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鬼话大明 > 第155章 中秋赏月

第155章 中秋赏月

    秋菊站起来在落地铜镜前转了一个身圈子,只见浑身金丝闪闪,彩秀辉煌,十分耀眼。

    小环笑道:“娘这身打扮,就是王府中的女人又有几个比得上。”

    秋菊坐下微微叹了口气,道:“可惜头上无冠,袖口领口没有纹路。”

    秋菊说的几样,是朝廷给命妇的服饰,辛明现在的官职如果有正妻的话,就可以按着秋菊所说的打扮了!

    小荷知道娘的心思,笑道:“娘给老爷生了唯一的公子,还帮着老爷管家管理买卖店铺,以后正妻的位置除了娘,还有谁!”

    秋菊又是微微叹气,如果辛明愿意,早就把这个位置给她了,但辛明没有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碧桃一边收拾桌上的胭脂饰品,一面说:“我听说,老爷在王府那边很风流的,这次之所以能被王爷提拔当长史官,是因为王爷的女儿三郡主替他说了好话。你说,平白无故的,一个女孩家为什么要替一个陌生男人说情?这里面必有猫腻!哼!别看王府里的人高高在上的,里面的女孩不见得有咱家清白呢!”

    秋菊心里又烦乱起来,出身不好是她心中永远的刺。古代是真正的阶级社会,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打上阶级的烙印,一生都抹不去,就算你当上皇后,人家也要议论你的出身的。辛明是不是打算娶一个王府的郡主当正妻呢?很有这种可能的,否则为什么鲁王这么看重他?让他做长史官。

    掌灯时分,看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小慧、琴娘、辛红三人一起过来找秋菊,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每人带一名大丫环,秋菊带着碧桃,小慧带着小红,琴娘带着丁香,辛红带着云儿。四名大丫环也一样打扮的花红柳绿,好似过年一般。

    四人出府上轿,四名丫环则坐一辆大车。其实辛府紧挨着王府,只走几步就到了王府。张文已经在这里候着,请四人下轿,进府,再换乘轿子,丫环则步行跟随。

    一行人沿着一个夹道行走,直奔王府内苑。在内苑门口,只见正门已经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园中处处灯光闪亮,仿佛繁星点点,彩旗飘飘,丫环内监穿梭行走,十分热闹气派。

    沿着甬道走了许久,到了一处大宅之前下轿,秋菊抬头只见门匾上写着“嘉荫堂”三个大字,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现着瓜饼及各色果品,王府女眷都在里面等候。

    走进院子,只见一个粉妆玉琢,穿着绫罗绸缎的美人带着一群丫环出来迎接。见着秋菊几人抢着先福了下去。

    秋菊几人连忙还礼,张文介绍说这是王爷世孙媳妇沈氏。秋菊暗暗打量,只见她面容绝美,更兼有气质优雅,知书达理,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的气派。

    沈宜修和秋菊几人见礼完毕,延请几人进入堂中,只见数十个女眷按座次在堂中等候。

    最里面有一银发婆婆拄着龙头拐杖,坐在一张宽大躺椅当中,面容慈祥,满身富贵。不用人介绍,秋菊也知道这是王府中辈分最高的老祖宗了。

    秋菊几人连忙上前参拜,老祖宗让丫环扶起,笑着打量几人,道:“人都说辛守备家里有几个如花似玉,仙女一般的内室,轻易不肯见人的。我还不信,今日一看,果然不虚啊!”

    华妮儿在老祖宗身边端茶送水伺候,此时连忙说笑道:“老祖宗的眼光是最厉害的,就算不是美人仙女,被老祖宗一说,早晚也会变成仙女的。”

    说的堂中众人都笑了。

    沈宜修给秋菊介绍堂中妇女,坐在老祖宗下手的一位面容苍老,打扮朴素的中年女子是鲁王正妻杨氏,自从世子出事之后,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现在笃信佛教,每天吃斋念佛,什么事情都不管了。再下面是鲁王的两名侧妃,张侧妃和毕侧妃,二人都是雍容华贵的美妇人。

