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明:百官跪求我当暴君 > 第96章 来自杨府的请帖

第96章 来自杨府的请帖

    对张永说的话,其实连朱厚照自己都没把握能成功。

    但再难,他也想去尽力推行成功。

    一眼就看到头的人生,只会让自己消沉下去,而不会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作为大明国的领头人,他所需要做的事,非常简单。

    不断给那些看不到希望的人,赋予光明与希望。

    一个人有梦想,成不了什么大事。

    一群人,怀抱着同一个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将朋友弄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如今文华殿内的两拨人,哪个都算不上是他的死忠。

    大家是出于同样的利益,走到了一起。

    等哪天,利益不同,自然就会散。

    朱厚照不贪心,维持现状就够了。

    没有永恒的朋友,唯有永恒的利益。

    这个道理,他明白。

    但朱厚照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给了张永极大冲击。

    回到自己私邸时,张永还久久不能回神。

    天子这番死而复生,究竟在地府经历了什么?

    为何会有这般大的变化?

    先前就听见传闻,说陛下有意开宗藩之禁。

    现在又对自己说,想要将军匠籍也给放开禁制。

    那岂不是说,往后其他……诸如乐籍等贱籍,也都会一一开放?

    张永坐在圈椅上,背后有机灵的小太监适时放上隐囊。

    另有三个小太监上前,不轻不重地为他揉肩捶腿,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

    在这样心无烦忧的舒适环境中,张永一直紧绷着的神经,逐渐放松下来。

    他闭上眼,舒服地享受着肩颈的释放感。

    脑子却没有停。

    贱籍从良,并不是没有。

    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暗中操作。

    靠黄白之物,一节一节,往上打通路子。

    天子清不清楚这個事,张永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件事,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推行。

    其中牵涉了太多人的利益。

    光是宫中那些有权有势的监宦,就不会答应。

    一旦推行,一年下来得少多少孝敬银子?

    太监是无根之人,没有妻儿。

    于科考无望,亦不能做寻常百姓。

    除了钱财外,没有什么能打得动那颗寂凉之心。

    天子,这是要往人心窝子上扎呀。

    张永挥退伺候自己的小太监,又叫来自己府上的管事。

    “去趟张宅,将我大哥、三弟叫来。就说我有事要和他们交代。”

    管家刚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罢了,不用去了。”

    管事一头雾水,迈出去的那只脚,收也不是,走也不是。

    张永皱着眉,思忖许久。

    “不用去了。你自去忙你的吧。”

    见张永定了决心,管事也不再多留。

    离开的时候,管事心里倒是在嘀咕。

    不知今日主人遇到了何事,要寻张家二位郎君过来商议。

    听今日跟着主人的小太监说,主人复宠了,还去乾清宫陛见。

    不知道是不是天子对主人说了什么,叫主人提心吊胆。

    照这样看,似乎也不是真的复宠。

    自己还是早早相看起来,找好下家,免得到时候没了饭碗,养不活一家老小。

    张永犹豫,是因为他想起了,天子在乾清宫对自己说的话。

    背主之事,可一不可二。

    家中兄弟和子侄,都是因他之故,才得以高升。

    因他在宫中精心服侍天子,是以天子才赐予了那个贫寒之家,富贵荣华的日子。

    他们,和自己不会是一条心的。

    保不齐,自己刚找了他们密谈,转头京师的大街小巷就全知道了。

    行事不周密,反倒会惹祸上身。

    不妥当。

    说白了,张永自身地位的不稳固,导致了他对依附于自己而过的兄弟们不信任。

    他是个能看得清形势的人。

    否则也不会早早地,就搭上内阁那边。

    如今他摸不准天子的想法。

    将镇国公府新置的火器局交给自己暂管,是信任,还是试探?

    想不清楚这点,张永就不敢轻举妄动。

    家中管事去而复返。

    张永看见他手中捧着一张帖子。

    “主人,首辅差人送来了请帖。邀主人过府一叙。说是有学生寄来了佳酿,想与主人同饮品鉴。”

    张永心中冷冷一笑。

    杨介夫的鼻子可真够灵的呀。

    自己今日才进的乾清宫,这就闻着味了。

    看来宫中自上回张锐清理过一遍后,依然有内阁的人。

    张永用两根指头,夹起那封请帖,吩咐管事的语气,听起来有些冷意。

    “去备马,我即刻就去首辅府上拜会。”

    杨介夫一日是首辅,自己一日就要给他面子。

    不去,不行。

    到了杨府,杨廷和果然一早就备下了好酒好菜。

    “张公公来了,快坐。”

    他一反在外对监宦的冷言冷语,面上带着笑,声音颇为和气。

    “前些时日,犬子承蒙陛下恩典,参加了总领军国事务所的御前奏对。”

    “只是表现欠佳,老夫令他好生反省。今日就不叫他作陪了。”

    杨廷和指了指自己,再指指张永。

    “今日唯老夫与张公公。无需见外。”

    张永依然是那副和善谦卑的面具。

    与杨廷和见了礼后,就隔了一个位置,坐在下手处。

    杨廷和见怪不怪,并没有出言让他坐近一些。

    不过区区奸宦,靠谄媚于上苟活之人,自己愿意给他好脸色,已经是抬举了。

    张永自动提起酒壶,为杨廷和斟酒。

    “多谢首辅惦记。若非首辅,我尚不能喝到如此佳酿。”

    杨廷和笑道:“非也。公公侍奉陛下时日久,宫中御赐之物,尚不能尝尽。这等民间俗物,岂能得公公欢心。”

    “不过是老夫学生一片心意,老夫喝着亦觉得不错,想着公公兴许喜欢,便下了请帖。”

    “公公愿意赴约,也是老夫荣幸。”

    张永拱手作揖。

    “首辅抬举了。”

    杨廷和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舒坦。

    他愿意同张永打交道,就是因为他这份识趣。

    与旁的奸宦不同,张永是个不以位高而仗势凌人的,同朝臣打交道的时日也长,彼此勉强也算合得来。

    酒过三巡,杨廷和便道出今日请张永来府上的原因。

    “听闻陛下又新置了一处火器局在镇国公府,今日公公前往,见闻如何?”

    张永心思一动,知道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