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偶遇

    有诗云:青云三分志,天命补七分,歃血起青城,欲踏皇城钟。

    这首诗说来有趣,是江湖诗人道玄子所写,讲的是李青云自诩天命,起义青城,想要踏破南康皇城之事。其实也不能怪罪李青云,事实往往与人们所认知的有所不同。

    当时的青云城,可谓富甲一方,自李青云继任城主以来,其虽无称王谋反之心,但是此人格外的张扬,用重利拉拢朝臣,以此让自己经商更加便利。最初,在南康皇帝看来并没有什么危害,南康城每年所收的税收也在随着其盈利的增加而不断增多,可是,李青云有点不知好歹,私自豢养习武之人,建立镖局,最初只是为了押送货物,可是李青云不知是何原因用重金放在雇佣镖师上,以至于许多武艺高强之人都归于青云城麾下。至此,南康皇室才起了杀心,趁恶狼还未长大之时将其抹杀。

    可是,朝中与青云城关系密切之人比比皆是,虽然都是利益勾结,但贸然出击必然会遭到朝中小势力的抵抗,到时朝野震动便有些得不偿失了,而且李青云富甲一方,出手阔绰,待民亲善,若是随意将其抹杀,怕是会失去民意民心,自毁皇室根基。

    于是,南康皇帝便想了一个注意。

    无论何处,卜卦算命皆为常事,那日,青云城下,一位清秀文若的书生踏入城中,手持折扇,两鬓飘然,羽冠束发,旁人一看,定是哪位大家公子哥在此游历,惹不得,惹不得。

    此人在街上漫不经心的朝前走,忽然一转走到了一个地摊前,地摊摆着黄色八卦旗,一个小木凳上坐着一位瞎眼盲人,左手边一个木杖,上面白布黑字写道:“堪舆算命卜前生今世。”

    书生合起折扇,朝着盲人说道:“在下陈玉真,见过先生。”

    瞎眼盲人朝左摆头,右耳倾听,说道:“阁下声音细弱,想必是书生欲求功名。”

    陈玉真回答道:“非也,在下云游天下,欲寻天理,改天命,夜观星象,机缘或许在青云城内,可苦苦未能找到,不知先生可否为我解答。”

    “天机无限,天理难觅,非凡人可以触及,我劝阁下莫要探寻为好,倘若遭到反噬,必然与我这老头子一个下场。”瞎眼盲人连连摇头,唉声叹气地说道。

    “可愿细细说说?”陈玉真欠身道。

    “唉!说来惭愧,十年前我也不是这般摸样。”

    “你知道暗流吗?”瞎眼盲人突然靠近陈玉真,轻声地问道。

    陈玉真不为所动,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

    “那个年代,黑暗的年代,遍地都是尸体,暗流从北方来,悄无声息地湮灭了一个又一个习武之人,吞噬了一个又一个门派,令整个江湖为之震动。各大门派或门主或掌教降临野合城,签订盟约,一同抵御暗流。三十六门派各派出精锐,一同朝着北方杀去,但却没有一人归来。这段时期的历史大都被人们所遗忘,或者是说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我也是偶然遇到了当年先人留下的遗迹,从中了解到这些往事。这件事令我很痴迷,我便开始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暗流的真相也就更令我好奇,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于是我便逆天而为,窥探天机,在深渊的边界进行了窥天之术法,最后得到了一些往事隐秘,自己却也捞个这般下场。”

    “前辈说这些,难道只是为了奉劝我不要肆意违背天意?”陈玉真有些轻蔑地说道。

    “哈哈,阁下不愧是有才华气度之人,老头子我年迈垂暮,恐寿数不长,突觉与阁下有缘,方才讲的多些。”瞎眼盲人沉重地说道。

    “敢问前辈所窥探到的天机是什么?”陈玉真试探着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啊!”瞎眼盲人继续说道:“我知你懂卜卦阴阳之术,这个摊位便让与你了,三天内必有机缘,希望你把握得住。”

    “前辈何故?”陈玉真开始有点不懂这位瞎眼盲人所思所想,逐渐放低姿态,因为他感觉瞎眼盲人绝非平庸之辈,必是深邃高人。

    “我刚说了,我们有缘分呐。”说完,瞎眼盲人便头也不回地走了,陈玉真虽是百般疑惑但也只能干巴巴地望着瞎眼盲人一点点消失在他的视线之中。

    于是乎,陈玉真便在此等待。

    ......

    而此时,远在南康的皇帝正坐在大殿内,而台阶下正跪着一位将军,此人身披金甲,头顶金冠,手中捧着一份羊皮卷纸,说道:“陛下,此信为国师离开前所留。”

    “呈上来。”南康皇帝说道。

    南康皇帝打开羊皮卷纸,上面写道:“青云城书院街卦摊寻一青年陈氏道人。”

    南康皇帝思忖片刻后,说道:“严卿此事交予你办。”

    南康国师,民间传闻此人身居宅中,足不出户便可洞晓天下事,一支神笔一张卷纸写尽千古,被百姓称为仙神。此间,一张张羊皮卷纸从国师的院子里传出来,军事、政治、经济、农业等各行各业的难题都有涉足,羊皮纸大都是在关键时刻从院子里传出了,解决南康皇帝、官员束手无策且关乎国运的重大问题。旁人不知,他之所以不出院子,是因为他两眼都瞎了,所以只是隐于宅中。

    但两个月前,国师与南康皇帝有一次夜谈,国师的目的是向南康皇室请辞,说自己算尽天下事,卜卦之术虽然玄妙但天谴也格外严重,所以希望南康皇帝能够批准他告老还乡。虽然南康皇帝再三挽留,但人心所向,国师依旧决定离去,在离去后安排严诀,也就是南康皇帝口中的严卿,在今天呈上羊皮卷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