    秋菊给二人行礼,张侧妃只是沉着脸哼了一声,毕侧妃笑容可掬的点头示意。

    再向下是鲁王的淑人一共八人,秋菊对这些人施礼,她们纷纷站起来回拜。还有若干姨娘没有座位,只能站在后面伺候。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名外眷,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知府韩克忠的夫人姜氏。

    一一拜见之后,才是鲁王的女儿侄女外甥女之类的,秋菊尤其注目了一下鲁王的三郡主朱瑛,只见她俊面修眉,身姿窈窕,虽然面容中还带着一丝稚气,但也是极美的女子了。秋菊只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老爷的菜,跟冬梅同一类型的,身材高挑,腰肢纤细,眼神娇媚,面容妖娆。

    女眷都已经到齐了,老祖宗便带着众人先行拜月礼。月台之前,地下铺着拜毯锦褥。天上一轮明月,晶莹剔透,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老祖宗盥手上香拜毕,众人也一起拜下。

    老祖宗笑道:“若论赏月,还需上山才好。”

    华妮儿笑道:“老祖宗这辈子赏月的次数比咱们平时见过的还多,听老祖宗没错,咱们即刻上山。”

    于是仆人准备滑竿,抬着老祖宗还有众女眷上山。内苑中确有一山,高百余米,依湖而立。山顶建有一堂,叫鉴月山庄。

    众人就在山庄的院子里摆下桌椅,数十张团圆桌分列两侧,中间用锦屏隔开,里面是女眷,外面则是老祖宗和儿孙男宾。

    片刻功夫数十名男宾上来,拜过老祖宗之后,围着她团圆坐下,男宾中都是府中男子,外客只有知府韩克忠是王府亲眷,辛明是长史官,除此之外,鲁王下面五个儿子,除世子被圈禁之外,朱世杰,朱世玉,朱世俊,朱世美,孙子朱晔,还有一些远房亲戚一共二十多人。

    众人喝酒赏月,只见山高月小,别有一番风韵。圆桌上摆满数十样水果月饼,其中月饼样式最多,除了本地月饼之外,还有特地从京师和南方买来。

    众人饮酒取乐,月至中天,越发精彩可爱,老祖宗笑道:“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又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一笛远远的吹奏起来就够了。”

    片刻之后,只见山腰处的一处桂花丛中,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众人停杯不饮,凝神细听,只觉的笛声悠扬,飘飘荡荡,仿佛要脱离尘世一般,让人心神迷醉,胸怀空灵。

    鲁王率先叫了一声“好!咱们同饮一杯。”

    渐渐到了二更天,明月微斜,已经有不少男宾相公告辞而去,只剩下黄知府一家、辛明一家,还有几名近亲子弟。

    老祖宗喜欢热闹,笑道:“现在也没外人了,只剩下几个近亲男丁,不必那么计较男女大防了,把中间的隔子撤了,咱们男女同乐。”

    有下人依言撤掉隔子,辛明望过去,只见满眼的花红柳绿,美人招展,夫人丫环小姐近百人。心想:“难怪鲁王府入不敷出,银钱紧张,这么多人坐享其成,又没有挣钱的买卖,哪有不坐吃山空的道理。”

    那边许多丫环小姐夫人也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辛明,她们许多人都听过辛明的传言,但没真正见过,此刻见到不禁心中暗自赞叹,没想到他这么年轻英俊,有财有官还有鲁王的赏识,真可谓是前途无量,无数美目泛出异彩,无数芳心荡起波澜。

    辛明在对面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三个姨娘,又和沈宜修相视一笑,忽见朱瑛一双顽皮的秀目正在向自己眨眼,真是全在不言中。

    老祖宗笑道:“单喝酒无趣,咱们玩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吧!输了的罚喝酒一杯,然后讲笑话一个。”

    众人都说好,华妮儿笑道:“老祖宗肚里的好笑话最多,不如先自罚一杯,讲来一个听听。”

    老祖宗呸了一声,笑道:“还没玩,怎地就让我输了!”

