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八章 遇上大官了

第八章 遇上大官了

    “既然李兄这样说,我便抛砖引玉了。北方辽国与我朝已经互为南北百年有余,其国更是建国早于我朝。在澶渊之盟之时更与我朝建立了兄弟之盟。但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兄弟之情,只不过是两国都无力再对对方攻伐的权宜之计罢了。今日看来,辽国内斗严重,政局腐败,在北面与金国战乱不绝,我朝若能与女真各部联手攻辽,必能破之。”晁盖喝了口酒,对几人讲到。

    “我朝对西夏用兵,虽然取得了几次胜仗,但是却最终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今日看来,与辽、西夏、女真的鼎力局面却可能维持一段时间。”吴用边给几人续酒边说道。

    “虽然目前处于均势,但是晁兄刚才说的我觉得是最有可能的,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最有进取精神,我朝与辽国都是建国百余年的国家,能够拓展的地方基本已经拓展完毕。”李麒回想着高中时期学习的宋辽金的知识,幸亏自己那时候没有睡大觉,对历史知识又比较感兴趣,现在能够大体说一下。

    “众位兄台,辽国与我朝建立的盟约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能够接受的,我们用岁币换取了与辽国的边界相对和平,能够专心对付西夏,但是其实西夏也仅仅占据一州之地,其自保有余,进取则不足。所以真正能够对我们形成威胁的还是北方。”

    “刚才晁兄所言,辽国腐败,且内部斗争激烈,其占据燕云之地却没有向南发展不是因为不想,而是没有能力。但是女真则不同,一个王朝刚开始的时候斗争精神是最富足的时候,内部表现就是很团结,外部表现就是能够占领土地。”

    李麒把菜往桌子边上一推,沾了一点茶叶水给几人在桌子上大概划了一下北方的地图。

    “此为东北地区,女真就起源于此,白山黑水间物产丰饶,中原历来认为这是苦寒之地,却不知道这里物资之丰沛。俗语有讲,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形容这东北之地的富饶。而且这里河流广布,水草茂盛。非常适合马上民族的发展。”

    “从这里走出了胡人、鲜卑和匈奴等民族。汉朝曾在此设置乐浪郡和玄菟郡,再早往前的周朝时曾设立封过,后来各种草原民族从这里慢慢发展起来,渐渐的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而我朝缺少了燕云之地,对此地更缺少了了解。辽国契丹族也是发源于东北地区。所以说,辽国契丹人跟女贞人说不定祖上还有些关系。”李麒指着东北地区边讲边比划。

    “一旦这些地方的部落发展起来,就必然往西边扩张。如果我们拥有燕云之地,便可凭借此地险要的地势将他们堵在外面,这也是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原因。”李麒说了一会看了看众人,慢慢端起酒杯。自己说了些打路面上的东西,应该不会有什么纰漏。

    “这位小兄弟所言,倒是新奇,照你所说,我朝如今的大敌不是辽国,反倒是女真啦。”身后忽然有人说话。几人循声望去,不知何时旁边桌上也坐上了几人。

    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昨天自己从河边出来遇到的几人。站在老者旁边的正是昨日在路上阻拦自己的人。昨晚入夜一同在此听曲,因为灯光昏暗,倒也没看清老者长什么样。

    现在看来,穿着虽不说华贵,却看上去考究规范。面相虽说普通,却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感觉。该是个官员。

    “小子也只是信口雌黄,当不得真。”做人要低调,吹牛逼可以,真遇上牛逼人物被人一巴掌拍死了可就不好了。

    “如你刚才所言,如果辽国不足为患,女真若能成为后起之秀,我朝又该如何应对?”没想到这人还穷追猛打上了。自己摆明了不想接你的话茬,你倒好,权当没听见。怎么?你们古时候的人都是社牛是咋的。

    “尊者有言,小子本应知无不尽,只是我也是胡说八道,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做人还是低调点好,刚才就不应该跟他们说这一通。这还被黏上了。

    “知州问你就说,还端上了。昨天见你在道上不是挺有能耐的吗?刚才又高谈阔论的,这会到谦虚上了。”边上站着的一汉子说道,正是昨天与自己说话的人。

    “不得无礼。”那汉子低头称喏。

    靠,知州?那岂不是市长大人?大官啊,自己刚来就遇上了个这种大官,还真是,真是,主角剧情啊。

    晁盖几人赶忙站起身来,抬手施礼。李麒也学着几人的样子拱手道,“不知知州大人在此,失敬失敬。”

    “哦,我虽为知州,却不是本州官员,尔等不必拘谨。刚才你说女真会取代辽国,对我朝形成威胁,却说说为何?”这知州大人问的倒是直接。

    怎么看?肯定是不好看呗。皇帝被人抓去当狗,女人被人抓去当两脚羊,妃子被人当成妓女,要你你怎么看?当然这些是不能跟知州大人说的,这时候胡说八道可是要掉脑袋的。

    “大人,正如刚才所言,这白山黑水间最是磨砺人。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里虽说是苦寒这地,可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都是骁勇善战的马上民族。”

    “大人,这辽国虽与我们是敌国,但是他毕竟是建国百余年的大国,其内部制度相对健全,行事也会相对比较文明,而女真则不同,其内部还是部落制,相对比较野蛮。其对外征伐的过程肯定也相对比较血腥。因为他们还处于没有开化的阶段,相信的只有武力。倘若我们与其战争不能取得胜利那么遭受的损失可能比较大。”

    “正如刚才所说,新生的民族对外扩张的势头比较猛,如果我们不能占据有利地形,比如燕云之地,形成地利上的优势,对这些马上民族我们确实不大好取得正面战场的胜利。这便是我的看法,知州大人您看是否正确呢?”

    不管怎么说,一州长官也是大官了,自己权当给高层提个醒了。就是不知道现在的高层是怎么看待这事的。不过从历史上来看,宋朝历来奉行投降主义,恐怕即便提醒了也没法改变什么。

    “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不过即便女真如你所言能征善战,但是他人口数量毕竟稀少,再能打又能占领多少土地呢?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与辽国一样的结果,与我朝形成均势而不得寸进。”

    李麒听这知州说的,很明显是对马上民族没有清晰的认识啊。先不说这女真,单说后面的蒙古族崛起的时候那可是摧枯拉熊席卷亚欧啊,他们才几个人。再到后面的满清,人家起家的也就八旗军几万人而已。只要征服了当地的大地主,自然有人为他们管理土地。

    带路党什么时候都不缺少,何况这宋朝软骨头多,皇帝都带头投降,恐怕女真还没打来就怕的不行了把。

    不过虽然这么想,却不能驳了这大人物的面子。

    “大人所说极是,外藩蛮子在我煌煌天威之下必如土崩瓦狗,我朝也必能将其砍瓜切菜般将其逐出塞外!”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先拍拍马屁再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