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怀疑解除

    “嗯...阿兰啊,你这个问题,等一下我再回答你。你先等等,再帮我看看...”

    没有顾左右而言他,也没有假惺惺的客气。

    在看到方雅兰一头雾水之时,徐机长再次将话锋转到了许亚林身上:

    “阿林,我再问你几个问题。刚刚阿兰说,这初教5也好,雅克-18也好,是初级教练机对吧?那应该还有中级、高级教练机,那些,你都飞过吗?”

    “是,飞过。航校的培养都是从初级教练机开始、到中级,最后高级。我们管这叫‘三级三机’,三个等级,三款飞机,全部飞过,并考核通过后才能毕业。”

    环顾一圈驾驶舱:颜思锡副驾驶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除了刚刚回答徐机长提问时,开口说了一句话外,此时的他正认真扶着操作杆,保持着飞行的稳定;李荣则站在方雅兰的身边,两个人宛如两尊门神一般,堵着驾驶舱过道;在这两人的身后,还有听到动静,手里正拧着一根管子的机械师张德馨,正探头探脑地往驾驶舱里面瞄...

    完全处于人群关注中心的许亚林,看着眼前这仿佛“三堂会审”一般的架势,苦笑之余,许亚林主动开口解释道:

    “初级教练机,我听说各个航校统一都是用雅克-18或者初教-5。到了中级阶段,我们四飞院是战斗机学校嘛,就换成了雅克-11,到高级阶段...我记得在54年11月那会,我刚到航校还没上几个月的课呢,就听学长们说,有一批乌米格-15到了沈阳。这乌米格-15就是米格-15的教练机,当时我也不清楚这些,只知道高级阶段是要飞乌拉-9。”

    “一直到1957年年底,我开始进入高级阶段的训练和学习时,才在机库里看到了那些乌米格-15。我的高教机飞行阶段,也从原本的飞乌拉-9,改成了飞乌米格-15,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就没再飞过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了。毕业后顺势去空九师飞米格-15,然后不到一年,又改成了米格-17,并一直飞到今年年初。”

    听完许亚林的自述,徐机长第一时间将求证的目光转向了方雅兰。而方雅兰,也不是什么蠢笨之人。

    看看驾驶舱内的阵势,还有那不可言状的严肃气氛,方雅兰哪里还猜不到这是在干嘛?

    虽然不知道许亚林是如何引起的飞行机组怀疑,但方雅兰还是遵照自己的认知与对军航系统里各项事务的了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机长,许亚林同志说的,和我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他刚刚说到的那个乌米格,我小时候听我爸说起过...说来也挺好笑的,54年那会我和我妈还有我妹妹,跟着我爸在旅顺那边。年尾那阵,我爸可上火了,上火的原因就是好像就是因为那一批援助来的乌米格飞机,被上头全给了沈阳。一直到第二年,也就是55年的时候,旅大地区也分到了一批乌米格,他的情绪才算恢复正常。”

    在说完这句话后,方雅兰忽然噗嗤一笑:“我记忆里唯一一次挨我爸的打,就是在他上火的那段时间。我和院子里那群小男孩一块玩的时候,不小心用石头把他办公室的窗户砸破了...”

    “明明之前也砸碎过,可就是那一次。他满院子追了我十几分钟,逮到就打,一点情面都不留...也是因为这顿揍,让我对乌米格这个名字有很深的印象。”

    “哈哈哈,可能是你爸爸看到你都长成大姑娘还和一群小伙子们厮混,所以...”

    方雅兰的玩笑,给了徐机长,乃至整个飞行机组一个缓和气氛的台阶。

    在听到方雅兰开口印证了许亚林所述信息准确之后,徐机长也就彻底放心了。

    如果许亚林本身就是敌特,那他肯定过不了军航招飞审查;而如果许亚林本身不是敌特,却在从南方,回首都报到的过程中被敌特抓到,并换人顶替。那么,在如此短暂的几天时间之内。一个冒充许亚林的敌特,绝对是没有机会从许亚林口中套出他在航校期间的具体生活经历的。

    尤其是有关乌米格的事情,这种许亚林在航校里听到的八卦消息,必然是不会在其档案里的。而紧急拷问,估计也很难问到这个点上,加之,许亚林所述消息的时间地点,完全可以和方雅兰提供的消息互相验证。

    在洗清了许亚林的嫌疑后,徐机长倒也不推脱。在配合着方雅兰缓和气氛的家常话调笑两句,待到驾驶舱内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些许后,徐机长再次看向许亚林,十分果断,又十分认真地说道:

    “许亚林同志,虽然我刚刚解释了一遍我怀疑你来历的原因与重要性,你呢,也表达了理解。但现在既然误会解除了,我也在这里,当着121机组同志们的面,正式地向你道歉。希望你可以不计前嫌,继续...”

    “哎呀,机长。你这样一搞,这不是存心让人尴尬吗?”

    不等徐机长把话说完,许亚林便大大咧咧地打断道:“兰姐,我有点饿了。我可以先去把我那份航餐吃了吗?”

