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少君很温柔 > 第十二章:我叫黄吉

第十二章:我叫黄吉

    猴子,让你给我撕的布告呢。

    他刚出院子就和我相遇了,我知道此事您肯定要过问,就带过来了。

    朱喜将手中娟布递给朱潜。

    朱潜没有伸手,指了指跪在地上的巧娘,说道!

    读一遍,给她听

    是!,朱喜展开布告读了起来

    从即日起,交趾所有县,村。这一季粮食归郡守府,统一收取,百姓不得私自收割粮食,有擅自收割粮食者杀无赦。

    官府每十日在各县府衙,发放一次口粮。男丁两日一升,妇女八分,幼童五分,家中人口不得谎报,误报,瞒报,已经查出杀无赦。

    巧娘,我且问你,我每日食粮可超过一升,朱潜问道!

    到了此刻,巧娘即便再是愚钝,也明白,自己没有弄清事情原委,闹了笑话。

    但是朱潜问话,她又不敢不答,便回道!

    回少君的话,您每日的食粮不曾超过一升

    那你看我是否已经饿死,

    少君,民妇愚钝,受人蒙蔽…

    好了!朱潜打断道!

    朱禄,明日重新给我找个厨娘!

    要家事清白的,最好愿意整家迁入朱家的,没有子嗣家庭的不要。

    又对巧娘道!我也不断了你的生计,以后府上的衣服都交给你浣洗,工钱和现在一样。

    少君!民妇………好了,巧娘今日就到这里,我们还有要事商量,你先退下吧!

    少君,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了,巧娘家事就很清白,这事和她没多大关系,只不过出去采买时被人利用了而已,朱喜道!

    我也知道和她没有关系,既然有人已经注意到她了!她就不清白了,妇人,有家庭就有软内,今日别人可以利用她!明日就会有人威胁她。

    朱喜觉得很有道理!少君您是对的,是我考虑不周了,今晚我就派人去武安县去找,不能耽误您的饭食。

    饭食都是小事,这事交给朱禄就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抚百姓,时间长了恐生祸端。

    少君,城中我们的人已经不多了,武安县那边有近一万人的俘虏,也需要人看守,您看能不能找侯军司马借调一些人。

    不行,不到万不得已,大军绝不能动。

    梁龙的几万军队都被灭了,他们也只是想呲一呲牙,试试我们的反应,那些人都清楚,挑衅,是要有底线的,如果交趾再乱起来,祖父的屠刀就会直接落在他们身上,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朱喜问道!

    朱潜沉默片刻说道!

    交趾的青壮,现在大多都是俘虏,有家口的又被我们挑了出来。

    只要牢牢控制住了这些人,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但是他们既然已经出招了,我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先把那书吏抓起来吧!把他全家都抓起来,然后分开关押,啥也别问,看能不能诈出些事来。

    还有今日在街上读布告的人,也全都抓起来,看看都有谁,顺便查查那些人的背景。

    他们想要投石问路,那我们就打草惊蛇。

    朱喜走后,朱潜仔细打量着站在旁边的猴子,一副臊眉嗒眼的样子,额头的伤口看着不是很明显,周围却有很明显的乌青。

    收留他都有月余,朱潜都还不知道他的情况,今天也算得个教训,现在已经不是在扬州了,身边的人一定要随时保证干净。

    还是要尽快安顿好,好让扬州的人都过来,就不用再为家事心忧。

    朱潜与猴子对视了一眼!

    可有名字,朱潜问道!

    没有!

    可有姓氏,朱潜又问!

    我…我爹姓黄,猴子回道!他的声音有些怯懦,可能是中午和巧娘的事情让他害怕!

    你爹姓黄,你当然也得姓黄。

    我给你取个名如何?

    少……少君,我……我娘说,只有大人才需要名字。

    你给我起了名,是……是不是,我就长大了!

    名字就是名字,人出生就该有的,为什么需要长大。

    再说,你以后跟在我身边,总是需要个名字的。

    一直都叫猴子,别人以为我是耍猴的呢。

    那少君,我…我想要一个威风一点的名字。

    你能在死人堆里,被我发现,自是有气运在身的,你现在的样子和威风也没什么关系。

    就叫黄吉吧!吉人天相的吉,生在这乱世,活着很不容易,就希望你以后吉人天相,万事逢凶化吉。

    好,少君,我听您的,我以后就叫黄吉,逢凶化吉的吉。

    嗯!

    先去伙房,让他们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然后去告诉所有你认识的人和认识你的人,告诉他们,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叫黄吉。

    猴子虽然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有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意义,但应该也是挺开心的吧,看那离开时雀跃的脚步,想来该是欢喜的。

    朱潜如此做,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人是群居动物,猴子的状态现在更像是行尸走肉,他需要融入新的环境,也需要有他人的认同

    朱潜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盯着桌子上的残羹剩饭,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很快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并不害怕什么,和扬州比,这些不过都是喽啰,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他还需要思量,朱潜有种预感,这些人一定不是交趾的。

    有人和他一样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朱潜认为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他不是贪得无厌的人,也愿意和别人分享利益,他在城中待了这么久,就是希望有人主动靠过来,只是不能乱了主次。

    人的悲喜各有不同,离朱潜不远的一座院子中一貌美妇人,正看着桌子上长短不一的两张布告,紧邹眉头。

    妇人面前跪着一十二三岁的少年,夫人身后站着三个乖巧可人的丫鬟。

    靖儿,是谁带你去街上读布告的,你读的是哪一份,妇人拿着两份布告问道!

    少年没有说话,只是怯怯地抬手指了指短的那一份!

    美妇人忧色更重了几分

    还记得这布告是谁给你的吗?

    美妇人又问道!

    我不记得了,以前郡守府上出布告,父亲都会帮着百姓朗读,现在父亲不在了!孩儿就想着帮着父亲继续他的遗愿。

    说道此,少年好像受了极大委屈,

    娘……,一声哀嚎!少年便哭了起来。

    少年的哭声感染了美妇人身后的少女,也开始跟着抹泪。

    美妇人哀思更重,一时也说不出话来,跟着掩面而泣。

    明明只是和孩子们一起回家省亲!回来却和丈夫天人永隔,李家从来没有做过恶事?为什么总是不得安宁,现在亡夫尸骨未寒,又惹上如此官司。如果儿子再出意外,这李家也就全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