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77章:定个小目标

第77章:定个小目标

    可以上大学,还是京城大学,。

    刚开始前几天,林飞扬一直处在兴奋中,兴致盎然,过了一周,冷静下来后,也就有点儿意兴阑珊了。

    怎么说,他也是上过大学,硕博连读过的人,想到能重回大学校园生活,心中确实高兴,但转念想到往后五年都会被困在学校中,再重温那些早已掌握,甚至已经落伍的知识,又觉得有些可怕。

    可怕的是浪费了时间。

    而且五年后毕业,距离不可言说的开始,也就只剩下不到一年时间,即使那时候毕业就留校,成为研究员,等起风了,不少学校、单位都会陷入停摆,无论怎样都会影响到他。

    看来很有必要找个办法,一年毕业,接着立马加入到研究项目中。

    这时代,国家还是有不少研究项目,林飞扬感觉自己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出不少作用,是否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林飞扬也不好说,毕竟这些国家上马的项目中,参与者都是诸葛亮。

    只听过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没听过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爱因斯坦的,况且林飞扬也不是爱因斯坦,他只不过是掌握了超越时代知识的普通人而已。

    这倒不是他在妄自菲薄。

    人类嘛,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天才,都是有其上限的,普通人上限低、天才上限高,林飞扬的天花板毋庸置疑,就是他掌握的最尖端知识上限。

    天才上限高就高在,他们拥有的创新、创造力,是林飞扬并不具备的,否则上辈子也不至于在专业领域那么多年,都做不出什么重大突破了。

    想明白这些,林飞扬给自己定下个小目标:一年大学本科毕业。

    感谢这年代大学里还没有开始实行学分制,要不然,林飞扬感觉自己还真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个小目标,一年时间,他是真的修不完全部学分。

    早晨上班,林飞扬踏进钢铁厂心情愉快,和同事打招呼时,语气也轻快不少。

    “哟,飞扬,这事发生什么好事了?你又背着我们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科长揶揄调侃。

    “没呢,就傻乐呵。”

    林飞扬笑着回应,打了声招呼,头也不回的离开。

    最多还有四个月,少则两三个月,他就要离开这里,乘着这点时间,多薅点钱和票证,票证虽然会过期,但在手里存着,有备无患嘛,年底走亲戚、朋友时,都能用得上。

    岁月安好,盛夏不知不觉悄然而至。

    三个月以来,林飞扬雷打不动,每个月固定给霍家送两次物资,月初一次、月中一次,肉蛋奶都是寻常,还有时令蔬菜和水果。

    再加上空间中的海洋生态步入正轨,他也偶尔会拿出一些海鲜,只是比较麻烦,要先让小机器人捕捞起来,接着速冻。

    他的海产品全部来源自东南沿海,许多都不是京城往东津海市有出产的,所以亚热带新鲜海鲜是绝不可能在京城出现,在家里吃时也要小心翼翼,旁的都不怕,主要是邻居中有一位大厨。

    为避免麻烦,也为堵住赵良清的嘴,林飞扬也试探过不少次,加上长期观察,得出结论,这人可以守口如瓶,也不会无中生事,因此,和宋钰、李炜小聚时,也会叫上赵良清,从那之后,烧烤口味更上不知道几层楼。

    惹得三兄弟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带上赵良清一起吃喝玩乐。

    八月初,林烨和林楚毕业闲置在家一个多月,按照原计划,林楚会在这个月中顶替林飞扬的工作,林飞扬和林烨兄弟俩,则会在月末,被送上下乡的火车。

    此时,林毅昭也做好两手准备。

    未免霍承那边安排有变,他挑选位于东北宁古市那边儿的一个公社,预留了两个下乡名额,至于下乡人选,霍承消息还没确定,因此林毅昭还没给报上去。

    又过去两周,林飞扬给霍家送去物资,霍承也终于搞定工作的事。

    “你在景钢的工作,就交给你弟弟,他是男孩子,每天往公社跑比较安全一些,我给林楚安排在我们大学学生食堂后厨,开始工作就是正式工。”

