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空中开汽车

    “丢雷螺母啊,你要踹死它是不是?轻点轻点!”

    在徐机长的话音还没落下时,原本还在向右微微偏移的ADF指针,忽然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开始向左摇摆。

    虽然坐在飞机最前部驾驶舱里的徐机长体感感受还好,只是有点原地向左转身的感觉。但要知道,DC-3的重心,可是在飞机前部的11%-15%左右的地方啊!

    这就好像,钟表上的指针。靠近圆点的部分,哪怕只是轻微的摆动一度,这指针的最外侧,就要摆动好几度一样。

    机头部分两三度的偏移,换到机尾上,虽然没有准确算过,但起码五六度的偏移,是肯定没跑的。

    试想一下,你正坐飞机坐的好好的,结果忽然飞机一个空中甩尾...

    “收了收了!抱歉抱歉,想着这玩意速度慢,低速状态下,方向舵效应应该会比较差,所以力大了点。”

    徐机长能想明白的道理,许亚林自然也门清。

    本来吧,许亚林不太敢大力踩方向舵。除了顾虑到客舱的乘客外,还有一点就是舵面效应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好理解,还是拿开车举例:低速行驶的汽车,想要转向,往往方向盘转动幅度需要更大;而高速状态下,哪怕只是轻微的转动一点方向盘,也能明显感觉到车头的偏移幅度很大类似。

    在高速飞机上,由于气流流速较高,控制面(舵面)引起的效应会更加迅速和明显。当控制面偏转时,对气流的扰动更大,这样产生的力和力矩也随之增大,从而使飞机的响应更加敏捷和显著。所以,哪怕只是轻踩,飞机的偏转效果也会体现的很明显。

    与汽车驾驶中的反应对比,虽然二者原理不同,但驾驶感受却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嘛,无论是前世许亚林飞的那些超音速战斗机,还是米-17这款亚音速战斗机,其飞行速度都是完爆眼前这“老爷车”似的DC-3。

    这就像是开惯了那什么柯尼塞格、布加迪之类的超级跑车,在赛道上刷圈速的老司机。你忽然给它整了个卡罗拉...

    习惯了扭动一点方向盘,车辆就会立马偏转的操控习惯后。换到卡罗拉上...emmm,汽车应该不存在这种问题。

    毕竟,车窗外的街景变化,就是最好的速度参照物。可对飞机来说,在高空中那几乎一成不变的景色下,人对于速度变化的感知力,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习惯了轻踩踏板的许亚林,一开始压根没敢使劲。可这不代表他这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没劲啊!

    于是乎,听见徐机长喊“用力”,那一脚下去...

    DC-3如今240公里每小时的地速,虽说和那些战斗机没法比。可对它本身来说,这也是高速运行的状态啊!

    它舵面响应就是再迟钝,又能迟钝到哪里去呢?

    好在,这种问题,只要度过最开始的短暂不适后,对一名成熟飞行员来说,适应起来也不难。

    左右脚分别点着脚下的方向舵踏板,没用一会功夫,许亚林便大致适应了这DC-3的舵面效应。飞机也随着许亚林的微操越来越熟练,而逐渐变得平稳起来。

    待到飞机飞行状态,彻底趋于稳定,ADF指引也牢牢地锁在向台的0°上后,徐机长这才喘了口气,接着怨气十足地吐槽起许亚林:“和你飞的那战斗机比,咱这运输机就没有一个快的!”

    “你注意空速表,别光盯着ADF瞅。这个速度对DC-3来说,已经是高速了,你得多听听你屁股底下这个老同志的意见嘛...”

    或许是看许亚林适应很快,短短时间内便能适应DC-3的驾驶反馈,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比如,一脚“地板油”的踩法,直接给飞机踩到尾旋...额,好似DC-3这叼毛速度,也进不了尾旋,撑死就是个失速的地步。

    吐槽归吐槽,但徐机长的话语却并不严厉。整体的语气上,也能让许亚林轻易地听出一股名为“满意”的态度。

    见徐机长没有生气,许亚林的回应,自然也不会有多严肃:

    “听听,保证听。不光听他的,还听您的,还有荣哥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咱121,四个大宝贝呢!”

    然后,许亚林就听见了后排李荣掰手指的动静:“你这是不打算下来了是吧?老子才42,你丫少放屁哈。”

    “就是,我也才六十不到,退休都得好几年呢。行了,注意啊,力度!控制好,副翼配平了...”

