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隋卢英雄传 > 第十七章:牛秀牛进达

第十七章:牛秀牛进达

    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六·吐蕃上》

    程咬金豪气满怀,起身便要出发。

    贺一信忙撑起伤退跟着站了起来,“三郎,小公子为人机警,骑术也不错,他不会误你事的,你就带他一起去吧。”

    然后不等程咬金回答,他一把将贺若默默推到他面前,郑重地说:“三郎,其实不只这一次,从今以后,我就把小公子托付给你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程咬金也不再推辞,“好。小狗子,你还能扛得住不?扛得住就跟我走。”

    小狗子,现在叫贺若默默了,毫不犹豫答应一声“能!”然后向贺一信行了一礼,赶紧跟着程咬金出门而去。

    程咬金带贺若默默直奔程府大门,便见徐道人等人已等候在门口,旁边早有家丁按照此前吩咐,准备好了两匹骏马,马上兵器行李、食水干粮齐备。

    程咬金命人照样给贺若默默备了一份,然后对众人施了一礼,说道,“放心,我一定尽快带回援军。”

    孙县令上前递过公文,“公文收好了,切勿遗失。这里还有一封书信,是给历城房县令的。我与他早年有旧,如果事情不顺利,你便拿着这封信找他帮忙。”

    程咬金答应一声,将书信公文贴身藏好,然后翻身上马,对贺若默默大喝一声:“走!”便见两人四马,“泼喇喇”直奔东门而去。

    出了东阿城,二人也不顾惜马力,一路朝齐郡郡治历城方向放辔而行。

    历城在东阿城东北方向,约两百五十里远近,恰好位于长白山贼人和东阿城中间,也算为东阿挡下了不少兵祸。

    提到历城,就不得不说张须陀。

    五年前,张须陀由安州司马转任齐郡郡丞,时值山东大旱,粮价飞涨,饥荒遍地。张须陀在没有皇命的情况下,不顾全郡上下官员反对,不管自己的身家性命,私自开仓放粮,救了一郡百姓。

    四年前,还只是齐郡郡丞的张须陀,不顾顶头上司郡守的反对,私人募兵,然后带领自己一点一点招募起来的郡兵,打得拥兵数万的王薄狼狈逃窜。

    三年前,裴长才、石子河等贼人趁郡城空虚,率两万叛军攻打历城。张须陀身边只带了五骑,就这六人六马,竟然敢出城与叛军激战,张须陀身陷重围,死战不退,终于等来援军,大败叛军。

    之后两年,张须陀率领越战越强的齐郡郡兵,东征西讨,闯阵破营,降左孝友,败卢明月,驱郝孝德,逐孙宣雅,打得王薄望风而逃,保得齐郡和周边数郡百姓平安。

    此时大隋各地已是烽烟四起,地方官吏每遇贼人犯境,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直接开门投降,唯独张须陀勇决善战,屡屡以少胜多。

    大业天子坏消息听得多了,偶然听到张须陀的捷报,顿时龙颜大悦,一道圣旨将他升为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跨郡追击叛军乱民。

    东阿向东北行五十里,是平阴城,再一百五十里,是长清城,再五十里,便到了历城。

    程咬金原本计划第一天跑两百里,到长清休息一夜,然后第二天早早出发,辰时便可赶到历城,如果一切顺利,当天就可以见到张须陀,请得援军。

    今日带了贺若默默,程咬金略一犹豫,便决定中午进平阴城打尖吃饭,略作休息后再赶往长清。

    毕竟贺若默默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昨天白天被绑了整整一天,晚上又折腾了大半夜,总共睡了不过一两个时辰。

    虽然雪道难行,但放马快跑,五十里路也不过花了一个时辰,辰时刚过,程咬金二人已经赶到平阴城南门。

    程咬金收住缰绳,对贺若默默道,“走,进城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贺若默默虽小,但七窍玲珑,看天色还早,便明白了程咬金的心思,“三少爷,我不累,咱们再跑一个时辰,午时在马上吃点干粮就可以了。”

    “今日只需赶到长清,时间完全来得及,吃完饭再走不迟。”程咬金翻身下马,牵了缰绳随人流向城门走去。

    贺若默默见状也不再多言,牵马跟上。

    “程三哥!程三哥……程咬金!”刚进了城门,程咬金便听得身后不远处有人大喊,还不等他回头,后面之人已经改口,叫起他的名字来。

    确定是叫自己,程咬金赶紧回头望去,却见二三十步外,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正一手牵马,一手不停招摇,对着自己大喊。

