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少君很温柔 > 第十一章:对手初现

第十一章:对手初现

    朱潜手中炭笔在纸张上不停飞舞着,中轴线贯穿首尾,道路两边成棋盘式排列,各街各道井然有序。

    他记得唐代长安城共有一百零八坊,他只建个十分之一就够了。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纸上城市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还需要与工匠们商量一些细节。

    夜幕降临的时候,巧娘提着一盏油灯,带着猴子端着托盘进了书房。

    少君,该用晚饭了,巧娘问道

    送堂屋里去吧,我弄好了就过去。

    要把油灯给您留下吗?巧娘问道。

    不用了,我这收拾一下就出去。

    是,少君!巧娘应和着,就和猴子退了出去。

    朱潜,小心翼翼的将纸张卷起来,插入书桌旁边的樟木桶中,又将炭笔整理好,装进盒子里,才缓缓起身,活动了下筋骨,才往堂屋走去。

    回到堂屋,巧娘和猴子都在,朱潜就有些疑惑,平时巧娘送完吃食就会离开,今天怎么会留下来?

    随即问道,巧娘,你还有什么事吗?

    少君,今日,我在城中听到消息,说您不允许百姓收自家的粮食,是真的吗?

    确有此事,有什么问题吗?朱潜问道!

    巧娘听到朱潜的回答,脸色霎时惨白,随即跪下,五体投地,民妇肯请少君,给百姓一条活路!

    朱潜,更加懵了。

    巧娘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就不给百姓活路了。

    少君,交州农税本来就重,判贼造反之前又四处征粮,百姓家中十有九人,食不果腹,山地荒野上能吃的草根,树皮都被刨了干净,好不容易熬到秋收,如果他们再收不到粮食,交趾百姓该如何活下去。

    巧娘五体投地声泪俱下,那真是闻着伤心,见着流泪,如果周潜不知道内情,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比刘宏更无道的昏君!

    你听谁说的?怎么说的?是有人刻意告诉你的,还是你无意听说的?

    回少君,下午我和婆子出去采买时,有人拿着布告四处宣读,民女亲耳听到的!

    你听到了什么?现在复述一遍

    民女听到,说从即日起,交趾所有县,村。这一季粮食归郡守府,统一收取,百姓不得私自收割粮食,有擅自收割粮食者杀无赦。

    还有呢?朱潜又问!

    没有了,就这些,巧娘道!

    朱潜嘴角上扬,来了,终于忍不住了吗?

    朱潜没有着急解释,喊到,猴子,去把朱喜叫过来,回来的时候,顺便在街上给我扯张布告回来。

    是,少君

    猴子走后朱潜,没再搭理跪在地上的巧娘,端起桌上的食物大快朵颐,只是没吃几口,突然就停了下来。

    双眼死死的盯着跪在地上的巧娘,道!你没给我下毒吧!

    民妇不敢!

    你只是不敢,而不是不想,对不对,有些事情并不是你听见了什么就是什么?在你们眼里,我就如此愚蠢吗?

    在巧娘眼里朱潜的脾气是极好的,见他此刻的脸色,也知道他生气了,没有再开口,只是依然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饭还没有吃几口,猴子去而复返,身后朱喜,朱禄跟着走了进来。

    朱喜,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巧娘,问道!

    少君,布告的事情,您已经知道了。

    嗯!

    你们都吃过了没?朱潜问道!

    已经吃过了,只是没想到您的饭食这么晚。

    是我在书房里面待的久了,忘了吃饭时辰。

    今天你没有派人在街上读布告吗?朱潜又问!

    没有!

    府上有个书吏,说布告只要贴出来就有人帮着读,百姓都爱热闹,不出半日周边所有人都会知道,不用浪费人力,正好现在我们的人也不够用,就听了他建议,没有安排自己人,没想到出了如此大的纰漏。

    是我考虑不周,请少君责罚!

    起来吧,和你没什么关系!别动不动就跪下,跪习惯了,膝盖就软了。

    谢少君!朱喜站起身,看了眼旁边的巧娘,见朱潜没有让她起来的意思,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们的手还真长,这么快就伸到你身边去了,朱潜说道这里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巧娘

    朱喜道:知道情况以后,我就让人去查了,他们只是在百姓多的地方宣读,也有人读全了,但很快就被人压了下去,因为只听前一半的人更多,百姓对官府失去了信任,他们更愿意相信对他们不利的。

    朱潜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不出今晚,可能所有百姓都会听到这种流言,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裹挟民心向我们施压,那样他们就可以去收他们的粮食。

    这次判乱波及的范围比较大,很多人的家底可能都被掏空了,他们应该隐匿了不少的人口,所以说到粮食,他们才会着急。

    现在城中到处都在清查俘虏,他们怎么敢这个时候出来搅局,朱禄问道。

    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无关紧要,在他们眼中,只要能把自己摘个干净,至于百姓,不过一群刁民而已,我们追查起来,死再多也和他们没有关系。

    那现在该怎么应对?朱喜问道!

    朱潜没有急着回答朱喜的问题,看着朱禄问道!

    半桶准备的怎样了?

    工匠营里的工匠不多,我又从俘虏中找了一些。

    我用您教的方法,每人只做一个部件,现在组装好的有二十个,以后每天都可以做二十个。

    破旧的铁器,我让铁匠都融了,准备都打成您改良的镰刀,只是生铁有限,成品不会多。

    你做的很好,东西打造好就立即发下去,争取让每一个参与收粮食的人,都能用上称手的工具。收割粮食的时候,让军士们顶盔冠甲,如有不长眼的,杀无赦。

    少君!朱禄接着道!工匠营今日也听到了一些流言,俘虏们人心惶惶,

    我拿了一张完整布告给他们,工匠中有人识字,读了好些遍,人心才安定下来。但看得出来,很多人都不信。

    朱禄!你刚才提醒我了,俘虏中应该有很多匠人,既然你都挑过一次了,索性就把剩下的所有有一技之长的都给我挑出来,每日吃食给他们安排好一点,我们初来乍到,交趾又地处偏远,这些可都是宝贝。

    你说工匠人心惶惶,没什么关系,多数人都是我们从扬州带出来的。

    他们和交趾没有什么牵扯,至于你挑的那些帮手,等他们的家人拿到粮食以后,自然就会安定下来。

    你和喜子是两条线,城中稳定是他该负责的,工匠和工具才是你的重中之重,做事一定要分清主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