    跟着李荣,笑骂着开了句玩笑后,徐机长侧过身,同时将自己的右手,伸向李维身体左下方的副翼配平控制盘。

    “OK,时刻准备着!”

    “归零了!”

    相比于方向舵配平被关闭时,整出来的动静。副翼配平被关闭时,整个飞机几乎就没有任何波动...

    当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并非是许亚林天赋异禀,是什么传说中万中无一的飞行天才。只是因为,副翼控制的是飞机的横滚变化。

    与方向舵控制的偏航变化相比,横滚变化带给飞行员的体感认知会更加强烈。

    就比如,右侧滚转,对飞行来说,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向右侧的倾斜。同时,地平仪,也叫姿态指示器上,也能明显看到代表飞机横截面的那条指示线,呈现出右低左高的状态。

    这时候,许亚林只需要像转动汽车方向盘那样,左手稍微加一点力,将操纵杆...操纵盘往左打一点。位于飞机机翼后缘外侧的副翼。

    左侧副翼向上摆动,右侧机翼上的副翼则向下。原本平滑经过左侧机翼的气流,被升起的副翼扰动,升力下降;而右侧机翼则升力增加,飞机原本有些向右滚转的姿态,也在这股升力差的作用下,快速被拉回水平状态。

    还别说,这方向盘似的操纵杆,在副翼控制上,竟然感觉比正常的、传统印象里的飞机操纵杆都要舒服,且自然得多。

    于是乎,在升降舵配平保持开启的状态下,许亚林算是体验了一把在空中开汽车是种什么感觉。

    双手扶着“方向盘”,左右摇摆;双脚踩在两个方向舵上,时不时扫上一眼ADF指引。往右偏了,就踩一脚左侧方向舵;往左偏了,就踩一脚右侧...

    如果把ADF指引,看成是高速路上的限速监控提示:右偏航,代表超速,踩一脚“刹车”;左偏航代表低于最低限速,那就踩一脚“油门”...什么?你说汽车油门刹车是一只脚踩,不许两只脚都踩上去?

    emmm,那没事了。

    作为曾经的试飞员,经常换着机型飞,或者叫,同一个机型,却因为其经常被地面工程师团队改来改去,导致每次升空。都四舍五入,基本约等于新机型的许亚林来说,适应力这一块的技能点早就拉到了满值。

    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过去,完全适应了DC-3操控反馈的许亚林,看着眼前这酷似开车的驾驶方式。思绪也不禁想到一个航空界传播比较广的传闻:飞行员禁止开车。

    作为一个科目二挂了足足六次,科目三挂了四次的老司机,许亚林表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国家压根就没有哪条法律,禁止飞行员考汽车驾照,更别提禁止他们开车上路了。但话又说回来,飞行员这群所谓的“天之骄子”们,在驾校教练的眼里,通常都是“蠢笨如猪”的代表。

    就比如,这双脚同时踩到踏板上的行为...

    许多驾校教练见到就会直接开骂。

    再比如,教练喊加油,然后反手就把手搭到变速箱的换档杆,直到发现直勾勾地往前推,但是推不动的时候,才会反应过来:嗷,原来老子在开汽车...

    再再比如,教练喊右转时,在向右转方向盘的同时,这群飞行员们往往还习惯性地会踩一脚油门踏板...然后在教练喊左转时,直接一脚刹车给教练车干到熄火...

    再再再比如,科目二练着练着,教练车开着开着,就特么冲着地上那旁个学员都避之不及的黄色实线压了上去...

    因为在飞机的地面滑行要求中,要求就是压线行驶。

    一个完全不让压实线;一个偏偏就要你压实线...

    这种截然相反,且完全对立的规则,没少让前世的许亚林听见那声“考试结束,扣100”。

    可归根结底,这汽车驾照虽说对考私商仪执照都易如反掌的飞行员们来说,可怕得一批。但只要适应了这个规则,能够分清汽车和飞机的区别,考到驾照以后的飞行员自己开车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考个汽车驾照了,就许亚林自己知道的。未来不少航司里,还存在着那些同时拥有波音和空客机型运行资质的大佬级飞行员。

    连操控逻辑、操控方式,甚至到一个基础的警报声音都完全不同的飞机,他们都能熟练地换着开。今天开个波音,明天飞个空客的...

    一会空中健身房,哗哗撸铁;一会空中食堂,拉出小桌板就kuku一顿炫。

    这特么都能无缝切换,飞机切换一下汽车,那算个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