    “牛秀!”程咬金一边牵马避向路边,一边招手回应。

    来人名叫牛秀,东平郡雷泽县人氏。

    牛家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祖上也是有爵位的。牛秀的爷爷还曾任过北齐的镇东将军,也就是当年曹操、刘备、赵云曾出任过的官职。不过到了牛秀父亲这一辈,便只能在下县县令、上县主簿之类的八品小官之间打转了。

    牛秀读书不成,不过从小练的是家传的武艺,小小年纪便弓马娴熟,尤其一手箭术,闻名东平全郡。

    程咬金善使马槊,牛秀长于驰射,东平郡又紧邻济北郡,两位武林高手很早便互相闻名;后来偶然相遇一切磋,发现竟是见面胜似闻名;再后来,牛秀就成了程咬金的小兄弟。

    兄弟相见,自是不胜欢喜,街上不是叙话的地方,见时辰还早,坊曲(居民区)的小酒肆大多还没开始营业,程咬金便带二人直奔西市的酒楼。

    “三哥,以后请叫我进达,我今年已经举行了冠礼,家父为我取了表字:进达。”一坐下,牛秀便首先强调,自己已经二十岁成年了。

    “进达”出自《礼记》:“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从这个表字就能看来,牛父对如今的大隋还抱有期待,希望自己的儿子做个体制内。

    程咬金对《礼记》不熟,但他不止一次听大哥说过这句话,所以便一本正经地拱手为礼,然后调侃说:“好久不见,进达兄弟。看来叔父对你期望很高啊,”说完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闹了几句,程咬金开始说正事,“进达兄弟,你不好好地呆在雷泽射兔子,跑到平阴来干什么?怎么没去东阿找我?”

    见程咬金发问,牛进达也正经起来,叹了口气说:“活不下去了,准备去历城投军。”

    “可是家中有何变故?”程咬金疑惑问道。

    “一言难尽”,牛进达摇了摇头,年轻的脸上颇有颓唐之色,“三哥,你也知道,前几年家父在清漳做县令,虽然没什么作为,但日子还过得去。前年,家父迁濮阳主簿,这才两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程咬金原本没打算叫酒,但见小兄弟风尘仆仆,又一副落魄样子,便多叫了些酒菜,与牛进达边吃边聊。

    牛进达也不客气,喝了杯酒,便继续讲述起来。

    “这几年又是开运河,又是修东都,百姓已经穷苦不堪。三征高句丽每次都动用了百万大军,孙子兵法曰:兴师十万,出征千里,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这百万大军后面,就得有七百万民夫跟着服劳役,哪还有时间种地。”

    “加上大前年发大水,前年又大旱,咱们山东地界,已经让“他”弄得是饥荒遍地,饿殍遍野。”牛进达用手向上指了指,也不知指的是老天,还是老天在人间的儿子。

    “济北郡、齐郡这边情况还是好的,东郡的百姓可太惨了。”

    “濮阳自古便是四战之地,西边是黎阳仓,南边是白马津,这两年更是兵祸连连,南来北往的都要从这走一趟,现在又闹瓦岗贼,百姓算是遭了大难。”

    “家父虽然勉力周旋,但他只是一个小小主簿,上面还有县令郡守,下面尽是奸猾胥吏,竟是完全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家父只能散尽家财,救得一个是一个了。”

    “救不了的怎么办?没饿死的,就只好都从了贼了。”

    “叔父高义,咬金敬佩。”程咬金真心赞了一句,又问道,“即便如此,兄弟也不至于沦落到投军的地步啊。”

    “我本来就是家里吃闲饭的,最近又得罪了崔家,所以跑了出来。”牛进达这才说了实话。

    程咬金明白了,东平崔家虽然只是博陵崔氏的远支,但也不是可以随便得罪的。

    “离了家才知道,没了钱真是寸步难行。我家世清白,做不得贼,想来想去,便只好投军了。”牛进达也不吃菜,说几句话便喝一杯酒,贺若默默在旁边殷勤倒酒伺候。

    “我准备去投张须陀张通守,听说他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军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在山东地界,除了他,还能投谁呢?”牛进达又喝了一杯。

    “那你为什么不去应募‘骁果’,那可是禁军,待遇好,军饷高。”

    “我不想给那个皇帝当兵。”牛进达对大业天子毫无尊敬之意,“皇帝看不上咱们山东人,只要关中青壮;我也看不上他,这天下让他搞成什么样子了!”

    “这事还真的巧了,我此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去历城见张通守,我们正好一路。”程咬金拦住牛进达,“喝多误事,我们吃完饭赶路。”

    牛进达原本是个稳重之人,只是今天心情郁闷加上他乡遇故,所以多喝了几杯,现在知道程咬金有要事,当下也不多问,停杯吃饭。

    三人匆匆吃饱喝足,一点不敢耽搁,继续上马赶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