    说着,霍承把介绍信交给林飞扬,又继续交代。

    “工作呢,就是普通杂工,洗碗、洗菜之类的,学生食堂有两个厨师,一男一女,你妹妹要是对厨艺感兴趣,多努努力、表现表现,说不定还可以拜个师,学一门手艺。”

    这年头,女厨师可不多见。

    在五千年传统中,厨师行业和其他手工艺行业一样,基本上都是传男不传女……这让林飞扬多少有些奇怪,在古代,婚后下厨房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厨艺却传男不传女,属实有些奇哉怪也。

    “再一个,关于你入学,遇上点儿麻烦,是组织上的事,也没把你卡着不让上大学,就是吧……你恐怕要自己去找小廖一趟。”

    “多谢霍伯伯!”

    上大学怎样都好说,只要解决了工作,林家几口子悬着的心都能放下来。

    林飞扬风风火火的赶回家,冲进景钢厂办大楼,找到杨允。

    杨允请了假,两人一起回家,一个拿着介绍信,带着林楚进京城,去找街道办办理落实工作关系,林飞扬则带着林烨,重新又回到景钢厂办。

    兄弟俩直接找上林父,把林烨工作关系转移到景钢厂,接着两人来到人事部,也不啰嗦,找到人事部主任,王大川他姐夫武吉安,现是林飞扬办理了离职,再给林烨办理入职。

    很快就将工作大事搞定。

    林烨承接林飞扬的工作,由于林飞扬早就将这个月采购份额完成,三组科长大手一挥,允许林烨下个月一号再来上班。

    这多少不符合规矩,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科长他这其实是害怕。

    这几个月来,林飞扬疯狂薅羊毛,虽不至于把两万人大厂薅秃噜皮,但一个计划外物资采购员,每月完成的物资采购份额,竟然快赶上一组计划内物资采购月一个月份额的一半,是真的让人害怕。

    也有人怀疑过,被林飞扬用一句话给顶了回去。

    “哥们儿我又找了京城大学的路子,有本事你也去对接大学啊,真的是……你管得着吗?”

    这话半真半假。

    为了让林飞扬提前适应大学生活,霍承特意带着他参观了京大不少设备设施,其中就有大棚实验区和养殖技术实验区。

    一座坐落在景山再往西南远郊,占地面积不大也不小,堪堪八百亩地的一体化种养循环农牧场。

    农牧场中央区域,有十几个一亩大的池塘,岸边建有畜棚,畜棚往池塘上方延申出两米左右。

    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从延申部分掉进池塘中,共给池塘中的水草、浮游生物生长,这些水草、浮游生物等又将淡水鱼一个个养的肥大壮硕,林飞扬甚至看到好几条超过一米长的鲤鱼。

    看着有些吓人,不过可以理解——君不见,几十年后,为了解决赤潮,阿美利卡引进鲤鱼后,导致全国淡水流域中鲤鱼泛滥成灾,随便开条小艇溜达一圈,满载一船一米长的鲤鱼都实属寻常。

    可惜阿美利卡人民不懂鲤鱼的鲜美。

    池塘再过来,搭建着几十个大棚,各种不同时令的蔬菜、牧草和水稻,实验人员会将池塘中的淤泥捞起,运送到大鹏中,作为植物肥料使用。

    这些淤泥中混合着各种沉积物,可比现代化生产的肥料、传统堆肥效果都要好上许多——林飞扬空间中的农牧场,同样也有这么一套循环。

    这么大一座实验基地,其中小部分产出,会供应给京城大学食堂,绝大部分也会作为计划内物资,减轻京城物资供应压力,还有一部分能卖的换成经费,卖不掉的内部消化,还有剩余,只能浪费掉。

    林烨工作落实第二天,林飞扬就将他带到京大这个实验基地,将他之后工作采购渠道也给解决了。

    等诸事安排妥当,林飞扬彻底放松下来,才想起还要去985局找廖苏桐,问一问自己上大学的事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