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二十章 招募工人

第二十章 招募工人

    牛铨每天进山打猎,很少空手而归。

    村里人一个个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所有人都知道,牛家能有这么大的转变,一切都是张晨的功劳。

    所以妇人们往张晨家跑得更勤快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请张晨帮忙,打造弩弓,她们也愿意把猎物分给张晨一半。

    但是这次张晨都以缺乏材料拒绝了。

    山里的猎物虽然打不完,但是却会越来越少。

    一个村子多一两个猎人没什么关系,但是一下子多出来十几个、几十个,萍庄附近的野兽不被打光,也会被打跑。

    毕竟野兽不是死的,意识到危险之后,会迁徙到远离萍庄的地方。

    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是长久不了的。

    何况张晨也没骗她们。

    适合制作弩弓的木材并不多,用普通木材来做,要么弹性不够,威力小,要么韧性不够,用几次就绷断了。

    铁柱把后山能用的酸枣树都砍回来了,也不过只能再做十一二把的样子。

    牛铨曾与张晨有很好的交情,张晨给牛铨做一把弩弓,村民们虽然眼红,却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如果张晨给别人做一把,却不给其他村民,那其他村民就会有意见。

    综合考虑,张晨决定,除了牛铨,暂时不再给其他村民制作弩弓。

    不过村民们这种希望过上好日子的态度,是张晨想要看到的。

    小钰和张晨在山阴县订购的一车麻皮几天前就送到了。

    木匠昨天也送来了十架纺车的部件,铁柱熬了个通宵,已经全部组装完成,整整齐齐的摆到了作坊里。

    纺车旁边就是成堆的麻皮,棉花虽然已经逐渐开始普遍种植了,但萍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张晨决定还是先用麻皮。

    经过处理的麻皮纺成线,然后通过织布机纺织成布,最后才能做衣服、被褥。

    麻衣还是大明底层百姓穿的最多的服装。

    以金锋手里那点银子,也掺和不了这样的产业。

    纺车、原料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招工。

    张晨和小钰她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雇佣二十个女工,分两班倒,每人每天两文的工钱,另外加上两顿饭。

    当萍庄的妇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忘了弩弓,争先恐后报名。

    毕竟她们也知道张晨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制作弩弓,就算给了弩弓,进山也不一定能打到猎物,要是遇到老虎、豹子、野猪什么的,说不定还要把命搭进去。

    还是纺线最稳妥。

    一天管两顿饭,还有两文钱,这样的报酬比她们预料的好了太多。

    一个铜板在镇上可以买一个烧饼,如果买谷子或者其他粗粮,差不多够一个人吃一顿了。

    张晨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妇人,争先恐后要报名。

    反正木匠还会再送纺车过来,到时候全村的妇人都来恐怕也不够。

    招人的事张晨交给了小钰她们俩,小钰也就没有挑拣,就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留下最早过来报名的二十个人。

    后边来的妇人们虽然不甘心,却也没人再说什么。

    谁让自己来晚了呢?

    唐芸把选中的二十人叫到院子里,开始排班。

    十个人白天,十个人夜里,七天换一次班。

    这是张晨教她的办法。

    分好班之后,白班的十个妇人就钻进作坊开始工作。

    那些没被选中的妇人和分到夜班的也没离开,好奇的围在一旁观看。

    靠近角落的纺车前面,坐着一个叫伍薇的小姑娘,今年只有十四岁,可能以前没怎么纺过线,动作比较生疏,而且总是出错。

    本来就很着急了,周围观看的妇人们还一个劲的调侃嘲笑,把小姑娘急出了一头汗。

    “张晨,伍薇还不会纺线,要不然换我吧,我保证比小伍快。”一个二十多岁的村妇看到张晨进来,笑着问道。

    小伍一听,当时就急哭了:“晨哥哥,你不要赶我,伍得挣钱给娘抓药,你相信伍,我一定能学会的……我……我可以不在你家吃饭……”

    “行了小伍,她们是逗你的。”张晨继续说道:“你该吃饭的时候就踏踏实实去吃,只要好好做,我不会赶你走的。”

    小伍家的情况他也知道,前几年老爹死在战场上了,母亲虽然年纪不大,却总是生病。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后世,十四岁的孩子还在上初中,偶尔做次家务就是勤快孩子了。

    可是小伍却从八九岁开始就上山捡柴,下地干活。

    张晨不止一次看到她背着比自己身子还大的一捆柴火,一步一挪的从后山下来。

    纺线算是一种熟练工种,并没什么技术难度,张晨愿意给小伍一个养活自己和母亲的机会。

    “谢谢晨哥哥!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偷懒的。”小伍擦了擦眼泪,马上就开始工作。

    “各位,你们别在这儿围着了,赶紧回去吧,过几天新纺车做好了,大家都能来。”

    张晨发现围观的妇人还想说话,直接开始驱赶。

    毕竟以后还要在张晨手底下找活儿干,妇人们看到张晨有些生气了,一个个都带着期待离开。

    小钰负责白班,唐芸负责夜班,牛嫂和乔嫂负责做饭。

    这是商量好的。

    牛嫂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从一大早就开始忙活,把一只山鸡炖得烂乎乎的,都不用其他香料调味,只是撒上一些盐巴就喷香扑鼻。

    山鸡的浓郁香气中,还混合着谷子饭的清香。

    棚子里的妇人们本来就珍惜这次工作机会,闻着厨房飘来的香味儿,一个个干得更加起劲了。

    她们以为中午能吃顿野菜粥就不错了,谁知道竟然还有肉。

    一只山鸡自然不够十几个人吃的,把鸡腿留给年纪最小小伍,其他人浇上一勺肉汤,再分一两块鸡肉,把这群妇人们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张晨看到小伍偷偷把鸡腿用树叶裹起来塞进了怀里,也没点破,只是在她盛第二碗的时候,多给她舀了一块鸡翅膀。

    牛铨一共就送来几只山鸡,自然不能顿顿吃,晚饭就换成了米粥和野菜。

    就这已经让那些没选上的妇人们嫉妒坏了,纷纷催促着张晨快点做新的纺车。

    天黑下来,张晨搬着梯子,挨个点燃柱子上的油灯。

    小作坊是茅草搭的,里面又全都是麻线之类的易燃物,一旦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张晨就把油灯钉在柱子高处,以免别人不小心碰翻。

    虽然每次添油、点灯灭灯都需要爬梯子,但是张晨愿意多麻烦一点也不愿意留下安全隐患。

    离开之前还不忘给唐芸交代:“如果不小心着了火,一定要第一时间把大家带出来,别去管里面的东西,知道吗?”

    “放心吧,我知道。”

    唐芸把张晨推出作坊:“张大哥,你先回去睡吧。”

    正在干活的妇人们看着他们俩,全都暧昧的笑了起来。

    按照唐芸的打算,就准备用这十架纺车为基础,赚了钱再慢慢添置。

    但是张晨手里还有十几两银子,山里木柴便宜,木工的工钱也便宜,张晨懒得浪费时间,就吩咐木匠继续赶工。

    接下来的几天,木匠陆陆续续又送来十几架纺车部件,那些第一次没选中的村妇们也陆陆续续开始上工。

    张晨的作坊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吱吱扭扭的纺车声,一天到晚一夜到亮就没停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