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无法抗拒的他 > 第八章 他的朋友圈

第八章 他的朋友圈

    元旦假期过后,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周无缝衔接。

    叶晴在这个考试周有5门考试,分别是日语I、基础英汉互译、综合英语I、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专业要求本系学生另学第二外语,可惜并没有韩语这个选项,因而叶晴就选了个相近的日语。

    除了这些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的课程外,还有一些课程已经在课上考核过了,或是要求大家写期末论文。

    总共加起来,大大小小有10多门的课需要进行期末考核。

    也多亏这个忙碌的考试周,让叶晴无处安放的心神变得有的放矢地忙碌着。

    刚上大学的这一个学期,其实对叶晴来说充满着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地自容。

    在将近12年的学习生活中,她总是班里的佼佼者。

    不仅成绩优异,且容貌清秀,身形高挑,总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焦点。

    纵然她总是劝诫自己要谦虚,要平和,要始终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自视甚高,但来自周遭环境里艳羡与关注的目光还是让她习惯于身处评价体系的上位。

    叶晴唯一弱项的科目是数学,而数学又恰巧是尖子生们最容易拉开差距的地方。

    因而每当叶晴因为数学被位居前列的同学一把甩开好多名,她总会有种无力的挫败和自卑感。

    幸运的是,每次大考她总能发挥得很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到最高的分数。且叶晴的心态够好,对应试策略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她在高考时能考出那样的高分,能来到Z大,完全是未曾预料到的惊喜。

    为了摆脱数学带给自己的无力感,她选了与数学距离最远的英语专业。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又给她带来了新一波的精神折磨。

    Z大的英语专业学生中,有近一半是全国各地的外国语学校保送上来的尖子生,剩余一半是各地考来的高考生。

    而在高考生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又有着参差不平的水平差别。

    叶晴来自Z省南部的一个县城,她所学习的英语是最经典不过的应试英语。重听力阅读,少口语写作。

    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四门课,将学好这门语言所需具备的能力一一拆解,并且都设置了较高的要求。

    无穷尽的课堂展示让一向畏惧高台的叶晴心生胆怯,来自优秀的同龄人的压力让她倍感焦虑,找不到目标与路径的空虚让她无所适从。

    过去与现在,万众瞩目与默默无闻,首屈一指与泛泛之辈。

    在这种种的矛盾中,叶晴也尖锐地自我矛盾着。

    直到遇见宋文译。

    叶晴觉得,在遇见宋文译时,内心里燃起的勇气与火花让她有种自己正热烈生活着的感觉。

    和他聊天、见面的每一个时刻,都有种世界小到只剩下他和她的充实感。

    她喜欢宋文译,更喜欢这个鲜活勇敢的自己。

    所以尽管被拒绝了这么多次,她都不后悔。

    只是会有点遗憾。

    遗憾和他的相遇,不是在一个正确的时候。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恰如其分地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呢。

    世间事,本就充满遗憾。

    随着铃声打响,叶晴终于结束了这学期最后一门考试。

    已经买好了明天下午回家的高铁票,现在回寝室收拾行李,明晚就能在家里的大床上睡觉了。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家。

    路过宋文译住的宿舍园区时,叶晴十分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他。

    少年心性,被连着拒绝了两次的叶晴已经有些抵触主动找他了。

    自尊与想念互相拉扯着,终于在考试结束的时候,分出了胜负。

    对他的想念赢过了她的自尊。

    “你考试考完了吗?什么时候回家啊。”

    叶晴最后的挽尊,可能就是在发消息的时候,不再发可爱的表情包了。

    快到自己的宿舍楼下时,宋文译回过来了消息:“考完啦,现在在收拾行李,明天早上的飞机。”

    “我也刚考完,也是明天回去。”叶晴回。

    宋文译发了一个握手的表情。

    话题结束。

    宋文译要回家了。

    在知道宋文译家在G市的那一天,叶晴就看过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足足有1500公里。

    对于从小没出过江浙沪的叶晴,这绝对是像天文数字一样的遥远。

    第二天下午,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叶晴终于到家了。

    爸爸妈妈一起开车来接她,还带上了弟弟。

    “晴晴,妈妈在这!”