    “行,那我先去帮你热一下。”

    见到驾驶舱内的事情已经解决,方雅兰便笑着告辞。驾驶舱外的机械师张德馨,也继续拎着他的大管子,去给客舱里送暖风。

    只有徐机长,哭笑不得地看着许亚林,嘴唇翻动,似乎是想再解释两句,但想了想后,最终也没在刚刚的话题上多停留。

    徐作浩能听出来,无论是方雅兰的家常话,还是许亚林刚刚那看似不太礼貌的插话。其实都是在揭过因“敌特怀疑”而产生的尴尬,希望大伙当作无事发生...

    当事的年轻同志都把态度表达得如此明显了,哪怕徐作浩机长自己是觉得,这种事情还是开诚布公得讲。讲清楚以后,该道歉道歉,才显得正式、尊重。但年轻同志的意见,也不能不尊重嘛...

    就是,许亚林这么一弄,反而是让徐机长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正式的道歉没有说出口,让他看向许亚林时,心头总会有些愧疚般的尴尬。

    许亚林此时也感觉到了驾驶舱里怪异的气氛。

    凭心而论,发生这样的事情,许亚林还真不能怪徐机长敏感。谁让时代背景在这摆着,一方面,战争的阴云还未彻底散尽;另一方面,如今国内主流的外语教学也不是英语。

    会英语就已经很特殊了,偏偏还能准确地结合航空实际,给出精确的翻译。这对档案上,从小到大都是学习俄语的自己来说,这不是疑点什么是疑点?

    更绝的是,在登机前的英语考核中,自己还特么藏拙...

    当时觉得自己装得有多像,现在在自己准确翻译出结果的时候,那嫌疑就有多大。

    活该自己被怀疑。

    但凡自己对那个什么“mesh”的翻译,没那么准确,都不会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与此同时,许亚林也挺敬佩徐机长这样,为了国家利益,丝毫不顾及人情关系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有自己未来那平安祥和的生活...

    只是眼前的尴尬该怎么缓解呢?

    徐机长刚刚的表现,一扫许亚林对其是个老顽童的认知。或许生活中的徐作浩很随和,也能开玩笑,但在大事上,他却表现得和古板的中老年人完全没区别;颜副驾,更别提...哪怕相处的时间还不长,但许亚林也看出来了,这丫就是一个闷葫芦,能不说话,那是绝对不说话...

    于是乎,许亚林的目光转向了李荣,期待着这个性格不错的老哥...或者叫老叔,开口讲点玩笑什么的,以让驾驶舱里的气氛重新恢复正常,回到之前那种说说笑笑的轻松状态当中。

    这个年代或许没有这方面的讲究,但在未来,驾驶舱的气氛,也就是驾驶舱和谐程度,同样是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当然,眼前的事情倒不至于那么严重...

    许亚林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徐机长。只要是涉及有关飞行的沟通,都绝对不会和现在这样,谁都不好意思开口。许亚林只是单纯不喜欢这种尴尬的感觉。

    然而,在许亚林期盼的目光注视下,李荣倒是看懂了许亚林的心思,可正因看懂了,所以他才犯了难。带动气氛这种事,你指望我这个玩了半辈子工科的老爷们来做?

    这也忒难为人了点吧?

    “你别盯着我了,你一直盯着我干嘛?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呗。事都过去了,你们一个两个,干嘛呢?老颜是八杆子打不出个屁来就不说了,老徐,还有小许,我看你俩也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啊?怎么还娇羞上了?”

    在被许亚林的目光洗礼、精神攻击了足足十多秒后,李荣直接选择了开摆。一边叫嚷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他那包还剩四支的大中华,一脸心疼地一人甩上一根:

    “抽烟!抽烟!妈的,老子都不舍得抽,准备攒着给我儿子婚礼摆酒的时候用的,结果摊上你们这事...老徐,下次飞的时候,你的烟,得给我一半啊!”

    “瞧你那抠搜的,别等下次了,我这包给你。”

    丢去了前座一根烟,结果下一秒,就从前座飞回了完整的一包。李荣顿时乐了,丝毫不在意徐机长调侃自己“抠门”:

    “嘿嘿,那我就替我家那小子,谢过机长了。”

    “荣哥,我这包你也拿去吧。刚刚在外面我都说了,我不抽烟的,就当是我随份子。恭祝我李哥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有李荣在插科打诨,许亚林也顺势跟上。从口袋里掏出自己那包中华,递给李荣,至于他刚刚丢来的那支,这个还回去就不好看了。

    “去去去,什么李哥...差辈了你知道不?再说了,你这一点东西打发谁呢?下周的酒啊,你不揣个两块钱过来,信不信我不让你进门?”

    “另算另算,荣哥,拿着吧。我一般也不回家,这东西用不上。再说了,以后又不是不飞了,真要攒,我一个不抽烟的人,能攒不少呢!你那边现在有用,就先拿去用...”

    “行,那你要这么说的话,哥接了。放心,不白拿,我那儿媳妇是在街道办上班的。看你这样子,还没娶媳妇吧?回头我跟她说说,保管给你介绍几个水灵灵的大姑娘。”

    “几个?荣哥,咱不能犯错误啊。”

    “嘿,老徐,之前怎么没看出来,这小同志这么不要脸的?你还想娶几个?要不再给你整个三宫六院,你当皇上去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