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 第19章 特殊的民航人

第19章 特殊的民航人

    “为什么要客气呢?几位老师傅照顾我们年轻人,这情谊记下,以后山高路远,来日方长的...有能报答的地方,我们报答回去就是。”

    相比于方雅兰略显奇怪的反问,沈淑那就更直接了。

    一边将长筷伸向许亚林面前的格子,一边大大咧咧地叫嚷道:“又不是没吃过肉,也不是平时吃不到肉。你这假惺惺的客气,就是虚伪,放过去就是伪君子!”

    虽然沈淑没说“你不吃我吃”这种话,但瞧着她筷子都要进自己锅里的动作,许亚林倒是被骂醒了。

    该说不说,民航人的确特殊...

    他们既不像未来之人,物资充沛,又不似这年月的正常人那般物资紧张。所以,在这相处上,许亚林一时竟然没有摸到那个脉络。

    这个逻辑简单说来就是:以徐作浩机长为代表的几人,张德馨和李荣,是吃空勤灶,还是地勤灶,这一点许亚林不是太清楚。但看看今天中午的航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辣椒炒肉配土豆丝,再加上这两人虽不是飞行员,但却在飞行机组成员里。

    那么有一定概率,这两人的伙食标准,也是空勤灶。空勤灶,放在未来,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四类灶,属于军队系统里的顶级伙食标准,截至许亚林穿越前,单人餐标每天高达82元。仅仅供应飞行人员与艰苦的潜艇官兵,水面舰艇部队官兵都得第一级,吃三类灶;正常的机务地勤人员再低一级,只有二类灶标准。

    而放到现在,餐标肯定达不到未来那么高,但同比而言,这也超越了大多数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会和许亚林从各类影视作品中了解的这个年代的人不同。

    肉对他们而言,虽然也是好东西,也同样珍贵。但他们一不馋,二呢,也没有那种...就好比未来,在自己很小的时候。考试拿了第一后,老爸一高兴,答应带自己去吃肯德基,结果刚吃一半,老爹就开始絮叨些“你看看这汉堡多贵啊”、“你这一个汉堡顶我好几节课时费”、“这次考得不错,奖励你一下,后面还要努力...努力不是为了汉堡”云云...

    扫兴归扫兴,当年因为这些问题,倒也没少给许亚林整得有些自卑。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许亚林渐渐也理解了:不是老爹当年太抠搜,实在是生活压力太大。哪怕已经决定了,奖励一下儿子,哪怕看着儿子吃得开心,自己也高兴,但内心就是心疼得不行。觉得拿一个汉堡的钱,换成买材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的,够一家人吃一天了!

    如果当年,老爸没那么拮据,许亚林猜想:自己恐怕大概率不会经历这么一遭。

    眼下的徐机长几人,便那个“并不拮据”的“老爸”。

    在照顾后辈的朴素感情影响下,他们让出他们心目中认为是最好的东西,给年轻人吃,给年轻人用。但因为他们自己也吃过、用过,知道“肉”这个东西少、这个东西好,但心里,潜意识里并不会觉得这东西很缺,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将其看得很重,让出去也不会觉得太心疼。

    反观方雅兰也好,还是沈淑也罢。

    现在工作中常能吃到肉不说,就在退场前的简短闲聊中,许亚林也看到了。这两个姑娘,搞不好就是所谓的“大院子弟”。

    即便不是什么行政13级以上的高干子女,但方雅兰提到,她曾和母亲跟着父亲一起在旅顺呆过。而家属能随军,那就说明,方父当年最次也是个营级干部。

    在这个年代,绝对属于物资较为充沛的那一小拨人。她们,同样不会因为感觉多吃了长辈一点肉,便心怀愧疚,觉得自己吃多了,会给家里添负担,让父母为难什么的...

    于是乎,该吃就吃。知道这个东西,知道谁对自己好,记下就是。表面推来推去,为了这么一点东西?何必呢?

    唯独许亚林,还带着“这年头大家伙日子都不好过,肉这玩意精贵,不能随便拿人家”的思想,在这客气。那这行为,落到两方人的眼里,可不就是如沈淑说的“虚伪”吗?

    这就好像是在后世,朋友给你散根烟,你还在那疯狂摆手:“哎呀,不能要不能要...”

    沈淑还算口下留德了,这行为,何止虚伪,严重点说,就两字:有病!

    或许主观上没有恶意,也不是看不起朋友啥的,但这么做,那不纯纯是把路往窄了走吗?

    “啪~”

    所谓有病,就治。

    从不讳疾忌医的许亚林在意识到自己与众人相处的方式、态度并不合适以后,立马就想到了自己该如何去做。当即伸出筷子,一把敲在沈淑那当面抢肉的“咸猪筷”上。

    但凑巧的是,方雅兰也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同样的动作。这一下,两人的筷子便不可避免地撞到了一块,一同压在沈淑那双已经伸到锅里,还未来得及拿起的筷子上...

