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 第50章 你可别叫李荣知道...

第50章 你可别叫李荣知道...

    所谓的“双飞”家庭,指的是夫妻双方都从事飞行,或者叫都从事飞机上的工作的家庭。

    想歪的自觉面壁!

    夫妻双方都在天上转悠,这地面上家里的事,自然是难以兼顾。甚至,在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都还好。要是到了八十年代,民航正式开始政企分离。

    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成立以后,那时候的排班可不像如今这会这么稳定、固定。全部根据运行资质灵活排班的航司运行时代,那都别说家庭了,常年累月碰不到一块,见不着一面的夫妻双方...

    这感情怕是都要出问题。

    所以,飞行员和空姐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其实也没有某些传言中的那么多。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只是合作搭个班而已,哪有那么多有的没的屁事...

    今儿飞过一次后,下一次指不定猴年马月才能再遇见。

    别说空中基本没机会见面,就是有机会,就那短短几个小时,长点十几个小时的航程,又能培养出个什么感情?

    再加上,每个人对婚姻的理解不同。

    在许亚林的眼里,婚姻是责任的延续。单纯谈感情的婚姻,总感觉不太靠谱。所以,为了以后的家庭着想,许亚林的心里其实并不倾向于在民航系统内寻觅未来的妻子。

    而在系统之外,自己又难接触到什么适龄女性。与其拖着拖着,拖到自己去相亲角,还不如一开始,就通过介绍,认识些人。

    当然,要求,还是有的。

    许亚林的要求也很简单:漂亮就行。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若是自己条件不好也就算了,娶個贤妻良母好好过日子,亦是一种对家庭负责的表现。可现在,既然自己的条件很好:飞行员的优渥待遇、家庭背景方面的便利、甚至就连吃饭...

    能够吃空勤小灶的自己,虽然不能把伙食往外带,但就自己吃这一点,自己每月就能省下不少的钱票、粮票。在这个时代来说,自己完全有更大的择偶空间。

    哪怕自己相中的对象,是一个这会让所谓的城里人,避之不及的农村姑娘:没有工作、没有粮本(也就是没有粮食供给),这种极其拖累家庭的人,自己都能养得起,甚至养得好。

    那为什么,自己不在能选择的范围内,挑一个漂亮点的?

    贪财好色,一身正气。

    在后世那种开放、多元思想潮流里成长起来的许亚林,从来不觉得喜好美色是什么不好的。古人不都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只要追求的方式,不有违律法,不有违道义,自己就喜欢漂亮的姑娘,自己有什么错?

    而这话说出来,章大爷自然又是一阵摇头,说着那些老生常谈的:“你呀,还是年轻。这过日子,光好看顶什么用?漂亮的皮囊不顶吃,不顶喝的,还是得娶个能过日子,会过日子的人才好...”

    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再次让两人之间的话题,无奈停下。许亚林说服不了这些老人,同样,章大爷也说服不了许亚林。

    好不容易到了这个不需要三十八万八彩礼、逢年过节也不需要古驰、迪奥的年代。这不找个漂亮姑娘,许亚林感觉自己洞房到一半,都得从床上爬起来给自己两巴掌...

    好在,话题结束时,院里该回来的人,也都回来了。

    林家的林进喜、张家的张兵,还有那常家丫头的老爹常应福,所有七点时未归的人,都回了。那小毛贼的身份,也基本可以说,不在这四合院众人之内。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反倒是晚归的三人,对门神似的许亚林两人,好奇得不行。在听说了两人的行为动因,居然是为了抓贼以后,常应福更是哭笑不得:“咱这院里,不说都是十年八年的老街坊老邻居,这一个屋檐下住了五六年的光阴总是有的。”

    “你要说算计来算计去的有,可偷人家东西,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蹲枇杷篱子的,这谁敢干啊?!”

    “行了行了,咱这不也是先小人,后君子嘛。确定了咱这院里没有出贼,大家伙心里头也安心了。诶,常家的,正好话也说到这了,许亚林同志平时工作忙,时常不能着家,你们回去后都跟家里的说说,平时没事的时候,多帮人家照看着点,这也是互帮互助嘛!”

    “得嘞,我回去就跟孩他娘说说。”

    听见章大爷这话,还有这街坊邻居们的表态,许亚林也是连忙跟上:“辛苦常叔了,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只要我能帮上,没二话!”

