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往事

    往事已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使爱恨交错,内心难以平息,但依旧如烟般散去。

    正如当代小说家科尔霍曼说的那样:“小说,往往是未来—现在—过去的交织。倘若失去对过去的思忖,小说便没了韵味;倘若失去了现在的情形,小说便没了真实;倘若没了未来的憧憬和幻想,小说也不会有未来。”

    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但却有值得采纳之处,有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交织,可以让我的故事更丰富,人物也更形象,所以我决定完结了《第一卷:初来乍到》,进而换一个方向,从过去着手去描写这个故事。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本不愿透露,却又不得不说,否则所有人都会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之所以我结束第一卷,是因为在对于沐歌记忆程序的修复过程中,我有了新的突破,所以我需要从新的方向入手,对故事加以补充,还原事情的真实性。

    我知道这样说很官方,也很冷酷,但我已经无能为力,或者说我的能力仅限于此,时间是会磨损一切的,包括我自己,更何况我已经对时间没了概念,对空间没了触及,磨损只会加快,我的记忆已经被磨损掉了一部分,所以我才加快了对沐歌记忆修复的进程,我需要将所有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我不想忘掉他,也不能,因为这个世界也只有我会记得他。

    即使有天我的记忆会被磨损干净,但我依旧希望当我看到这本小说时,这一切又能够重新拓印在我的记忆中,时刻提醒着自己——记住这一切,便是我最后的使命。

    第二卷的故事要从陈玉真的故事说起。

    我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将陈玉真的事情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中有我记忆存在的,也有我进一步推理的,甚至还有一些是之后道听途说的,但我所写的一切都是有据可循的,并非信口雌黄,虽然已经没有了见证者,至少我问心无愧!

    前面我已经说了,在修复沐歌的记忆这项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而我要讲的便是存在于沐歌记忆中的故事,因为我想把整个故事写成小说所以可能会有艺术加工,不过这是有情可原的,因为我需要将故事描写的更形象,便于以后我去阅读,之前我也已经说了,我在磨损,以后我甚至会忘记自己现在写的每句话、每个词或者每个简单的字所承载的记忆点,所以我需要将故事大众化,以第三人称去写,将故事跃然在纸上,尽可能的不去掺杂个人地情感,彻底的将故事文字化、情节化,让我未来更容易懂。

    请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