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七章 这该死的缘分

第七章 这该死的缘分

    逛了逛县城,实在没啥好看的,这城不大,也没啥有意思的。回来的路上路过县衙发现门口围着些人。只见衙门口一衙役在张贴告示,有人念道,“州府令,厢军征召兵丁,凡有志于报国者,五日内皆可到府衙报名。”

    征兵啊,难道要打仗了?北宋后期除了被金爆锤,跟西夏和辽国好像打得有来有回的。这忽然征兵莫非是金国打过来了?

    奶奶个腿的,啥命啊。金国打来岂不是北宋要灭亡了?

    李麒站在人群中,听到边上人说“怎么厢军忽然要征兵了?往年厢军不都是从流民跟浪荡子里面招兵吗?今年怎么忽然要从县里征兵了?不会要打仗吧?”

    “你家儿子不是就在府衙当差吗?你不知道?听说北面起了盗匪,劫掠了不少州县,说不定就啥时候流窜到我们这边了,可能是防备盗匪的吧。”

    李麒听着他们嘁嘁喳喳的说着,心想北宋冗兵冗官不是很厉害了吗?怎么还需要招兵?这当兵的多了,财政负担得起吗。

    看着人们纷纷散去,李麒也悄悄走了。自己可不想被抓壮丁。

    回到旅店,跟掌柜的打声招呼便打算往楼上去,上到楼梯听到有人说道,“小小盗贼何足道哉,不过是一群流寇罢了,只要官家一纸诏书,还不乖乖乞降!”

    “吴兄此言差异,既然这伙盗匪能够流窜各地,糜烂数州,肯定是有些能耐的,不然也不能让他流窜各州府了。”

    “晁兄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即便有些许能耐,只要官家重视,各州府拿出力气便能尽快将其剿灭,平定盗匪。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对北方的辽国形成重视,辽国腐朽,内部政局混乱,我朝应该趁机收腹燕云,牟图北方。”

    哎,你别说听这几人聊天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根据历史记载,辽国确实是被金给摧枯拉朽般的灭掉的,不过后期崛起的蒙古可更不得了啊。

    李麒在他们桌子附近找了个空闲的地方坐了下来,听他们继续聊天,却不想刚一落座,便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这位兄台,看你年纪与我们相仿,不若来一起畅谈一番天下时局如何?”刚才吴姓男子开口道。

    “额”李麒原本只是想听人吹吹牛逼,没想到这几人却是自来熟,直接就邀请自己了。

    看几人目光灼热,倒像是不过去就来兴师问罪一番,李麒点点头道,“倒是也可以,只是我们这么议论时局,可好?”记得后世茶馆里可是有句名言,勿谈国事啊。李麒可不想被人在文字狱上扣上个帽子。

    “这位兄台此言差矣,我朝历来都是广开言路,文人谈论天下大事,从来都是一桩美谈,何来罪过之说。”晁姓男子说道。桌上几人也附和道,我大宋官家历来重视文士,即便朝堂上也可以与天子辩论几回云云。

    “既如此,便叨扰几位了。”说完便挪到几人桌上。

    “看这位兄台着装倒不像本地人士,不知从何处而来?”其中一人开口道。

    李麒心想,难怪让自己过来,不是看自己年轻,实在是自己这身打扮跟别人大不相同。李麒穿越而来之后还是穿着自己的T恤衫,运动鞋,而昨天遇到的土匪则是青衣小帽的打扮,今天这几位士子又是长袍锦服。看上去就不一样。莫不是把自己当成了辽国人士?

    “兄台此言差异,我虽不是莒县人,却也算是半个莒县人士。”

    “哦?兄台此言何来?”

    “我乃沂州人士,昨日刚来此地。我沂水县城据此不过几十里,当也算是半个本地人吧。”李麒说到这看到几人的眼神才有些正常。感情刚才几人是不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不正常人类了。

    “至于这身行头,实不相瞒,不才自小随家师云游四海,因为外出洗漱实在不方便就剃了头发,也好打理。这身行头却也是番外打扮。”李麒只能编了个理由。总不能跟他们说自己这身衣服是一千多年以后的化纤制品吧。

    “哦,兄台自小云游四方,真是羡煞我也,想必对这天下风土人情自是熟悉,能否与我几人讲讲这各地风情?”旁边一人道。

    “哎,光说话了,老板,上几壶好酒,再上几个好菜来。”晁姓男子大声对着一楼喊道。

    听着楼下老板连声呼应,男子对李麒道。“这位兄台看上去倒也是实诚人,我们哥几个与你相见也是有缘,今天我们饮胜一番如何?”

    “那便叨扰诸位了,不才李麒,沂州人士,今日有几位兄台相识,幸甚幸甚!”李麒别着口跟他们说道。

    “兄台哪里话,相逢即是有缘,鄙人晁盖,这是吴用,这是白胜,这是李忠,倒与你是本家,我几人都是本地人士。”晁姓男子介绍自己道。

    李麒只觉得脑子轰隆隆的,妈的,刚才还想别人可能觉得自己不是好人,现在看来自己才是钻进了土匪窝了。晁盖,吴用,这不都是梁山上的土匪头子吗?

    自己刚杀了几个土匪,这就又遇上了一伙土匪头子,感情这个时代就没有几个好人让自己遇上了是吧。

    “李兄?李兄?可是有什么问题?怎么听到我几人名字做这种表情?”晁盖叫到。

    “哦哦,无事无事,只是众位兄台名字与我几位故人重名,恍惚间倒是不知今夕何夕了。”李麒心想,虽然水浒传上写了有108将,但是除了宋江等少数几人有人物原型,其余大部分都是假借其他人物来写的,更有部分是完全捏造了。

    这几人看上去年纪轻轻,这个晁盖看上去性格豪放,吴用性格沉稳些,白胜与李忠就是普通年轻人的样子,哪有土匪的样子。

    莫不是施耐庵随便从历史上找了几个人名套上去的?碰巧的是就是这几人?

    “这倒是缘分了?李兄的故人真与我们重名?不知道在何地?有缘的话倒想认识一番。”吴用笑眯眯的说道。

    “这几位故人有在济州有在兖州,却也不是本地人士。”这不能跟他们说在水泊梁山吧,谁知道现在那边有没有这么几个人。

    “哦,在西路啊,想来也是无缘得见了。听李兄这么说,这天下倒游历过不少地方,不知道这北方地界熟不熟?对现在这辽国与金国又了解多少?”

    胖老板笑呵呵的将酒菜陆续端了上来,李麒给几人倒上酒。“这北方嘛,倒是也去过,我朝自建国以来就缺少了燕云之地,北方各族对中原一直以来也是虎视眈眈。不过说道了解,不知几位兄台又了解多少,不妨说一下,我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跟大家探讨一番。”

    自己虽然确实去过不少地方,不过为了不露馅,还是让他们先说说看看,自己挑一些他们不知道的说,不然说了一些与现在事实不一样的可不大好办。

    哎,只能说你们这该死的缘分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