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 第1章:四大家族

第1章:四大家族

    汶山郡,郡治绵虒县,下辖都安、广柔、蚕陵、湔氐、白马、平康诸县道。

    北有岷山,南有邛崃大山。

    站在成都城向西北望去,那皑皑雪山便是汶山郡所在。

    岷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汶山郡叫作湔水。

    湔水九分,在都安县分流,其直流在成都平原上自西向东流淌,灌溉着整个成都平原。

    大名鼎鼎的都江堰水坝便是修筑于此。

    只是汶山郡从来都说不上太平。

    此地原为冉駹之国,武帝开边,为蜀郡北部都尉,后为蜀郡属国。

    其后多加反复,先主入川后又为汶川郡。

    其地号称六夷七羌九氐,可见此处蛮夷之多。

    诸葛瞻骑在一匹矮马上,啧啧称奇的看着自己的坐骑。

    这匹马身高只有1.1米,诸葛瞻这个小孩坐在上面正是刚刚好。

    他好奇的问道:

    “哪来的小马?”

    身旁的罗宪答道:

    “自然是冉駹之民培育的,汶山郡虽然贫苦,一年四季多雪,土地贫瘠,含有盐卤,不适合种粮食,顶多只能种植小麦。”

    “但是他们这里的牲畜挺多的,像牦牛、名马、羚羊,都算是他们的特产。”

    “那他们怎么不靠卖牛、卖羊生活呢?”

    罗宪发出一声冷笑:

    “君侯知道一匹你座下的马卖多少钱吗?”

    诸葛瞻稍加思索的回答道:

    “三五千钱?”

    “不过一把铁锅。”

    “什么!”

    诸葛瞻大惊:

    “怎么会这么便宜?”

    罗宪则反问道:

    “君侯猜猜,这匹马买来,我们又花了多少钱?”

    诸葛瞻摇了摇头。

    罗宪则直接回答道:

    “4000钱。”

    诸葛瞻愕然,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令则啊!令则!”

    “看来这汶山郡我们是来对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么大的暴利让我给撞到了,真是活该我发财!”

    诸葛瞻抽出了腰间挂着的短刀,那是蒲元特意为他打造,用于防身的短兵。

    其号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诸葛瞻情不自禁的抚摸着它的刀身。

    -----------------

    此时此刻,汶山郡绵虒县同样有一群人为着诸葛瞻的北上而警惕起来。

    “黄老爷!”

    “杨家主!”

    “周家主!”

    “杜家主!”

    “听说,诸葛丞相的儿子要来我们这个地儿?”

    “剿匪!”

    “哈哈!我汶山郡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有什么匪给他剿呢?”

    “小孩子喜欢玩嘛!送他点土匪哄着玩玩,这公子哥结交好了,我们未来走的也轻松些不是?”

    “恐怕没那么简单哪!”

    杜家主手里盘着两颗核桃,幽幽长叹。

    其他人则微微坐正,看向了他。

    “朝中来信说,四位都督齐聚成都,其皆升至四征将军,恐怕朝廷又要有大动作啊!”

    黄老爷眯着眼睛,慢慢悠悠的喝着茶:

    “可那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

    黄老爷指了指其他三人,又指了指自己,哈哈大笑道:

    “我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啊!”

    “这整个汶山郡,从太守到郡吏,哪个没拿过咱们的五铢钱?”

    “若不是我们四大家族撑着场面,他何房连太守府都出不去!”

    四人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良久,笑声停下。

    周家主开口道:

    “拿几百万钱把这位公子哥打发走?”

    “这恐怕不是几百万钱可以打发走的!”

    “那就让他去剿匪?”

    “土匪给他剿了,我们吃什么?”

    “是啊!土匪给他剿完了,我们吃什么!”

    “请客,斩首?”

    “这可是丞相之子。”

    “失足落水的多了去了。”

    “受惊堕马的也不少见。”

    “毕竟,这不过是个九岁的孩子嘛!”

