚坐上王位才四十六天的子婴,拿着刘邦给他的书信,坐在王位上,唉声叹气,心情差到极点。环顾整个朝堂,子婴面对的局面是内无可用之将,外无可援之兵。留给他的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死,子婴没有这个勇气,所以他选择了后者。

    一身白衣,坐着素车,子婴携着皇帝印玺向刘邦投降,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虽然军中很多人都主张杀了子婴,但是刘邦深知杀人容易收心难,把子婴杀了,那么秦人的情绪将难以安抚。他也会失去秦人的民心。因此,刘邦力排众议,把子婴看管了起来,自己则率军直接进了咸阳城。

    咸阳城做为秦国几百年的首都,集聚了数不清的财富。起义军都出身农民,哪见过这个,一入城,都被眼前的花花世界迷惑了双眼。抢财宝,睡女人,尽情挥洒胜利后的喜悦。在这些人中,唯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萧何。他没有如其他人那样,把注意力放在财宝和女人身上。而是把秦国丞相府和御史府内律令图书,户籍,地图,这些珍贵的资料收集起来。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在以后刘邦大战项羽,治理国家时都派上了大用场。

    除了萧何保持清醒之外,还有一个屠狗出身的樊哙也对现在咸阳城混乱也很忧心,特别是对留恋花花世界,不务正业的刘邦,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苦劝刘邦不要沉迷这种奢靡的生活,应该立刻出城主持工作。张良随后也来劝刘邦要以大局为重,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关东项羽的威胁。应该即可从咸阳回军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对于樊哙和张良先后的劝说,刘邦思想上也是挣扎了很久,他是真舍不得眼前这神仙般的日子,但是他也明白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如果一直这样躺平,大祸很快便会到来。于是,刘邦带着几分不舍走出了咸阳城的宫殿,并把所有士兵抢到的财物封存,回军霸上,静待以项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到来。

    虽然撤出了咸阳城,但刘邦也并没有闲着,他把关中的地主豪强,有名望的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次大会。在会上,刘邦说:‘诸位都是秦国有名望的人,秦王无道,导致天下民怨沸腾,最终官逼民反。如今,秦国已经不复存在,’它的那些严酷法律从今天开始就废弃不用了。我决定暂时另外定三条法律来维持局势;杀人者,死罪;伤人者按情节轻重论罪;盗窃、抢劫者按情节轻重判刑。此外,各级官员官位保持不变,你们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不要恐慌。总之,我到这里来,是为了给你们除害,而不是来填麻烦的。所以各位请放心,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等到各路诸侯汇聚咸阳,我们再一块商量,重新规划以后的路。

    听说刘邦废除了严刑峻法,关中的百姓欢呼雀跃,对沛公刘邦是感恩戴德,于是杀鸡宰羊犒劳霸上驻军。刘邦的约法三章和善待百姓,为他赢得了人心,这也为以后他和项羽争夺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