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二十八章 铁丝网的妙用

第二十八章 铁丝网的妙用

    张晨制造铁丝本来是准备用来建房子时固定横梁的,昨晚整理铁丝的时候,手掌被扎了一下,脑子里才闪过用铁丝对付骑兵的念头。

    至于能不能成功,他心里也没数。

    因为铁丝必须是含碳量极低的熟铁才能制作,对工艺要求较高,所以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晚。同时他也没在历史上看到过用铁丝对抗骑兵的先例。

    汤松对骑兵的怨念太深了,尽管不太相信柔软的铁丝能对付骑兵,但是听到张晨的提议,还是决定试一试。

    铁丝已经有了,只要在上面拧上铁刺就行。

    张晨把铁柱喊了回来,又把汤松带来的锦衣校尉喊来两个,几个人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做出一段六七米的铁丝网。

    然后又在后山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随意的把铁丝网扔到小路中间,打着哈欠对汤松点了一下头:“开始吧。”

    一夜没睡,他快困死了。

    “这就行了?”汤松本来就不太看好铁丝网,发现张晨态度消极,觉得更不靠谱了。

    “先试试再说呗。”张晨往后退了几步,找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孙伟,你去试试吧。”

    “是!”

    一个锦衣校尉牵着马走出队伍,表情有些不乐意。

    不过汤松下了命令,校尉就算再不乐意也只能翻身上马。

    不敢对汤松发脾气,就气鼓鼓的冲张晨问道:“张先生,我应该怎么做?”

    “骑着马从铁丝网上走一趟就行了。”张晨也不在意校尉的态度,笑着指了指铁丝网。

    “驾!”那校尉两腿夹了一下马肚子,战马立刻小跑起来。

    当战马两只前蹄都跨进铁丝网的时候还没什么,但是当马蹄再抬起来的时候,卡在蹄铁上的铁丝就一下子缠住了马腿。

    铁丝上的铁刺也深深刺了进去。

    战马吃痛,拼命甩腿想要甩掉铁丝,可是越挣扎,铁丝缠得越紧,噗通一声摔在地上。

    幸好那校尉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战马倒地的瞬间,顺势往旁边一滚,才没有被压到马下。

    回过头来,便看到战马的四蹄在不停乱蹬,想要蹬开铁丝网。结果越蹬越紧,铁刺扎得也越深,疼得在地上打滚,这下好了,直接被铁丝缠了一圈。

    鲜血顺着马腿、马肚子往下淌,很快就把小路染红了一大片,旁边几个校尉赶紧上前帮忙,废了好大力气才把铁丝网弄下来。

    此时战马两条前腿、肚子和后背上,已经到处都是伤口,虽然死不了,却暂时不能骑了。

    汤松兴奋的直搓手:“这·····这真的可以!”

    “大人,他这样做太理想化了,要是真的打仗,谁会看到前面有铁丝网还骑着马往里撞?我绕开不就行了?”校尉心疼自己的战马,故意唱反调。

    “那我就会多铺一些,让你绕不开。”张晨说道。

    “那我就让战马跳过去!”孙校尉还是不服气。

    “那我就铺二十步宽,让你跳不过去!”张晨继续回道。

    “先生恐怕没有见过骑兵冲阵,一眼望去,全都是人马,二十步那么宽也挡不住几只马。”侍卫说道:“你不可能把整个战场都铺上铁丝网吧?”

    “骑兵的优势是冲击力,缺点也是冲击力,战马一旦跑起来,不是喊一声就能马上停下的。”张晨说道:“我不需要绊倒整个战场上的战马,只需要绊倒最前面的一排,后边的就很容易撞上去,就算不被绊倒,也会慢下来。停下来的骑兵,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孙校尉还想反驳,却找不到话了。

    “行了孙伟。”庆怀制止了校尉,对着张晨微微躬身:“贤弟创下此等战术,等于挽救了无数大明男儿的性命,请受汤松一拜!我一定将此事上报指挥使大人!”