    刚出站,就看到妈妈在不远处对她挥手。

    叶晴立马笑开来,提着行李向家人走去。

    爸爸提过了她的行李箱,弟弟拿过了她的书包,妈妈挽上了她的手。

    一回到家人身边,就好像卸下了所有压在她肩上的重担,只有爱意将她缠绕包围。

    回家的车程上,妈妈关心着她在学校过得如何,她则关心着弟弟在学校的成绩如何。

    四人就着家长里短的话题,嘻嘻哈哈地聊了一路。

    晚上爸妈带叶晴和弟弟叶雨一起去外面的餐厅吃了顿饭,当作是为叶晴接风洗尘。

    等吃完饭,到家,一切整理好的时候,已经快晚上八点了。

    叶晴瘫在床上,拿着手机,想着不知道宋文译到家了没。

    “我到家了,你到家了吗?”她依然没能忍住,想问出口的话憋在心里就很难受。

    “到了,很早就到了。”宋文译回过信息来。

    叶晴翻了个身,趴在了床上。

    点开宋文译的朋友圈,有一条今天早上发的内容,是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从飞机窗外望出去的照片,照片里有一架南方航空的客机,正连着登机桥候客中。

    配文也是一个飞机的Emoji表情。

    算了,洗澡睡觉。

    一天天过去,年味越来越重。

    不断的也有高中同学相约出去玩,以及慢慢开始去亲近的亲戚家吃团圆饭。

    熟悉的地方和人事物,逐渐唤回了叶晴在H城时所不曾有过的归属感。

    宋文译没有一次再主动找过她,她也不愿再主动找他。

    1月20日,大寒。

    宋文译更新了朋友圈动态,分享了一首歌——陈奕迅的《落花流水》。

    叶晴像捡到宝贝一样,在音乐平台上反反复复地听这首歌,在评论区翻阅着他人的评论。

    初见歌名时,她只能想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以为他在追忆自己的恋情。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这一天,是宋文译和前女友彻底说开,正式向这段感情告别的日子。

    “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

    既然她决定离开,那他也便尊重。

    叶晴看着评论区里的热评:

    “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本来就不同路,是我太想和你一起走。”

    叶晴猜测,这句句都可能是在描述宋文译和他的感情。

    同时,这句句也都是在刻画她。

    自那以后,宋文译的朋友圈不再是三天可见,改成了一个月可见。

    朋友圈背景和头像也都换了,背景是篮球相关的图片,头像是个叶晴不认识的嘻哈歌手。

    他的朋友圈也逐渐有了内容。

    1月24日,他转发了一条社区推文,配文“为我妈点赞/点赞”

    内容是他们社区对一位女士的志愿行为的歌颂。

    叶晴像看课文一样认真地研读了这篇推文,记录下推文里提到的那位阿姨的名字,很白痴地打开了百度搜索。

    这一搜,居然真搜到了内容。

    找到了一篇同名作者写的学术论文,以及好几篇某国企官方号下的稿件。

    他的妈妈想必应该很优秀吧。

    27日,他发了一张篮球场上的背影合照,他旁边的男士看起来有些年纪了,但身材仍然较为壮硕。

    配文:“老当益壮。”

    叶晴笑了笑,真可爱。

    她就像一个小粉丝那样,甘之如饴地关注着他朋友圈里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有关他的所有信息,慢慢将它拼成一个完整的宋文译。

    她悄悄地对自己说,时间会治愈一切。

    但有关他的任何信息都能让她平静的心湖泛起波澜。

    这段时间,叶晴发朋友圈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大到和朋友吃饭,和妈妈一起爬山,小到洗面奶被弟弟偷偷用了,东西落在学校没带回来。

    点点滴滴,她都以诙谐的口吻记录在了朋友圈里,当然,大部分内容都是仅你可见。

    因为宋文译,好像会给她的每一条朋友圈点赞。

    她就靠着朋友圈里分享的生活,和偶尔的点赞,单方面地维系着和他的联系。

    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不再有这样的执念。

    期盼着旧历新年的到来,等待着燃放的烟花爆竹带走她的思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