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5章:在百货商店购物

第5章:在百货商店购物

    用空间的物资,作为厂里采购交上去,林飞扬攒了有好几百,还有一些紧俏的票证。

    每个三组采购员,每月都可以向后勤领取一些一两寸的布票、一二两的唐票、食用油票、煤油票、肥皂票、烟酒票这些,用于采购代替现金使用。

    很多村里人会把这些零碎的票攒起来,到过年扯个几尺布,拿来做衣服。

    林飞扬不需要花费这些,一样能够拿出物资,所以钱和票证都塞到自己口袋里。

    到现在,上百张零碎布票加起来,都快足够给全家人做新衣服了。

    不过林家几乎从不扯布做衣服,都是在百货商店买的成衣。好歹这家人一月小两百的工资,偶尔用金钱换时间,他们还是舍得的。

    毕竟棉布要票,成衣却不要票,只是贵,有钱人家也乐得如此。

    按理说成衣不要票,怎么不会扰乱市场经济?

    其实这笔账大家心里都门清。

    扯三尺布差一点的只要一块多,好一点的五六元也顶了天去,同样三尺布做好的中山装,一件就要二三十块钱,足足翻了十几二三十倍,哪个一般家庭能有那么多钱浪费的?

    由于月初第一天就完成了当月指标,林飞扬算是闲了下来,每天要么在厂里摸鱼,要么就到处晃悠。

    静极思动,突然就想要去逛一逛这个年月的京城,刚好趁着天气还没凉下来,好好在京城里溜达溜达。

    这还是林飞扬穿越以来,第一次进城。

    也弄懂了今生与前世的不同之处,最大的莫名之处,便是耳熟能详的地名几乎似是而非,比如门前口有个被称作册栏的地方,据称是前代最大商业区。

    目前京城最大的百货商店东大周就开在这里。

    东大周占地百亩面积,足有六层高,号称全国商品最丰富的地方,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西洋进口的电视、电冰箱,只不过那玩意儿就俩字:很贵。

    林飞扬瞥了一眼价格表,根本没听过的杂牌子,标价就要八九百,根本不是小老百姓能够消费的起的,就算是干部,估计也够呛。

    摆在这儿目的估计就俩。

    首先东大周百货是支持外汇结算的,有些驻京工作的外国人会挥舞着绿钞前来消费。

    其次就是为了刺激国..民进取心。

    按照林飞扬记忆,这个时候国内第一台电视早应该生产制造出来了,可惜找遍东大周,也没见到无线电厂出品的京城牌。

    他一拍脑门,觉得自己傻了吧唧的,这种国产货目前产量并不高,而且肯定会首先配给领导呀,而且国内目前只有一个京城电视台,老百姓也根本没购买电视机的需求。

    逛了一圈,林飞扬看中一块瑞士机械表,全钢外壳和表带,表盘带日历还有背光,心里百分有一百二十分喜欢,主要是和前世硕士毕业奖励自己的那块表极为相似。

    标价四百六,一看就是舶来品,可架不住林飞扬看对眼了。

    类似的国产货便宜的四五十,贵的也有两三百,质量倒是一眼就能看出区别,大不了买来后就说是个样子货,而且花了自己全部工资,免得人怀疑。

    大手笔拿下这块瑞士表,林飞扬花了大半积蓄,但用钱就能买到‘我喜欢’,不管怎么看都是值了。

    接着有给俩妹妹买了头绳和发卡,给弟弟买了一支钢笔,没想到那布制蝴蝶结发卡会那么贵,一组的价格都快赶上了钢笔。

    不过这样也好,三弟妹也不算厚此薄彼。

    一通消费,现金所剩无几,却买到了好心情,花的那几百块嘛,转头就被抛到脑后去了。

    从东大周出来,骑上二八大杠,享受着路人的注目礼,林飞扬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骑行,也不管到哪儿,总之各色风景都很有年代特色,偶尔路过几辆马车和公交,这种新与旧的交错,让林飞扬感到别有趣味,看的津津有味。

    待到太阳逐渐升高,找了个无人出溜进空间,给自己空空如也的肚子一顿犒赏,再出来时,已经睡了一顿饱饱的午觉。

    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围绕雍海而建的人民公园这儿,索性花五分钱买了张票,到公园中去纳凉赏花,也是不错的消遣。

    “诶,我刚刚看到有几辆大卡车开进公园,是有什么热闹?我们快去看看!”