    -----------------

    阎宇向诸葛瞻介绍道:

    “汶山郡汉夷杂居,情况复杂。称得上世家的有四,皆是传承数百年的存在。”

    “绵虒杜家,是梓潼杜家的分支,代表人物为谏议大夫杜微。”

    “我父亲两次写信才将他请出来的?”

    “没错,就是他。”

    “杜家为清流,不事产业,杜微曾师从广汉大儒任安。”

    “几乎所有蜀地名士都曾师从过任安。”

    诸葛瞻冷笑,给他打了个标签:

    “学阀。”

    哦!我师父谯周似乎也是?

    我也是学阀二代?

    那没事了!

    “既然杜家不事产业,那一定很清贫吧?”

    “那倒不是。”

    “总有世家因为请教过杜微而给予杜微厚礼。”

    “他接受了?”

    “那倒是没有。”

    “不过杜家倒是接受了。”

    “那这不一样吗?”

    “杜微因此事痛哭流涕,所以不再跟杜家来往。”

    诸葛瞻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么说,杜微,杜大夫倒是个清贫之人?”

    阎宇道:

    “如果不算杜家的几千只羊,几百头牛,几百仆从,上百女婢的话。”

    “杜大夫确实是个安贫乐道之人。”

    “汶山郡其他士族如何?”

    “汶江杨家,出自犍为杨家。”

    “又是分支?”

    “汶山这穷苦边鄙,混出头的谁愿意待在这里?”

    “这一代杨家领头羊为益州从事杨洪,只是他死于建兴六年,其子斌袭爵,现任尚书,六百石,为客曹,负责处理外国夷狄之事。”

    “哦,是个当官的。”

    “蚕陵周家,主要是做买卖的。”

    “无人当官?”

    “无人当官,但汶山郡小吏多出于周家。他们主要从羌、氐手中购得皮草、马匹、牛羊,再转卖出去,因其垄断,利益何止百倍?”

    “做生意。”

    “不当官?”

    “这不是肥羊吗?”

    “周家和羌、氐交往密切。蚕陵县城与其说是朝廷的县城,不如说是周家城。”

    “那最后一个是?”

    “压轴的总是分量最重。”

    “湔氐黄家。”

    “这个黄家是何来头?”

    “人口上的买卖。”

    “他们买卖羌、氐的女儿与幼童,汶山郡有名的大圣人了!”

    诸葛瞻忍不住噗嗤一笑:

    “买卖人口,大善人?”

    阎宇却笑不出来,他一脸严肃:

    “黄家最难对付,其以5——10W钱出售羌、氐女子,若是穷苦人家买女,他还会便宜出售,只收3W钱。”

    “是故汶山郡人人都称其是大善人!”

    “更不必说其控制铁矿,自行冶铁,我们也不知道他私自铸造了多少兵器甲胄。”

    “其与羌、氐合谋,与蛮夷渠帅结为兄弟,将朝廷禁售的铁器出售给山中蛮夷,他在蛮夷中的威望也极高。”

    “朝廷中就没人管吗?”

    “蜀郡世家豪族所用奴仆,几乎都是黄家半卖半送,谁管?”

    “湔氐地处岷山深处,又经黄家五代人经营,城坚池深,只要其不谋逆,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阎宇咽了下口水:

    “杨家公子娶了黄家的女儿。”

    “黄家家主纳了周家姑侄为妻。”

    “周家公子娶了杜家家主女儿,周家家主母亲为杨家家主的姑姑。”

    “杜微的小妾是杨家宗女,杜家家主则有一对黄家出身的并蒂莲。”

    诸葛瞻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嘛!四大家族,根深蒂固啊!”

    “你又是如何得知这些的呢?”

    阎宇答道:

    “完全不需刺探情报,这些找个路人便能知晓。汶山郡七成以上的良田都是四大家族及其附属家族的。”

    “何况锥立囊中,其末自现。”

    “四大家族藏不住,也不屑于藏。”

    诸葛瞻的手指敲击着马鞍,慢条斯理的说道:

    “当官的,经营名气的,做生意的,掌握兵权的。”

    “他们什么都要,那还要这个朝廷做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