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阶级

    清晨的风,轻柔的拂过院中的柳树,妖娆的枝条如美人起舞,已经是破晓时辰,天色依然昏暗,今日虽然没有下雨,也许是个好天气。

    朱潜一身丝质短打,手握亮银枪笔直站立,正在拉经起势,准备开始今日练武功课,枪是十岁开始练的,这些年也不曾间断,换了灵魂也一直坚持着,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

    没有纷繁复杂的招式,一招一式都是基础,他也曾跟着家中门客,游侠儿,练过一些看起来就很拉风的招式,但都是些哗众取宠的花架子。

    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心高气傲的他从来没在他的手下出过一招。

    无论多么努力都被无情的嘲笑,直到被打的遍体鳞伤,对花架子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中只剩下那个男人教的十一个动作,扎、搕、挑、崩、滚、砸、抖、缠、架、挫、挡。双眼紧随枪动,枪不离心。

    臂、腰、腿,同时发力,动作行云流水,扎枪时,以身步前送,上架至头顶即回,下压至磕地即往。直出直入,力达枪尖,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枪如猛虎入洞,三年过去累计的每一次挥枪都已经无限接近本能。

    打完收工,朱潜以是满头大汗,丝质短打已被汗水浸透。

    见朱潜站定,猴子快步上前将准备好的毛巾送到朱潜手里,接过朱潜手中长枪,插回墙边的兵器架上,又回到朱潜身边躬身等待。

    朱潜将全身都擦拭干净,又将毛巾递还给他说道。

    去通知伙房准备热水,我要沐浴,交趾的天气太热了,如果不沐浴身子一天都会难受。

    是少君!

    猴子伸手接过朱潜手中的毛巾,转身向东院跑去。

    ………

    躺在木质浴桶里,赶走要来服侍的猴子,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着,温水包裹全身的极致体验,思绪不停的翻涌,脑中仔细梳理着最近的行程

    最当务之急的事情,昨天已经吩咐下去,现在自己的班底,基本都有事做,其他人虽然都尊他为少主,朱潜知道只不过都是些表面功夫,因为军队从属不同,只要朱儁还在交趾,他一个也指挥不动。

    现在朱儁就是焦点,跟在他身边朱潜就是中心,明眼人都盯在着他,朱潜做的一切都会被放大,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来镀金的,书记官总会有意无意的给他倾斜一些功绩。

    朱潜也乐的如此,愿意跟着大军后面捡便宜,除了参与围城,截止现在都没动过一枪,好处却没少捞,以前他一直羡慕别人有个好爹,现在他也有个好爷爷,蹭功劳怎么了,蹭自家的功劳,不寒碜。

    也不是朱潜怕死不敢上,只是没有机会轮到他,军队是朱儁自筹的私军,怎么也轮不到少主去做前锋的地步,朱潜也没有舍己为人的节操。

    叛军是群乌合之众,官军只是做做样子,叛军就能投降,七千人俘虏三万多人,叛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这些时日都在不停奔波,现在也算初步安定下来,

    身边能力强些的,各自都有自己的差事,贴身丫鬟也没能带出来,现在的起居室显得特别冷清,没有人帮着搓背,头发也没人帮着打理,就连自己穿衣服都会觉得有些麻烦。

    很难相信,一个受过二十几年教育的现代人,来到这个时代三年,没有人服侍,自己穿个衣服都不习惯,可见腐败使人堕落,是多么正确的价值观,人的欲望和堕落真的就在一瞬间。

    从里到外还未收拾停当,就听到猴子在门外与一妇人说话。

    小郎,要上朝食了,妇人说道。

    婶子,少君还在沐浴,您先回去,少君沐浴完毕,我自去厨房取来。

    家中事情朱潜从不过问,什么时候吃饭都有厨娘操持,吃什么也没有多少选择,无非就是羊肉,汤饼,以及一些杂食小菜,朱潜也没有出声,继续整理身上的直裾。

    对于现在的服饰他一直敬谢不敏,一人穿戴实在过于复杂,现在的他人微言轻,又不懂女工,加之精力有限,短时间内没法做出改变,接下来的时间,服装一定要提上日程。

    推开房门,已经有太阳撒入庭院,天空碧蓝如洗。

    猴子,先让厨娘把朝食送到堂屋去!

    再去营中看看朱喜昨夜回来没有?如果回来了,让他和九叔一起过来见我。

    猴子得令去了,朱潜回到起居室又是一阵收拾,想要将褥子拿出去晒晒,出门在院里寻了一圈,还是放弃了,没有找到可以晾晒的地方,朱潜突然发现生活上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废物,他有些怀念身后有丫鬟的日子。

    吃罢早饭,猴子还没有回来,想来朱喜还没有回来,外面天气正好,他决定出去走走。

    出了主庭院,穿过垂花门,东院的阁楼映入眼帘,朱潜改变了主意,转入侧门进入东院,两个粗使婆子在撒扫庭院,井边一壮妇正在提水,三人见朱潜进来,都停下手中动作,一脸愕然,又有一小妇人从庖厨房走出来,看见朱潜,也有片刻失神,随即反应过来,屈膝行礼道!

    少君,可是朝食不合口味。

    见小妇人行礼,其三人才反应过来立即跪下行礼!只有简单动作,都没有说话,封建社会仆人是分三六九等,洒扫就是最低一等,主人不问,他们是没资格说话的。

    小妇人是厨娘,给朱潜送饭时见过几次。

    朱潜挥了挥手道,都挺好的,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拘礼,今日天气不错,我去阁楼上看看。

    也不等妇人回复,径直踏上楼梯,向阁楼三层走去。

    汉代的建筑已经进入高潮期,基本奠定了以后几千年建筑的基础,结构已经非常成熟。

    阁楼一层约有三十平方左右,四周为青砖砌成,四角各有一根实木圆柱,支撑屋檐斗拱,斗拱向四面延伸,以加大屋檐的深度,以保护墙面和基台。

    上到二楼,房间比一楼略小,东,西,北,三面都是实墙,南面却同时开有四个窗户,二楼是储存粮食的地方,只有南方的阳光才最充足,粮食保存时间最长。

    三楼该是望楼,除了柱子便是栏杆,南北两面栏杆处都连接有木板,可以凭栏远眺。

    三楼已经超过了院墙的高度,四下都可以看的清楚,周边都是差不多的院子,有的院子围墙比他的阁楼更高,太守府与他的院子之间隔只有二百步的距离,围墙也是最高的,朱潜眼中没有看到风景,处处都是阶级,连房子都是阶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