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皇朝 > 第三十三章 东汉宦官之路(一)

第三十三章 东汉宦官之路(一)

    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刘炟时期,皇后窦氏联合宦官蔡伦诬陷宋贵人在宫中行巫蛊之术,宋贵人自杀,太子刘庆被废。

    东汉宦官依靠自己与皇权和外戚的特殊关系,第一次走上历史的前台。

    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暴病身亡。尚在孩提中的刘肇,十岁登基做了皇帝,是为汉和帝。

    因其年幼无力处理朝政,窦太后便趁机临朝称制,开始启用窦氏的亲戚。

    永元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时期,窦氏成为太后并临朝听制多年,由于过多依靠自身亲属的力量,窦氏外戚权力极度膨胀,一度有夺取皇权的趋势。汉和帝与宦官一同商议对策,待太后的哥哥窦宪入朝时,将其斩杀于宫墙之内。

    汉和帝下诏书,以召窦宪回京辅政为名,将其骗入京师,平日骄纵成性的窦宪,接到诏书后,并未产生丝毫的怀疑,自以为整个内朝已经都在他窦氏外戚的掌控之下。

    就在这天晚上,郑众奉和帝之命,让还忠于皇室的司徒兼卫尉官丁鸿,率领手下部将封闭城门,城中各主要路口,都由丁鸿派兵严加把守。

    随后宫中的禁军开始分头捉拿窦氏的亲信党徒,仅在一夜之间窦氏爪牙全部锒铛入狱。

    手捧诏书的使者,傲然站立在窦宪的面前,高声宣诏:“窦宪身为国戚,专横跋扈,十恶不赦,念其为太后兄长,免其死罪,特令其缴还印绶,改封冠军侯,即日离京,赴任封地。”窦宪听罢诏书,自知皇帝已经脱离掌控,无力与皇权对抗,只得将印绶缴出。

    窦宪怀着一线生机,请求到长乐宫向太后辞行,想通过太后挽回败局,无奈长乐宫被禁军封镇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接近,他密派家人带信入长乐宫,又被门外士兵搜出,山穷水尽,窦宪只好带着妻室儿女,快快离开了京师。

    自此窦氏外戚被打倒,宦官郑众被封鄛乡侯,开始了宦官被封侯的先河。

    在皇权秩序尚未崩塌的时代,皇帝联合宦官,只要控制了内朝,也就阻止了太后对于皇权的撺掇,借助于皇权得以壮大的外戚自然也在失去皇权之后迅速崩溃。宦官也第一次以主导力量进入东汉的历史,成为皇权的一大重要支柱。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在章德前殿驾崩,25岁的邓绥成为太后,邓太后为了达到亲自执掌朝政的目的,废和帝长子,立生下仅百天的婴儿为帝,即汉殇帝刘隆昌邓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亲政。

    不到两年,殇帝崩,邓太后与胞兄邓鹭定策禁中,迎立清河王之子刘祜为帝,即汉安帝。这时的汉安帝也年仅十三岁,东汉天下仍由邓太后执掌。

    邓太后掌权后,宦官已经成为了内朝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联合了宦官,郑众,蔡伦,一同分享皇权。

    她一方而任用其兄长邓鹭为车骑将军,辅助朝政,提拔其弟邓悝为城门校尉,邓弘为虎贵中郎将,邓阍为郎中,并特封爵位,以此尽可能的控制内朝的武装力量。

    另一方面也对郑众等一批宦官加封食邑,以此来收买内朝不可忽视的宦官势力。

    为了达到能够尽可能控制摆弄皇权的目的,宦官与外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年纪更小的皇子即皇帝位,以此来尽可能的控制内朝。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刘祜终于得以亲政。

    为重新掌控内朝汉安帝周围已形成了以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

    邓太后死后,在皇权体系依然运行的时代下,得以掌控皇权的汉安帝,无疑变得很难被挑战,慢慢图之,铲除外戚邓氏的残余力量无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官人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汉安帝,另立平原王为帝。

    时机成熟,这一诬告也正中好给了汉安帝以理由,邓悝等被判为谋反罪处死,邓骘因不知情,被免官归郡,受郡县官吏的逼迫而死。

    在此次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宦官集团依靠其与皇权更为亲近的优势,又一次倔取到了巨大的利益,汉安帝封江京为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

    汉安帝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更加受到宠爱。

    这一时期官僚集团与宦官的矛盾日益尖锐,以杨震为代表的朝臣多次上疏要求汉安帝约束和惩戒飞扬跋扈的宦官,但安帝总是置之不理。而被揭发的宦官们则乘机诬告,最终杨震被迫自杀。

    宦官即使在没有控制内朝,撺掇皇权的条件下,依然也可以利用皇帝对于自己的信任,控制皇帝所能获得的信息,歪曲事实,从而获得巨大的权力。

    永宁元年,公元120年,由于汉安帝的阎皇后多年不育,汉安帝便决定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为太子。

    而李氏之前正是被阎皇后所杀。阎皇后怕太子即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要将刘保除去。

    阎皇后与樊丰等宦官串通一气,利用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先将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除去太子的羽翼。

    随后又向汉安帝诬陷刘保,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汉安帝宠爱阎皇后,又由其所信任的宦官一同证明,于是废黜了太子刘保,另封他为济阴王。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汉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在到达抵宛城后,忽然得病,身体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只好下令回京。

    等他们到达叶县时,汉安帝已经已处于弥留状态。他想嘱咐后事,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只能睁眼盯视着皇后,慢慢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

    皇后不敢对外宣布安帝驾崩的消息,所在上食、问起居与往常一样。庚午日回到宫中。辛未晚上才发丧。当年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

    而此时太子刘保已经被废,新太子却又未被册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