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往事2

    人以名立,莲花山令家小公子,光儿哥的大名,哪怕在荷叶城也是如雷贯耳。

    倒不是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小光医术一绝,少年记忆力惊人,十三岁就能将五百卷本的《本草经》背个滚瓜烂熟,医道堂里小比,他能将库内所有药材的名称、年份、药效说个清楚。

    这还不算,他竟然能将普通的杂草归药,小小年纪就能创造药方,而且是根据病症下方,几乎药到病除。

    十四岁,医道堂聘请他作为编外教授,定期到堂内讲学、坐诊;遇到疑难杂症,也会飞鸽传书,让小光下去会诊。

    小光将此归结于家学,父母都是医痴。

    要不怎么会在三十多岁才生下他,就怕耽误了医学大道。

    医痴父母对他的教育,近乎放任,到了十三岁,能自主往来莲花山与荷叶城之后,就将家中的药草生意全部丢给了他。

    平日里,小光的主要工作,带着山民在炮制药材,等攒到一定的数量,他就会自己送去荷叶城,卖与珞家药铺,就是珞璎家中的铺子,买卖比较公平。

    通常,他会带上几个小兄弟,一来给自己打个下手,二来,也是带兄弟们出来玩玩,缓解一下路上的无聊。

    这个性格,随令父令母,医痴夫妇并不自闭,相反很是豪爽做派,若无事,喜欢跟一大堆人一起,热闹。

    小光每次去荷叶城,玉家的玉逢春和玉逢秋当然是每次都跟着。

    逢春比他小一岁,从小到大,两人几乎没有分开过,记事起,两人平日里就在一起玩耍,做活,好兄弟,自然是的。

    逢秋小他八岁,逢春是从小玩到大,逢秋则是小光从小抱到现在,可以说是,小光把她养大的,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

    逢秋的父母,小光的舅舅舅妈确实没有时间照顾她。

    珞璎家里出事是在今年刚开春,小光照例去荷叶城交割药材。

    一行四人,逢春逢秋还有两位药农的儿子,他们是小光父母的学生,这次要去医道堂考试。

    小光就能多待一段时间了,去见见他想念的珞璎姐。

    交付药材之后,五人一起,到乐坊听曲去了。

    乐坊,并非不雅之地,类似于演艺中心,有乐师常年驻扎,然后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乐师在修仙界有着天然的高贵地位,虽然他们大多屈身市井,但“乐能通天”,这是古训,至于怎么通天,没人知道,但没有人会反驳,听曲也是高雅的休闲行为。

    乐坊里面就有一个演艺厅,类似于大舞台,以唱曲和弹奏为主。

    小光父母就喜欢听曲儿,带给他这个爱好,而且每次都是在前排,票价最高,在玩乐上,小光的做派随父母,舍得破财。

    今天的曲儿,多是战曲,听得人热血沸腾,小光其实听了好几遍,架不住伙伴们喜欢。

    快散场时,场地内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乐坊的坊主来到前台,很抱歉地说,今天外面发生了大事,演乐就此打住。

    众人散去,小光一行往回走,果不其然,街面上人明显少了许多,很多店铺和宅门都关上了。

    等他们回到客栈,对面的珞家的大火开始燃起,珞家出事了。

    小光住的客栈,也是珞璎家的,旁边是珞家的药铺,珞家免费给他们住的,带两个隔间的那种,算是豪华套房了。毕竟令家也算是珞家的财神爷,整个莲花山的药材,尤其上等药材,大都出自令家。

    将伙伴们安顿好,嘱咐好,小光还是担心珞璎的安危,打算出去探视,刚出门,就觉得不对,不能将这些小孩留在客栈,自己带他们出来的,一定要保护好。

    透过窗户,大家也看到了,珞家遭了强盗,是珞璎家里。

    珞氏家族在荷叶城多到几万丁口,珞璎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强盗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珞璎家里。

    强盗们动作很快,看来是来之前就踩好了点儿,小光站在房门处,看见强盗们从珞家蜂拥而出,一个个身上挂满了包袱。

    更甚者,珞家的马车也让他们抢走,马车上也是堆满了财物。

    小光努力让自己心情平静,他考虑自己的处境,身后的四个小孩子,决定了他不能乱动,保护他们为主。心里也是有些疼,毕竟他与珞家的交往较多,比较熟悉的,珞璎的父亲,哥嫂,珞璎,还有药铺的毛掌柜一家。

    最后出来的强盗,向珞家的药材铺走来,是的,大摇大摆地走来,药铺的人,早就跑光了,于是客栈成了下一个目标。

    而我们的女主人公,珞璎小姐,在奶娘的拉扯下,从侧墙的狗洞里爬了出来,拼命跑到客栈。

    奔着小光住的客房就来了,小光自然是将她们留下。

    小光要来,珞璎是知道的,小光住在哪里,她也是知道的。

    所以,她奔小光而来。

    小光将珞璎迎进房间,自己出门,守着楼梯口,他们在二楼,客栈只有两层,小光想着万一强盗们放火,就是拼死一战的时刻了。

    楼下,客栈门口处,早已打起来了,房客不是珞家人,好多都是珞家的老主顾,江湖中人,不怂,见到那些强盗,自然是刀剑棍棒一起上,压根不争吵,就是打。

    修仙界,谁没有几手看家的绝招。

    小光腰间别着铁剑,没有向前,只是在观察。

    强盗来了一波又一波,房客中也有高手。

    等到后半夜,强盗见攻不破客栈,留下了十几条尸体,跑了。

    小光知道不能久留,天不亮,就随着房客们一起,赶上马车,带着大家伙回莲花山。

    荷叶城没有城墙,本来莲花山没有强盗,太虚宗条令的威严之下,类似珞家的惨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发生过。

