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皇朝 > 第四十三章 远离汉帝,人人有责

第四十三章 远离汉帝,人人有责

    钟桦面露歉色,“这个我还真不太能想到,他们脸上也没写字,到底是忠于汉还是忠于曹。”

    “有一些不屑于隐藏自己的,容易发现,甚至直接问他,他都会说自己是汉臣,实际上这种压根不足为惧,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就好。”

    “真正比较麻烦的就是那些城府比较深的,平时可能看起来挺忠诚的,一到关键时刻就捅刀子。”

    “我想比较有用的办法就只有多接触,看他们的圈子,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封语哲坐在一旁的凳椅上微微摇了摇头:“这种办法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毕竟还是太麻烦了,那些隐藏的深的我们可以先别管,找起来很麻烦。”

    “但其他没有那么刻意隐藏自己身份的大部分大臣,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个能够批量的直接的区分他们的方法。”

    “毕竟大臣那么多,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问。”

    钟桦仰着头,在大殿中来回走了几圈,努力的想找出一个答案,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摇了摇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就想了一个办法,如果汉臣与曹臣混杂在一起无法区分,就想办法让他们完全分开这样就行了。”

    “啊?这?”钟桦一脸震惊,“混杂在一起的原因就是为了利用汉臣,这分开,不是又回到了原点,什么也没有变化。”

    封语哲放松的往自己身后的椅子上靠了靠,看着钟桦惊讶的表情,他并没有感到意外。

    “我并不是说要把他们赶出去,而是要在汉的内部再重新建立一套体系,并由这套体系慢慢去代替汉朝廷的功能。”

    “这个操作方法的第一步是自己开府,可以招募自己的臣属,同时允许各地士人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选择,是供职于汉庭还是曹府。”

    “那有名正言顺的汉庭,谁还去曹府呀。”钟桦的语气变得更为困惑。

    封语哲示意钟桦先不要说话,听他先把话说完,“你说的没错,但曹操的亲信们还是会选择曹操的,还有那些真正聪明,看清了天下大势,觉得曹操才会取得霸业的,自然也会去曹府。”

    “当然仅仅是这些还不够,曹操还想了一个计策,就是不任命官员,因为他是录尚书事,管理官员本就是他的权力,我任人唯亲你可能会说,我不任命你就没有办法吧。”

    “所以虽说有着相对独立的汉庭,但实际上它长期都处于一个缺员的状态,压根就无法独立的做成什么事情。那如果想做事怎么办?来我曹府,必须有我曹府的协助,你才有可能做成事。”

    “由此,那些真正想有所建树又愿意接受曹操的人,其实也不得不去为曹效力,而那些不愿接受曹的,你可以呆在汉庭,除了那些关键的东西,其他辅助性的帮助,曹还可以交给汉庭去做的让这些不忠曹的汉臣,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最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以曹府的诏令来做事,皇帝诏书在帝国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弱,到时候真正想要篡权,使用曹府的诏令,也不会引起混乱,让一切平安过度。”

    “这,这样也行?”钟桦转头看了看曹操那张老奸巨猾的脸,心想这成年人的世界果然太复杂,心太黑,要是自己是他们中的一个,估计都活不过两集。

    封语哲似乎看出了钟桦的心思,起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还不止如此,仅仅是这么分开,还是达不到曹操想要的效果。”

    “汉帝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实际上超出我们的想象,每个时代都有为自己理想献出生命的人,而那些受汉教育多年的士人们理想就是匡扶汉室。”

    “仅仅是这么简单的隔离,曹操手下这些忠曹的大臣们,也都是一些饱读诗书之人,与那些忠汉的大臣接触久了,特别是长期在汉天子左右,难免就不会受到影响,最后就又成为了汉臣。”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也不是少数,就像刚才说的汉献帝对曹操的下马威。”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曹操已经把皇帝身边的侍卫安插进了自己的人,但最后还是在皇宫被突然袭击然后制服,压到了汉献帝面前,他甚至没有受到一点的消息。”

    “他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那些人在与皇帝待了一段时间后,都纷纷选择效忠汉室,而背叛了曹操。”

    “再比如,曹操的女儿,曹节。她与其姐妹曹宪,曹华同时嫁给献帝为妃,伏寿被处死后,曹节便被封为皇后。”

    “曹丕筹备称帝代汉时,派手下索要玉玺,曹节屡次拒绝,最终迫于无奈,将玉玺掷于地,并痛骂曹丕。曹丕建国后,将献帝封为山阳公,曹节作为山阳公夫人,与他一同生活了多年,且当地至今流传着二人后来行医办学的传说。”

    “天子之位乃归刘汉,此乃天子之宝,岂可拱手让人!吾兄为何为此乱逆之事?……”听到老师说到曹节,钟桦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了许多句子,气节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

    “虽然,曹节反对曹丕称帝,有与之前那些外戚,希望自己的血脉,儿子成为皇帝的想法。但不可否认汉帝对他思想所产生的深深影响,这就是当时汉室的号召力。”

    “所以经过那次被虎贲控制的事件后,曹操的选择不是完全替换皇帝身边的守卫,而是选择直接不面见汉献帝。”

    “他清楚,无论他再怎么替换,总会有一些人会选择终于汉室,一个不小心,因此他便可能直接命丧。”

    “所以曹操不光要在程序上,将汉庭与曹庭隔开,更要在物理上将他们彻底的隔开,只有远离汉帝,彻底隔离他的影响才有可能真正防止自己手下的谋士叛变。”

    “而且只要足够远,即使他身边真一些藏匿的汉臣,想要对他不利,这种物理上的阻隔也可以让他们联系密谋。”

    “曹操当时可能自己也想不到,他的这个创新,开创了一套全新的,并不断被后人所模仿的经典篡位体系与程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