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76章:那就上大学吧

第76章:那就上大学吧

    到无人处,林飞扬从空间中装了满满一筐鸡蛋,估摸着能有二十斤、一百六七十个,又往另一筐里放两罐奶粉、三斤肥、三斤瘦、三斤五花猪肉。

    想了想,搁菜地旁,让小机器人采摘茄子、西红柿、青椒、黄瓜等等,把竹筐装满。

    进了京城,走街串巷,不到九点,来到京城大学外。

    林飞扬估摸着,上次给霍家送的鸡蛋之类,按照一家三口每天消耗四五个来算,一周多过去,应该差不多已经吃完。

    霍承现今工资不低,具体多少,林飞扬不知道,想来连霍华德每月都有几十块补贴,他这正式教授外加景钢厂研究员,两倍以上总是有的。

    本着能赚一点时一点,可着京钢厂薅票证,在霍家这儿赚现金,这不叫势利眼,这叫做各取所需。

    通过家属证进了大学校园,还是那个教职工舍区,还是同样下棋的老头儿们,不同之处也有,今儿多了几盏茶壶和蒲扇,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可惜,仅仅只是在下象棋和围棋而已。

    林飞扬这次没有多做停留,径直往109号四合院走去。

    敲开门,开门的还是庄梅华,见到来者,庄梅华喜笑颜开:“快进来,飞扬,刚好你今天来了,中午在家里吃饭,老霍有话想和你絮叨絮叨。”

    还能有什么话?无非是继续劝说上大学呗。

    果不其然,午饭桌上,霍承旧事重提,尽挑好话说,说的林飞扬很是心动。

    说实话,上大学的好处,林飞扬心知肚明,而且他机械工程毕业证拿到手,就可以名正言顺为国家搞科研,到时候什么黑科技拿出来,都有由头。

    他知道是一回事,由别人之口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只是现实的问题堪待解决。

    林飞扬也不打马虎眼,直接说出自己的担忧:“霍伯伯,我家情况你也知道,今年六七月,两个大的弟弟妹妹就要高中毕业,现如今成立工作难找,没有工作名额的,想要等分配,根本不现实。”

    “景钢厂里吧,去年下半年因为响应下乡号召,干部子女要做表率,我爸运气差,抓阄抓到了下乡名额,等八九月一到,林烨和林楚肯定要下乡,那种苦……”

    “虽说最终能适应,但是吧,我肯定不愿意让林楚这大姑娘家下乡啊,单林烨一个人,我也不放心,到时候我让林楚顶了我在景钢的工作,陪着林烨一起下乡。”

    一通解释,霍承反而乐呵呵笑了:“我当什么事呢,不就是工作嘛,大学教授手上都有大学工作名额,你知道吧?”

    大概知道一点,林飞扬点点头。

    大学里除了教职、干部工作外,还有后勤,什么保洁、食堂,如今并不像几十年后,都是承包出去的,这些工作基本上会提供给教职员工子女优先,算是对稀缺人才的一种福利。

    “我也有名额,但我又用不上,等霍华德研究员毕业,肯定会留在学校继续研究工作,你看看,这工作名额就让林烨或者林楚占了去?”

    “这……这怎么行?”

    一个工作名额,在黑市上至少可以卖出去一两百、两三百,如果是景钢、京城大学这种重点单位的工作名额,价格还会往上涨。

    “怎么不行?这叫做一举两得……不,一石三鸟。”

    “我把工作名额赠与给你,你家得了工作,没人再会来烦我……你是不知道,那些老头老太太,家里儿孙多的,为了我手上工作名额,不知道找上门多少次了,这就是两只鸟啦。”

    “最后,你不用再担心弟弟妹妹工作问题,可以答应我安心上大学,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多美的事啊。”

    是挺美的,想的挺美。

    林飞扬还在纠结,这人情会不会欠大发了?

    庄梅华也开口劝:“还想什么呢?要是你觉得不好意思,就当你向我们买的工作名额,你也别给钱,多送几次鸡蛋、奶粉就行。”

    确实,这算得上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物资难买也难寻,菜市场没得卖,去鸽子市场碰碰运气,运气好,起早贪黑的,每天鸡鸭鱼蛋都能买到,如果还没有,胆子大的可以去黑市,但黑市无论买还是卖都属非法。

    林飞扬用物资换工作,双方都不吃亏。

    “行,那我就不再拒绝,上大学的事,全部听霍伯伯安排。”

    “这才像话嘛!”

    饭桌上有说有笑,一顿午饭只是家常菜,依旧吃的宾主尽欢。

    下午回厂,又在后勤仓管上交一次物资,摸鱼到下班。

    晚饭时间,林飞扬把上大学的事和家里几口人说了。

    “这是好事儿啊,”林毅昭首先点头赞同,“你去读大学,我和你妈肯定举双手支持。”

    杨允点头,林烨、林楚、林果还有李炜四人,也为林飞扬高兴。

    “大学生可是稀缺资源,还记得我们高考那年,看着考卷,一个头两个大,上面每道题、每个字,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

    李炜在那忆当年,这个当年本身就没过去两三年。

    林飞扬回忆了一会儿,点点头。

    往前七八年,各高校还是自主招生,自己出题,持续了两三年,就改作全国统一高考,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语数外、史地理化生,高中都有教,但教学水平嘛……

    除非是市重点,不然其他学校,基本上快乐教学。

    而林飞扬和李炜这一届,正巧更赶上大那啥进那两年,从一开始上半天学、干半天活,到最离谱的时候,白天干活一整天,晚上学习两三节课。

    高考时,三加三,满分六百多,林飞扬只拿到一百出头,别说大学、大专了,就算是想要平替读中专,人家学校看到这成绩,也根本不会要。

    该说不说,要是把几十年后的考生放在现在,百分之九十五都能考上大学——就连京城大学这种顶级学府,入取分数线也不过四百四十分左右,换算成满分七百五,入取分数线大约五百分。

    瞧瞧这时代,真的是对学生最友好的时代了,只要肯学,考大学真的很容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