    “还能有什么热闹?这公园啊,每个月这个时候都进来几辆大卡车,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嘛……”

    “咋的?怎么回事嘛,你倒是说呀!”

    “跟去看看,你不就知道了?”

    旁人议论纷纷,林飞扬精神一振,才刚来就有热闹看,看热闹可是华夏人的天性了,有热闹就有话题,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跟着前面的小年轻,随着时间人流也越聚越多,有人甚至一路小跑,好像去迟了就会错过一个亿一样。

    走了十几分钟,离开小树林,沿着湖坝,终点在一处干沽的湖床停步。这里用混泥土浇筑成平地,一边是拦湖高墙,三辆大卡车正停在这儿。

    看热闹的人群都围在两侧湖坝上,不一会儿从头一辆卡车上下来十几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接着打开第二辆和第三辆车厢。

    一个又一个剃着光头、双手反绑的人被押送下来,其中有男有女,足有十个。

    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块木牌,牌子上用红色大字写着姓名、年龄、籍贯,还有犯了某某罪名。

    这……

    一时间林飞扬有些脑袋宕机。

    看到这儿他还能不明白是什么热闹那就是傻子,这根本就是刑场呀。

    在看那群犯人,有八人都是故意杀人罪,有两个贪污公款的。

    林飞扬打个寒颤。

    还好自己穿越以来没有到什么黑市出过货,主要是林飞扬采购处工作在这儿呢,有稳定的出货渠道,虽然只能小规模,赚点儿小钱,幸好他不是个贪心的人。

    其实这倒是林飞扬相差了。

    规定还是十分明确的,要有两个极为明确的目的,才能算得上构成这项罪名。

    第一,囤货居奇,譬如说粮食,即便用低于市场价,只要一次性出几千几万斤的,达成扰乱市场秩序,才会被称为囤货居奇。

    你个人一次卖几十几百斤,即便是大米这种细粮,只要不破坏市场秩序,看看有谁会去多瞅你一眼?

    第二,低买高卖,还是同样的例子,一斤大米两分钱收来,转手就卖两毛钱,这叫做低买高卖。趁着粮价便宜的时候拼命买进,等到了荒年高价卖出,扰乱了市场秩序,才会被称为低买高卖。

    像平常市民百姓自发的鸽子市场,交易量能有多少?被抓到了顶多就是被教育一番。

    像林飞扬这种,把货藏在空间里,根本没法人赃并获,顶多被教育一顿,连档案都不会留下。

    否则京城里十个市民,至少有五个都去过鸽子市场,难道统统抓起来枪毙咯?

    “那是屠宰场的李才茂?”

    “听说这个李才茂工作三个月,偷了四五只猪出去卖,卖了有两三千元……啧啧,看上去厚道老实,没想到啊,人不可貌相!”

    偷了四五只猪,这个年代的猪,算一只出肉一百五十斤,赚两三千元,至少一斤肉都要售价四五元,比市场价翻了五六倍,这李才茂也是个人才了,放在五十年后,大概率能是个企业家的。

    放在现在无疑是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偷盗公家财务,一粒花生米是跑不了的。

    随着火炮一样的连续枪响,刑场血溅三尺,犯人一个个倒下,全程旁边的群众议论纷纷,只有林飞扬一个沉默不语。

    人死债消,有再大罪过,人死了也一了百了。

    随着李才茂倒下,行刑结束。

    忽然身边有人喧哗:“李炜,李炜,你醒醒,这是怎么了你?”

    转头看去,果然有个小年轻软塌塌的倒在地上,从旁围着一群同龄人在干着急。

    乍一看,林飞扬觉得有那么一分眼熟,仔细想了想,原来是原身的同学,小初高连续九年的同学,关系一直不错,似乎是其父亲调任食品厂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