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二十一章 县衙销户

第二十一章 县衙销户

    牛铨在拿到弩弓的最初几天,每天都收获满满,最多的一天打到了十只野兔和八只山鸡,把村里人羡慕坏了。

    但是最近两三天开始,每天能打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今天回来的时候,竟然只打到一只山鸡。

    而村里的乔伯就更倒霉了,连续三天空手而归。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张晨心里很清楚,这是因为牛铨狩猎太频繁了,后山附近林子里的野兔和山鸡应该是察觉到了危险,逃跑了。

    要再想打东西,估计只能去更深的林子了。

    牛铨也是这么打算的,可是却被张晨劝阻了。

    “牛哥,后山那边的老林子去一趟还无所谓,再往里边走就是更原始多森林了,里面不仅到处是猛兽,还有瘴气,这玩意比猛虎还要厉害百倍,一旦被瘴气困住,十死无生。”张晨劝道:“不要再去了,万一你出点意外,你家里可怎么办?”

    他不是圣人,帮助牛家人除了与之交好的关系外,内心深处也有给自己拉拢帮手的打算。

    对于未来,张晨做过好几种计划,可不管哪一个计划里,牛铨都有一席之地,给牛铨制作弩弓,是想让他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免得做什么事都束手束脚。

    但是张晨却不希望他一直做猎人,更不希望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森林。

    那些深山老林中,经年累积的落叶比人还厚,被雨水腐蚀之后,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瘴气,这种瘴气面积一般都很大,一旦陷进去,谁也救不出来。

    “道理我自然懂得,进一趟森林,十天半个月都出不来,能不进去,我也不想去。”牛铨叹了口气:“可现在除了打猎,我还能做什么呢?”

    “能做的事情多了。”张晨说道:“你还是继续来帮我吧。”

    “可你这现在是纺织工坊,我一个老爷们,怎么帮你?”

    “谁说让你来纺线了?”张晨继续说道:“我这边需要有人把纺好的麻线送到县里吧?还要去县拉麻皮,买粮食什么的吧?牛哥要是不嫌弃,就过来帮帮兄弟,我每个月给你出五百文工钱,以后赚了钱,再往上加。”

    “不行,五百文太多了。”牛铨一听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听说县里的捕快月俸才三百文,我哪里比捕快还值钱?”

    他打猎虽然赚钱,这几天的猎物除了给张晨一半,也差不多卖了六百多文。

    可是接下来他肯定打不了那么多猎物,一个月能赚一百文就算运气好了,这还要冒着被猛兽袭击的危险。

    不管哪个年代,钱都不好赚。没看到那些妇人一个月挣到三十文,就高兴的快找不到北了吗?

    五百文的月俸,牛铨觉得有些烫手。

    “牛哥,来回运送东西,可比捕快干的活辛苦多了,而且这个活必须得是咱们自己人才行,找外人的话,把我的东西一块卷走了,我哭都没地方哭。”张晨说道:“牛哥,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所以你是最好的人选。”

    “张晨,你让我来帮你没问题,可是这五百文的月俸实在太多了,就你这几个纺车,一个月能赚多少,还要养活这么多妇人……”

    “牛哥,你这就是小瞧我了。”

    张晨说道:“这样吧,麻线差不多够一板车了,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县里一趟,到时候你就知道能赚多少了。”

    “行。”牛铨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小钰她们就安排妇人们把麻线装到了乔伯的驴车上。

    天还没亮,小钰、牛铨和铁柱还有乔伯就到了。

    乔伯手里提着长弓,腰上还挂着一个箭囊,张晨和牛铨也把弩弓带上了,就连小钰也偷偷在怀里揣了一把剪刀。

    听说东边倭人有在时不时的袭扰沿海的村庄,逃过来不少难民,路上不安全,万一被人抢了就不划算了。

    就在几人推着驴车准备出发时,村长跑来了。

    “铁柱,崔文远的销户文书我给带来了,到了县府,麻烦你去一趟衙门。”

    崔文远死了,县里的仵作也验过尸,但是还要去县衙销户,要不然明年官府还要过来收他的税。

    找不到崔文远,这份赋税就需要萍庄全体村民共同承担。

    “行。”铁柱点头。

    麻线很轻,驴拉起来不费力,午时左右就赶到了山阴县,这还是因为小钰走得太慢的缘故。

    但是只有她对纺织行业最熟悉,知道怎么把麻线卖上高价,也知道进货的时候哪种麻皮最好,不带还不行。

    让牛铨和乔伯跟着小钰去交麻线,张晨带着铁柱直奔衙门。

    “崔文远,十七岁?”

    办事的衙吏斜着眼睛看了张晨和铁柱一眼:“这么年轻怎么死了?不会是想逃税吧?”

    其实这种事情在大明来说并不新鲜,有些百姓实在交不起赋税,就会逃离家乡,这种人被称为流民。

    大部分流民最后沦落成为土匪,还有一部分遁入深山,当然,还有一部分被抓住了。

    大明时期已经出现了类似身份证的小木牌,称为牙牌,上面刻着姓名、籍贯和出生日期。

    每年百姓交税的时候,牙牌都会刻上完税的日期。

    行走在外,如果没有牙牌,或者牙牌上没有当年的完税刻印,一律按照流民论处。

    大明对于流民非常残酷,一旦被抓,男子抓捕入狱,女子则送到官办青楼。

    但是每年还有不少百姓逃税,成为流民。

    像崔文远这种年纪不大却上报死亡的,的确很容易让人怀疑。

    “官爷可不敢乱说,他是真的死了,持刀抢劫村里人,被打死的,尸体还是小的亲手埋的。”铁柱赶紧解释:“您看,这里有仵作的画押。”

    说完,伸手指了指销户文书上仵作的印章。

    手收回来的时候,文书上多了一粒小小的碎银子。

    “既然有仵作作证,那就没事了。”

    那衙吏不露声色的收起碎银子,拿起一枚印章盖在文书中间,然后把文书一撕两半,下半部分交给张晨作为回执。待来年收税的时候,村长要把这个交给税官。

    村长拜托自己和铁柱一起来县衙,张晨一直觉得是村长怕铁柱不识字把事情办错。

    但是从那衙吏的屋子出来,张晨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铁柱虽然看起来很憨,但这无论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比自己油滑懂事多了。

    那么村长让自己跟着,唯一目的就是不想出贿赂小吏的那些银子。

    想到这里,张晨笑着拿出一块碎银子,塞到铁柱手里。

    “张晨,你这是干什么?”铁柱摊着手问道。

    “崔文远是我打的,村长帮我处理这么大个麻烦已经很感激了,再说了你这钱应该是村长给你的吧,我不能让你们再往里边贴钱。”张晨笑着说道。

    毕竟打死了人,如果不是村长及时处理,等上边查下来会很麻烦。

    而张晨是个怕麻烦的人,所以,张晨对村长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来之前村长的确给了我一点银子,但你这也太多了。”铁柱掂了掂银子憨憨道。

    刚刚他贿赂那衙吏的银子最多值两百文铜钱,但是张晨给他的银子至少值四五百文。

    “村长给你的你回去还给他,剩下的你自己拿着。”张晨看到铁柱还要推辞,笑着说道:“行了,再说不要的话,我就翻脸了。”

    铁柱见张晨这么说,就把银子收了起来。

    办完了事,两人有说有笑的走出衙门,迎面走来一个魁梧的衙役。

    在衙门里碰到衙役太正常了,两人也没在意,靠到一边,让衙役先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