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蜕变之我爱我家乡 > 第15章 书记来了

第15章 书记来了

    最近一段日子咪兰都在修改完善项目计划书,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改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咪兰也不断的走访相邻游说各家各户,希望大家都参与到合作社里来,大家一起创业,一起进步。

    但效果不佳,因为现阶段还只是口头上的说辞,村民们看不到眼前的利益,又想象不到今后的收益,都处于观望阶段。没有谁主动参与进来,都怕吃力不讨好,白白浪费精力。

    经过村支书的多次开导劝说咪来也想通了:儿女自有儿女福,自己也不要一根茎的限制咪兰的行动。渐渐的咪来也会寻找一些“三农”相关的资料来看看,看新闻、看报纸、听广播……以前不觉得,只是当你关注一个问题的时候,那么与之相关的内容都会一个接一个的显现出来,多日的耳熏目染,咪来意识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发展是一个趋势。

    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知道女儿的想法是可行的,这样还能造福一方相邻,帮助村里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只是面子上挂不住,总不能让老子对小的低声下气的承认错误吧!是以最近咪来见到咪兰就一副欲言又止的滑稽样。

    “你爸呀,他想通了,就是不好意思跟你说呢!”饭桌上杨凤莲悄悄咪咪的低头对女儿嘀咕着。

    “嗯,我知道,呵呵。”咪兰笑着小声回应道。

    总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咪兰也高兴。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咪兰们的合作社正式挂牌运作。

    那天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正处于秋天的尾巴上。天气也渐渐变凉了。

    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村里的俞瞎子算出来的顶好的日子。

    村里开会决议通过把村里的公房腾出两间来给合作社办公用,这也算是资源整合高效利用了。

    村支书杨正康早早的就到村口等着乡里、县里的领导的到来,桃源村的这次合作社的成立受到了乡里、县里的高度重视,毕竟在县里还没有一家合作社的建立,也没有农村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先河,桃源村是首个。这县里还不把它当成试点给推上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当然了要成为试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还得感谢县农科所的李主任,说起李主任李朝阳他也是桃源村出去的,早些年念了个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农科站工作,这一干就干了二十年。他打心眼里希望桃源村越来越好,知道了桃源村的这个想法后就积极走访多次协商,促成了就今天的挂牌仪式。

    杨正康在村东口踱来踱去,双手合十的搓来搓去,一来是早上天冷,搓一搓暖暖手,二来也是因为紧张。

    “我爹,你就不要晃来晃去了!”杨洋看到自家老爸在眼前走来走去,好笑的说道。

    “你管我!”杨正康没好气的朝杨洋望了一眼,继续走来走去。

    “我看杨伯伯是紧张了,哈哈哈,就要见到县太爷了,平日里哪能见到,你说是不是,洋洋!”发小张家宝笑嘻嘻的说着,还不忘用手肘拐了拐杨洋的胳膊。

    “你小子,是不是闲得没事干!”杨正康听到后,转脸看着张家小子无奈的洋装严厉的说。

    张家宝对着杨洋撇着嘴摇了摇头,耸了耸肩。两人相对无言。

    另一边咪兰正在和几个小伙伴准备挂牌仪式的东西,检查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她现在别看面上很是平静,心里波涛连连,总算是跨出第一步了。

    “咪叔叔好!”几声问好声同时响起。

    咪兰转身一看,咪来正走了进来,今天的咪来还特意穿上了几年都不曾穿出来过的西装西裤,里面的白衬衫纽扣扣到了最上面一颗,脚上穿的是黑色的皮鞋,这鞋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穿的。因为找不到领带,要不然他还要系上一条大红领带呢。谁让今天是个大日子呢!

    看着父亲精神抖擞、脚下生风的走了过来,咪兰觉得今天的父亲特别精神。

    放下手中的物品咪兰迎了上去,“爸,你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给?”咪来顺口回道。

    “哎,能来,能来,我说错了。”咪兰乐呵呵的说着。

    “怎么说今天也是我女儿的大日子,我这个当爹的怎么能不来捧捧场的。”咪来大声说道。

    听到自己的父亲总算是接受了自己的做法,咪兰内心很激动,看着咪来没有言语,只是微微的一笑。

    “你们别管我,你们忙你们的,有哪样要我做的告诉我,我也来搭把手的。”咪来推着自家闺女去干活,自己也东张西望的看了看,寻思着找点事做。

    太阳晃悠悠的爬过山顶,露出娇俏的红脸,红红的光线穿透层层薄雾弥散开来。阳光照耀下的白茫茫的大雾里星光点点,金丝缕缕,美极了。几辆小轿车穿过大雾披着金光缓缓而来。

    “爹,你看,来了。”杨洋指着前方不远处的车辆高兴的说着。

    杨正康突然停止了踱步,放下双手,转身看去。

    “宝,你快去通知咪兰,县里的车到了。”杨洋乐呵呵的对着张家宝说道,伸手推了推张家宝。

    “嗯。”张家宝飞快的跑了出去。

    村里的几个干部还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都纷纷聚拢了起来,刚才还在懒懒散散悠悠闲闲的人儿立即来了精神,满面春风的立正等待着。

    车子快到面前的时候杨正康迎了上去,“欢迎领导莅临桃源村,欢迎欢迎……我是桃源村的村支书。”

    车子停了下来,第一辆车里的一个小伙子打开副驾驶的车门走了出来。

    “您好,我是宋秘书。车还能继续往里开吗?”

    杨正康一愣,这个小伙子没见过,是县长的秘书吗?

    “不用了,都到村口了,我们走进去,车就停这里了。”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杨正康抬头一看是从后面一辆车下来的一个中年男人,约莫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这样子看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那个宋秘书一听到领导的声音赶忙转过身去,点了点头,小声的说道:“好的,领导。这个人就是村支书。”

    说话间车里的所有人除了司机都下了车,司机把车按秩序依次停到了道路的右边,尽量让出路来。

    三辆车的各位领导都聚拢到了一起,为首的还是刚才的那位中年男子。

    杨正康这会想起来了:这人就是书记呀!新闻里看到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