    众人笑了,让一个管家媳妇在围屏后面敲鼓,又让一名小厮在山下取了一枝桂花上来。

    鼓声登登响起,桂花依次在众人手中传递,鼓声时紧时慢,忽的止住,众人一笑,桂花正好落到鲁王手中。

    鲁王笑道:“儿子只好搜肠刮肚的给老祖宗讲一个了!”

    “说从前有一个阿谀奉承之人,最喜欢拍上司的马屁。一日,上司偶尔放了一个屁,这人立刻大赞,‘这屁好香啊!好似沉香木的味道,闻也闻不够。’上司听了,脸上反而出现忧色,说,‘我听说屁乃五谷杂粮之气,本来就应当是臭的,现在反而是香的,恐怕不是好兆头。’这人听了,连忙又招手闻了闻,咦了一声道,‘这臭味原来才过来’。”

    众人都笑了,沈宜修虽然算是华妮儿的侄媳妇,但惯常开玩笑的,便笑道:“华妮儿,你常在老祖宗身边,老祖宗的屁是香的还是臭的。”

    华妮儿装模作样的用手招了招,道:“本来是香的,哎唷,现在也变臭的。”滑稽的样子逗的众人大发一笑。

    击鼓传花继续,桂花在众人手中转了一个圈子,这回落到了三公子朱世玉手中。朱世玉向来惧怕严父,可不敢在父亲面前讲笑话,正在犹豫。

    鲁王对几个儿子道:“咱们王室之家,虽然不需要学八股,考状元,但也需知书达理。你们每人以‘赏月’为题,各自做一首诗来!”

    早有仆人拿过来宣纸笔墨,朱世杰、朱世玉、朱世俊、朱世美、朱晔,一共五人,奋笔疾书,很快各自成诗一首。

    只听朱世杰先朗诵道:“秋风送流水,落叶归大地。明月年年望,相思夜夜得。”

    再听朱世玉的,“谁解惜纷飞,长别值千金。对酒愁难听,衷情月下吟。”

    朱世俊、朱世美、朱晔也分别诵了一首五言咏月诗,虽然并不精妙,却也说的过去。

    韩知府和和几名亲属都是不住口的赞美,说王府子弟,帝王血脉果然不同凡响。韩知府击掌叹道:“这么好的诗,别说五首,就是一首也难作出来。就是让那些高中皇榜的进士去作,他们也作不出啊!”

    辛明一笑,这些人就同刚才鲁王讲的笑话中那个拍马屁之人一样。几个公子做的诗显然都是枪手事先做好的,否则就凭这几个纨绔能作出来诗么?这些诗至多也就算个四平八稳,远远没有夸赞的这般好。他们知道诗是枪手替作的,还这般夸赞,也够虚伪了。

    辛明拱手道:“几名公子王孙确实很有文采,在下这阵子觅得两个对联,只有上联,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不如让几名公子替我想一下吧!”

    此话说完,几名公子除了朱世玉之外,一起脸上变色,朱世杰更是对辛明怒目而视。他们其实肚里没半点墨水,知道中秋聚会有可能写诗,事先让枪手写了几首背在心中,题目其实很容易押中的,无非是“中秋”,“赏月”之类的。可辛明的对联可就难了,对联最考究文学水平,比写诗还难,这不是有意让他们丢丑吗?

    韩知府知道几名公子的水平,皱眉道:“辛长史的对联固然是好的,只怕太难,就是当世文学大家来了,也难以对出来,可怎么办呢!”

    一名胡子都白了的朱家远亲笑道:“今天过节,喝酒取乐为主,咱们一个劲的讲文学,只怕对面夫人太太会感到无聊的。”

    几名朱家公子一起赞同,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忽然,朱世玉站起来,拱手道:“人说‘学无止境’,辛长史既然有好对联,说出来咱们参详一下,就算对不出,也能开阔眼界,知道自身不足,也算一次历练。”

    鲁王捻须微笑,赞道:“说的好!”平日里,这三儿子也不好文学,没想到今天忽然转了性。

    只听辛明朗声道:“上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

    鲁王颌首道:“好上联,娴雅清淡,有书卷气,如果对的不好,容易粗俗。”

    几名公子抓耳挠腮,半句也说不出,别说好下联,就是粗俗的也弄不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