    “沈淑!你是饿死鬼啊你?阿姨平时是不给你买肉吃吗?这你也抢?”

    下意识地与许亚林一对眼后,饶是方雅兰性格大方,此时也难免脸色微红。慌忙,甚至显得有些慌张地抽回筷子后,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尴尬,方雅兰转头便对着身边的沈淑喷了起来。

    “这怎么叫抢,明明是许亚林他自己说不好,不要的嘛。他不要,我还不能吃吗?!”

    一门心思向“肉”看的沈淑,丝毫也没有领会到方雅兰此时的想法。只是盯着字面意思,气鼓鼓地瞪着许亚林...

    恐怕在沈淑的眼里,自从这许亚林出现以后,自己的好姐妹就有点古怪。胳膊肘一直歪得厉害。

    “我只是说不好,又没说不吃。不告而取,是为偷...”

    而已经想到该如何与这几人相处的许亚林,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笑容。不甘示弱地回瞪小脸都快气成包子样的沈淑。

    “我告诉你了啊...不是,明明是你自己说不吃的...”

    “告了,未允,是为抢。”

    “你?!你不讲道理,不吃了!兰姐,我们回去吧...”

    “哈哈哈,好了好了,一碟肉而已,瞧给咱们阿淑气的。老孟,你那还有猪肉吗?有的话,再上一碟。”

    笑呵呵地看着几个年轻人互相斗嘴,玩闹。徐机长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两眼许亚林。

    从许亚林前后的表现来看,徐机长哪里猜不到这是小家伙“悟了”...

    只是看破不说破,兜着玩闹的底,不让几个小家伙真为这么个小事起了隔阂就好。

    “真不巧,那是最后一碟了。今天月初,隔壁几个厂里发工资,所以肉碟卖得多些。大肠还有两碟,你们要不?”

    “行,上吧上吧,放阿淑那边...”

    ...

    ...

    打打闹闹地吃完一顿火锅后,一行七人,散着步,消着食,走在回招待所的重庆夜路上。

    重庆是山城,路多狭窄。再加上人上三人,话不统一...

    七个人,很快便分成了三三两两的几个小队伍。

    沈淑和方雅兰两个女同志并肩,占据了一排。两人一个吐槽许亚林心高气傲、为人不地道,一个则苦笑着说和,也是在这时,许亚林才知道,沈淑为何会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意见。

    感情都是因为早上,忙着处理航图的自己,没能给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不过现在知道了,许亚林也懒得去改变什么。

    从沈淑那声音大的,完全谈不上背后说人坏话的举动来说,许亚林也知道。这只是小姑娘耍脾气,而非真的对自己有意见。若是她此刻一言不发,甚至还温言笑语的,那反而得让许亚林警惕。

    李荣也和颜思锡副驾驶凑到了一块:一个是从西昌导航台走出来的人,一个是从航校毕业后,就在飞昆明-重庆线的人。这二人,来到了重庆,来到了四川,自是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

    坠在人群最后方的许亚林,徐机长,此时也在聊着刚刚火锅店里的事情。

    “阿林,白天的事,我还是得给你说个抱歉。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有些话,对我来说,不说出来,我心里不舒服。”

    “好,那我接受了。”

    双手插着裤兜,许亚林只是嘿嘿一笑。不再像白天那样,婉拒,甚至是阻止徐作浩机长开口说出这句抱歉。

    “行,那咱爷俩这事,就过去了。”

    “其实早就过去了,机长。这话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还真没觉得你们怀疑我有什么问题...当时刚看到手册的时候,我也挺懵的。”

    摇摇晃晃,一会跳上梯坎,一会又踢飞一个石梯上的小石子,许亚林一边闹腾,一边缓缓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喷气式飞久了,陡然一下转到活塞式上,我自己看着都觉得陌生。不光是啮合齿轮,还有发动机性能监控上。刚看到歧管压力,没看到N1那些,我都楞了一下。”

    “我都快不记得自己还飞过活塞式飞机了,结果却能把这玩意说得头头是道...”

    “是啊,就是因为这个,我才觉得不对。但后来,在汉口的时候,我问你是怎么算出我们可以落地的,你跟我说是DC-3的结构布局。”

    默默地跟在许亚林身边,徐机长看许亚林的眼神,在这一刻像极了看着调皮,却又快要长大的孩子的父亲:

    “习惯了你说的前1后2,却在那关键时刻,飞快地想到DC-3是前2后1,并根据这个结构特征,做出果决的判断...那么,之前你说,忽然想到了活塞式发动机的启动原理,也就很正常了。”

    “起码,你还飞过活塞发动机的飞机。一个是完全没有经验的快速思考,而一个,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忆起了之前的经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