    “客气,多大点事儿。就是多走两趟前院,只当是锻炼身体了。”

    几番颇有些“邻里和睦”之感的互动过后,确认了偷盗行为非院里人所为的许亚林和章华兴也没了继续坐在大门口当门神的必要。

    收拾好东西,各回各家。

    娱乐匮乏的年月,若是夏天,人们还可以在门口唠嗑纳凉。在温度还未完全回升的三月末,就连这么一点惠而不费的娱乐消遣都不能进行时,人们普遍睡得很早。

    许亚林亦不例外。

    早睡,那便有早起。

    多年养成的生物钟,在偶尔失灵一天后,再次恢复了正常的功能。清晨六点不到,许亚林睁开双眼,简单洗漱后,便拎上鱼竿、网兜,走向了通往东单方向的道路。

    昨日没钓成的鱼,今儿补上。

    拎着装备,先去东单公园那边吃个早餐。刚吃到一半时,船板胡同口,便冒出了一个令许亚林格外眼神的身影。

    “徐机长?!”

    “阿林?你...”

    看看摆在许亚林脚边的网兜和鱼竿,徐机长顿时乐了:“没看出来啊,你这小年轻也喜欢钓鱼呢?”

    “这不是闲得没事干嘛...机长,您今儿不陪孙子去公园玩啊?对了,你早餐吃了吗?要不要一块吃点?”

    快速拉开自己身边的一条板凳,许亚林热情地邀请徐机长落座。

    “你吃吧,我在家吃过了。天天有他奶奶陪着,哪顾得着我这个不着家的老头子。诶,你报告写完了?”

    “昨儿就做好了...”

    见徐机长没有再吃一口的意思,许亚林便自顾自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答着话,只是说到这时,许亚林有点犹豫要不要和徐机长讲讲自己那...

    将一份思政学习报告,活脱脱给写成了“试航请示”的计划书的壮举。

    “可以啊,还是年轻人脑子活。这写报告的事,我们几个老家伙是真的怕...偷偷告诉你,等周一飞汉口的时候,千万别让阿荣他们知道你写得快。”

    “哈哈哈,放心。什么周六写完的,我周日晚上才赶工赶完...”

    “对喽!”眼见许亚林这般“上道”,徐机长也是宛如偷着鸡的狐狸一般,桀桀桀得阴笑起来。

    可好景不长,这边一老一少正在为“坑李荣”的事,笑得放肆呢。又一道熟悉的身影,在船板胡同口出现...

    “哟?老徐,你们两怎么在这?啥时候约好的,怎么不叫我啊?”

    对比徐机长,李荣可就自来熟得多了。都不用徐亚林招呼,他便非常自然地拉开一条板凳,插进了许亚林两人的对话。

    “正巧碰上了,倒是没提前约过。诶,阿荣,你又把活甩给思锡了?不是我批评伱,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干。”

    “哎呀,拉倒吧。咱们大哥不说二哥,你别说你是自己写的...不是我李荣偷奸耍滑,实在是咱们陈处那要求:认识要深刻,眼光要独到还有那什么来着...”

    哦嚯,这消息,有点劲爆啊!

    许亚林的目光下意识地瞥向了有些老脸微红的徐机长,以至于,差点就错过了李荣那手舞足蹈的“表演”:“你说这不是刁难人吗?我一个...我怎么认识深刻?眼光又怎么独到,是不是?”

    “我一个高小,还是人后来瞧我初小太难听,给定的高小。实际上连个私塾都没读完,一点导航的本事还是在部队里学的人,你让我咋写他那报告啊?”

    一通疯狂的吐槽过后,李荣的眼光忽然瞥向了许亚林,紧接着,李荣眼前一亮:“诶?你瞧我这发现了什么...小许同志~”

    “别看我,我也不知道咋写呢!”

    一见李荣那不怀好意的眼神,许亚林立马低头,试图将脸藏进桌上的豆浆里。

    “扯吧你就,你没写完,你带着钓竿干啥去啊?不对,老徐,你是不是和他说什么了?”

    “没有没有,我们能说什么,就聊聊飞行上的事呗。对吧,阿林?”

    “对对对,徐机长就是和我聊了聊飞行上的事。就是...就是那个机翼形状,我说咱们现在平直的小翼容易产生翼尖涡流,完了,我就寻思,咱们能不能改改形状?减少一点这个乱流,我和机长汇报这个...想法,对,想法呢!”

    古有闻弦而知雅意,今有许亚林紧急应变。

    瞧瞧这两,好听点叫老顽童,难听点...叫滑油子的家伙,再看看另外两个没在场的人。事实如何,还用说?

    为了避免被李荣缠上,许亚林迅速扯起了理由,同时暗暗将眼神递给徐机长。

    “对,这个阿林啊,年轻人,有想法。呵呵,我们在聊这个...”

    “不对不对,小许有想法我相信。人说不定还真学过,至于老徐...你...不是我说,你懂什么叫空气动力学吗?”

    “嘿?!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也是科班出身的好不好?咱们那时候教学条件是差点,可也不是啥都不知道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