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珍宝阁

    两天后,宁远带人搭起来的简陋窑炉,还是承受不住连续高温,塌了。

    杨溢哭丧着脸,一脸肉痛还想抢救一下这个窑炉。

    宁远却是哈哈大笑:“没想到啊没想到,这种豆腐渣工程,居然能撑这么多天。杨大哥,这次真是连老天都在帮我们。

    杨溢愣了愣,眼神中的光芒骤然绽放:“真的?”

    “哈哈哈,珍珠都没这么真,我原本估计这窑炉只能烧一两炉琉璃液出来,没想到超额这么多。杨大哥,你知道什么叫如有神助吗?”

    杨溢一听,神仙都在保佑他们成功,激动得挺直腰杆,幸福得眼泪差点流出来。

    宁远转头朝几个壮汉抱抱拳:

    “各位大哥,麻烦大家再辛苦一下,咱们把东西拉回江陵城。装箱的时候小心些,一定要垫好干草,宁可慢一点,千万别磕到碰到。

    对了,走之前记得把这窑炉推倒掩埋掉。”

    一行人小心翼翼拉着板车,速度慢得像蜗牛一样,走了两个多时辰才回到江陵城。

    来到陆氏商队的小楼前,宁远停下脚步,回过头皱眉看向杨溢:

    “杨大哥,咱们不是商量好了,怎么这店面还没有按我说的开始改造?”

    杨溢的脸色也极其难看,怒哼一声就冲进去,没一会就看到他扯着一个人开始对骂。

    “杨溢,你已经连续赔本三个月了,你好意思让我们所有人把店面让给你,你怎么说得出口?”

    “这是东家的吩咐,有什么不满,你去对东家说,现在立刻给我把前楼让出来。”

    宁远戴着斗笠,站在车队的最后面。

    前面的壮汉低声向他解释:“这是陈头,跟杨头一样负责在南郡的买卖。”

    宁远拉低斗笠,这相当于合作的公司里有两个竞争的项目部门。

    还好自己够机智,前两天就已经跟杨溢敲定好了合作的细节,现在这些东西完全不用他去担心。

    那个陈头看着杨溢拿出来的印信,上下打量着杨溢,冷笑一声:

    “你连续亏了三个月,还敢在这里抖威风,小心蹦得越高,摔得越狠。行,让给你,等你再亏一次,看你还有没有脸再留在这里。”

    等到前楼渐渐安静下来,宁远才随着壮汉们推着板车进去。

    留下两个壮汉看守货物,杨溢带着其他人进了一个房间。

    宁远被杨溢请到了主位上。

    “杨大哥,之前做生意不顺利?”

    杨溢尴尬地挠挠脸:“小兄弟,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大哥我本来生意就不温不火,最近几个月还一直亏本。

    所以那天在蓑衣摊,我才忍不住向你请教该如何做,生意才能像你那么红火。”

    宁远听杨溢这么一说,也想起来了,他和杨溢第一次见面,好像就是杨溢买了十具蓑衣,然后大庭广众之下向他请教该怎么做生意。

    “兄弟,大哥这次要是再亏本,我就真的没脸再去见东家了。”

    “杨大哥,不是还有我嘛,放心吧。”

    “对对,这次大哥我就全靠你了。”

    杨溢连忙坐直身子,表情肃穆:“兄弟,钱我带来了,手下我只有这八个人。说吧,咱们怎么干?”

    几个壮汉也是认真点头:“小兄弟,俺不想让陈头那班人看扁,你快说怎么干吧,我们哥几个一定竭尽所能。”

    “对啊,小兄弟,咱们认识这么多天了,我们跟杨头一样,都信得过你,你快吩咐吧。”

    宁远也不矫情,看向杨溢:“杨大哥,先拨二十万钱,把前楼重新装潢一下。”

    “好,我待会就去找工匠。那具体要怎么装潢呢?”

    “杨大哥,你还记得那天在蓑衣摊,你问完后,我是怎么回答的吗?”

    杨溢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诸位愿意在我这买,大抵是因为我设身处地的去想,如何能让各位买得更舒心,所以才有了这竹棚和抽奖。”

    宁远倒抽一口凉气:卧槽,居然有人把自己随口说的话,背得如此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杨大哥,你别光背啊,要理解思考。我告诉你,能买得起咱们宝物的,必然是富家豪族。你就想想怎么装潢,才能让这些富豪舒心。”

    杨溢恍然大悟,眼神中的迷茫少了大半:“好好好,我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宁远继续说道:“然后我们还需要大量临时的人手,最好嗓门要够大,各位知道哪里能找到吗?。”

    众人低头思索,大家都知道这小兄弟喜欢问大家意见,习惯了。

    一个大汉壮着胆子开口:“小兄弟,街上的那些乞丐流民,嗓门好像挺大的。”

    马上就有另一个壮汉站了出来:“我觉得码头的那些纤夫,嗓门也挺大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宁远一条一条记录下来,认真分析了一下:

    “我想了想,还是纤夫比较不错,他们喊口号比较整齐。

    这位大哥,你去码头招五十个纤夫回来,就说每人每天给五百钱,这事就交给你了。”

    杨溢在一旁掰着手指头计算:“一个五百,五十个人一天就是两万五千钱,两天就五万钱……”

    众人内心都是一阵哆嗦,惊骇地望向坐在主位上那个云淡风轻的少年。

    几句话就花出去二十多万钱,眼睛都不眨一下。

    寻常百姓几辈子都不一定能攒出这么多钱,可从这少年口中说出来,竟仿佛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宁远没空理会众人的目光,继续一项一项吩咐下去:

    “这位大哥,你负责去买些布匹回来,质量可以差,但颜色一定要鲜艳。

    ……”

    第二天.

    四支训练好的纤夫小队,由四个壮汉带队,敲锣打鼓拉横幅,喊着号子浩浩荡荡地出发:

    “震惊震惊!江陵珍宝阁竟然有世所罕见的琉璃珍宝。”

    “琉璃才是富贵人家的象征,没有琉璃,再多的钱财也不值得骄傲。”

    “什么才是稀世珍宝?琉璃、琉璃还得是琉璃!”

    “如何才能拥有琉璃珍宝,必须得是江陵珍宝阁。”

    一路上,无数人驻足观看,好奇地指指点点:

    “这是在干什么?”

    “不知道啊,好像是说有什么稀世珍宝。”

    “琉璃长什么样呀?你们谁见过?”

    “没见过,珍宝阁在哪呀?要不咱们去看看?”

    五支队伍按照宁远规划好的路线,目标明确,直奔江陵城内城外的各个名门豪族。

    黄承彦在家里听到外面锣鼓喧天,走到田庄门口一看。

    第一眼就认出那领队的壮汉手里拿着的木头喇叭。

    他笑呵呵地捋了捋胡须,对着黄婉说道:

    “我就说为何这么多天没在灵境聊天群里见到宁小友,原来他又开始忙新的生意。

    走走走,叫管家备好马车,咱们立刻出发,去那个珍宝阁附近找个茶楼酒肆坐。”

    “爹,上次不是已经看过他如何卖蓑衣,还去?”

    “世上有趣的事太少了,宁小友做事往往与常人不同,尤其是钱财之道,是常看常新,次次都有惊喜。

    我已修书送往成都给孔明,宁小友的事迹,除了咱们发誓不能讲的那件事,其他的我都细细讲与孔明。

    现在咱们赶快过去那珍宝阁,免得错过了什么趣事。”

    一辆马车从黄家田庄,飞速驶进江陵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