    “大人太客气了。”张晨摆手道:“您现在相信,我可以对付骑兵了吧?”

    “相信了!”汤松毫不犹豫点头。

    重弩的杀伤力,早已证明过了,上弦和填充的问题已经被张晨解决,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制作材料和工艺。

    通过这几次的接触,汤松对张晨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是一个谨慎的人,从不把话说满。

    既然张晨说他有七八成的把握解决重弩的制造材料问题,那就一定可以解决。

    “我这就回去禀明指挥使大人!您也尽快制作铁丝和弩弓。”汤松道。

    汤松心里惦记张晨的方法,从萍庄回到县城,马上就钻进驿站给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写了一份急报,将此事一五一十详细的写清楚。

    “刘五,孙伟,你们俩各带两匹快马,以最快速度把这封信送回京城。”

    汤松把封好火漆的急报,递给刘五。

    汤松临走前,告知张晨,这急报送回京城,一来一回估计也得要二十多天,在这期间,张晨就是等汤松将他要采买的东西送过来。

    送走了汤松,一夜没睡,张晨困得不行,中午饭都没吃,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过来。

    醒来后便赶到工坊吃饭去了。

    润娘正在洗菜,看到金锋进来,羞涩的笑了一下,熟练的从锅底下的灰烬中扒出来一个小罐子。

    “张晨,给你炖了半只山鸡,从早上炖到现在,你尝尝。”知道张晨吃不下野菜和麦粥,所以每次做饭,牛嫂都会给张晨开小灶。

    对此,张晨也没反对。不搞点特殊,还叫什么老板?

    后来发现妇人们完全不介意张晨开小灶,也跟着凑到了张晨的小桌子上,还美其名曰自己是管人的,就应该和东家一起吃饭,撵都撵不走。

    炖了快一天,山鸡的骨头都快被炖化了,掀开盖子,一股鲜香就浓郁扑鼻,让人食指大开。

    从牛嫂手里接过米饭,连肉带汤舀一勺浇上去,再就着清脆爽口的野菜,那叫一个香。

    正吃着,一名锦衣校尉闯了进来,看着小罐咽了口口水:“张先生,汤大人让我过来问您,东西卸到哪里?”

    “我要的东西买齐了吗?”张晨皱眉问道。

    萍庄到县城路程不近,牛铨平时都是天不亮出门,能赶回来吃晚饭就不错了。有几次拉的东西多,回来的时候都半夜了。

    汤松是临近午时才走的,现在不过刚刚天黑,竟然赶回来了?

    别是东西没买到吧?

    “先生放心,汤大人说除了石炭,其他东西都买到了。”

    那校尉说道:“山阴县没有这么多石炭,要去杭州府一带才能找到,汤大人已经派人去了,如果快的话,三五天应该就可以回来。”

    “可以!”张晨说道。“汤大人倒是挺麻利的。”

    “知道您急着用,汤大人出动了好几名锦衣卫。”

    “怪不得。”张晨恍然。

    牛铨平时去县城都是带着板车慢慢走的,那校尉是骑马来回,速度自然快了。

    “我家里堆不下了,而且这里麻线太多,烧着了就麻烦了,东西先放找个地方放吧。”张晨把剩下的饭匆匆吃完:“走,我跟你一起去。”

    崔文远家的小院门口,停着一架马车,上面堆着大箱子小布袋,装了满满一车。

    张晨检查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汤大人出手,买的生铁块比之前买的好太多了。

    铁匠、木匠要用的工具,也买了一套新的,最让张晨惊喜的是,管家竟然找到了硝石和镁粉。

    有了这些东西,张晨就可以尝试着制作更加厉害的武器。

    这才是他心里真正的保命底牌,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只不过他之前去县城,找遍了城里所有店铺,都没有找到这两样东西。

    崔文远自死了之后,他家的宅子便空了下来,经过村长的协调,先借给张晨当仓库,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放这些物资完全够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