    今天算是事出反常。

    出了荷叶城,过了一处隘口,就见到五人骑着马在等着他们。

    还是强盗。

    为首的也不答话,直接驱马过来,小光不惯着他,横剑在手,剑光扫过,连人带马劈成两半。

    其他人眼见不好,纷纷打马逃走。

    小光不给他们机会,铁剑飞过,其他四人陆续毙命。

    没啥好说的,小光好歹也算是修仙之人,虽然没那么特意,但身子骨不是这等习武之人能比的。

    小光让药农儿子中年长的大哥驾车往莲花山去,自己留下。

    只见,高高密密的枫林里,马路上,小光在朝阳的霞光里,长长的影子,就像剑客一样伫立,珞璎频频回头,仿佛要记住这个身影。

    四天后,小光才回来,骑了一匹快马,身后三辆马车,上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原来,盯上珞家的是翠屏山上的强盗,翠屏山大寨离荷叶城二百多里,不知怎么滴,被土匪占了。

    小光去了以后,将土匪团灭,土匪的家财也拢了回来。

    他也不知道,为何这批土匪要跑进珞家打劫,其中还有几个练气初期的修士,当然都不是小光的对手,小光几剑就将他们砍了。

    当然,小光也受了不轻的伤,他用的都是搏命的打法,被矛捅了个透心凉,差点欧了,好在他修炼的长春真气给力,一天之后,就轻了好多。

    珞璎很是感动,尽心尽力照顾小光。

    两人本就互有好感,确定为恋人,继而成亲,只是顺理成章而已。

    珞家,他带珞璎去了,砖木结构的房子,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唯一全乎的就是客栈,二叔暂时帮忙照看。

    她也没啥留恋,家人被族人收尸安葬。

    家人的尸首,她也都见过,现场没有搏斗的痕迹,都像是在睡梦中被人杀死。

    要知道,珞璎的哥嫂都是功夫好手,一般的强盗是奈何不了他们的。

    至于她自己,当时迷迷糊糊,被奶娘拉着,径直奔小光而去。

    小光陪着她,父母兄嫂的遗体被强行焚烧过,她恨那些强盗。

    却又无可奈何,小光给她报了仇,算是心事了了。

    按照习俗,三个月,就是百日之后,可以嫁人了。

    她执意留在莲花山,二叔也没留她,等着半年后,就与小光成亲。

    这就是两人的经历。

    两人都是平平淡淡的人,放在人群里,虽然出挑,但也就那样,论面如玉,小光不如逢春,珞璎不仅不如逢秋,甚至不如半老徐娘的婆婆,就是小光的母亲。

    小光想着这些经历,没啥,很平常,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其自然,也都是他能力所及。

    然后,当了一次英雄,成了一次亲,就老了几十岁,像个老人一样。

    外公去世的时候,他已经记事,自己现在的面容,就像外公去世前的样子。

    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死了。

    死要有死的样子,别像外公那样,一辈子没啥大作为,立功、立德、立言样样不成,却要所有人为他痛哭流涕,不知哭的是真是假。

    还不如,就像现在的自己一样,啥也别管,啥也别做,所有人都见不到的情况下,自然地消失。

    在他的想法中,就是等死而已,只喝水不吃饭,半个月差不多就饿死了。

    他在山洞里待了十几天。

    渴了就喝石台上的滴水,每天就那么躺着。

    谁知十几天过后,不仅没死,而且,奇异的变化出现了,源自于猪脚的光环。

    先是眼睛变亮了,山洞里的景象清清楚楚,夜视能力吧。

    一开始他没意识到,没把自己能看到石台,能看到洞顶石笋上的水滴这个现象当回事,直到能活蹦乱跳时,才觉出来,自己是变了。

    这是个穹形山洞,除了水面上的一个石台,别无它物。

    当初小逢秋掉进水潭,后来也是被冲到这里,最后也是在这里待了两天,才出去的。

    后来,小光借采药外出的机会,来这里几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没想到还暗藏玄机。

    十来天,小光愣是没感觉到生命气息的消失,反而精神越来越好,体内充满了力气。

    这确实是个好地方。

    小光也看到了自己皮肤的变化,水面上,自己的模样仿佛回到从前,或许更加嫩了一些。

    而且,

    而且,似乎更有力气了,他用拳头试试敲敲石台,竟然砸下一个小洞。

    石台的石质本就是那种砂质,但总归是石头,也很硬。

    索性,跳进水中,沿着地下暗道,很快就到了出口,神仙洞。

    石台下的水面上,一层油汪汪如同黑漆一般的脏膜覆盖着水面。

    当他从神仙洞出来那一刻,就让人看到了,“光儿哥,你在这里呀,现在整个莲花山都在找你呢!”

    一位山民,打柴,小光称呼他为虎儿哥,见到小光,连忙嘱咐一起的同伴到令家报信。

    小光将外衣鞋靴脱下,虎儿哥生火,将其烤干,就这个工夫,家里人就来了。

    奔在前面的是珞璎。

    红衣绿裤,迎着风而来,发髻自然是歪的,她就是这样,喜欢挑髻,安静时,很是端庄,稍微跑动,发髻就晃开了。

    她很着急,满脸都是汗水和泪水。

    她个子不高,肩膀相对于平常女子,有些宽厚,跑起来,整个人看起来就很壮实,应该是丰满,尤其胸前,虽然不大,但也是鼓鼓囊囊的,一种别样的韵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