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皇朝 > 第四十六章 九品中正制

第四十六章 九品中正制

    “曹魏的皇帝们也是这么想的,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封语哲的语气中依然夹杂着一些痛苦。

    “老师,不是说九品中正制是对士人阶级的妥协,保证的是士人豪强的权力吗?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钟桦的视线跟随着封语哲的脚步缓慢的在大殿中转悠着。

    “是的,的确是妥协,但妥协的意思是,我俩各得一些,大家匀着来,但在察举制下,所有的任免权都已经被士族所占有了。”

    “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妥协自然没有全部拥有的好,但无论如何都是要好过一点都没有吧。”封语哲长叹了一口气,紧咬的牙齿也终于放松了下来。

    “这脚麻不是病,麻起来可真要命,看来下次还是得少上点这战乱时期的课,要吃的没吃的,要用的没用的,连个捶背的丫鬟都没有。”

    钟桦一脸无语,狠狠的白了老师一眼。

    “开玩笑,开玩笑的啦,我只是吐槽一下,不是真的。”看着自己学生的表情,封语哲急忙解释道。

    “继续上课,继续上课。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最大区别就是,九品中正在选候选官员时,进行选定的人是由皇帝自己派的独立官员,中正官来进行的。”

    “察举制则是由当地的士绅们与地方官们进行选定评议,一个是自上而下,另一个也是自下而上,显然由中央下派的官员,因为权力需要向其权力的来源负责,所考虑的利益要更倾向于皇帝。”

    “由此曹操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收回了本属于皇帝的任免权。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曹操时期,是没有正式的九品中正制的,只是有相类似的方式,要等到曹丕的时期,才算是正式有这样一项制度。”

    “讲完任免权,下一步要讲的是监察权,曹魏时期他们的监察权其实与汉朝差别不大。引入一个代表皇帝的监察权一方面可以让各地官员有所顾忌,不敢随意滥用皇帝给予的权力,或者是践踏皇权。”

    “另一方面也是让官员与监察机关互相制约,不至于只有一股势力,从而形成一家独大,摆脱对皇权的依赖。”

    “让各级官员都必须也只有按照规定,也就是正式程序做事,而不是以自己的私人关系来进行工作,弹劾各级官员违规是监察官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正式规则其本质其实是皇权对地方分化的具体体现,按照正式程序各类大事都不可能由某个官员独立决定与完成,必须要与其他官员共同合作才有可能。”

    “而同样的,依照程序,那些可以给予你帮助的官员必然个人也没有权力给你这些帮助,必须要上级的命令才可以,这上级的命令就是皇帝的诏书。”

    “这就从制度上确立了各官员的分化与矛盾,也就从制度上确立了对皇权的依赖,只有皇权的背书,也就是诏书的下达才能够打破程序上的所有障碍,才能将事进行下去。”

    钟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样曹操就建立起了四权中的两权,监察官员没有任何官员体系外的权力,无法对官员体系外产生影响,基本没有违抗皇权的能力。”

    “而且他们的权力,官位,升职,等等一切都是来自于皇帝给予,所以违抗皇权对他们一点好处也没有。”

    “而行政官员,虽然有巨大的权力,但又是分散的,这些分散的权力完全无法威胁到皇权,按照规定,想安稳顺利的行使自己的权力,还需要皇权诏书的背书,同样也只能依靠皇权保护自己的利益,顺应皇权才是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的。”

    “同时,监察与行政两个天然矛盾的位置,又让他们相互制约,谁也无法一家独大,也就更加无法威胁皇权。”

    封语哲在钟桦的跟前缓缓坐下,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总结的很好,已经能够清晰的描述出权力的运行逻辑了。”

    “在完成了,任免权,监察权之后,下一步也就是财权了,财权是一切的基础,在曹魏之里,由于实际的情况,它的财权与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财与军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只要掌握了这两个权力,也就有了分邦建国的能力。”

    “因此在郡县制中,一般情况下这两项是必须要完全分开的。掌握军的不能有财,有财的不能有军。”

    “而皇帝则是作为两者的一个中介,在其中协调着两者的关系。由于权力只向其来源负责,因此无论是军还是财都必须要先汇聚于皇帝。”

    “地方官员不可以直接把钱粮给予军队,军队也不可以直接用自己掌握的暴力去征粮,而是要官员借助军队的武力去征粮,一切都必须要经过皇帝这个中介,如果由官员直接发钱,那么军队所效忠的就成了发给他们钱粮的官员,如果让军队自己征粮,那么他就独立于了朝廷。”

    “同样的,军队也是一样,所有军队的调动也必须先汇集到皇帝,再由皇帝根据官员的需要去调动。如果让官员直接能够调动军队,那么官僚系统就同时拥有了权与钱,便就可以完全脱离皇权,失去了对皇权的依赖,自己行动。”

    “由此皇帝作为这个系统的中介,便就可以由军队获得钱粮,再钱粮掌控军队。”

    “而在曹魏这里就行了,由于税收过少又必须养活大量的军队,于是就逐渐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屯田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军队就不光是吃朝廷粮饷的军人,也是自给自足的农民。因为战乱大量土地被荒废,于是曹操便把那些田分给流民,军队等来进行耕作,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收成。”

    “不得不说这种制度是非常成功的,在同时期,袁绍的军队在河北已经饿的只能吃桑葚了,袁术的军队饿的则只能四处捡吃蛤蜊,更差一些的部队甚至已经开始了士兵之间的互相啃食,只有曹操的军队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还养活整个大汉朝廷。”

    “但是屯田制在给予曹操大量粮食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军队生产粮食,那不就意味着,军队掌握了财权,有军有财,这正是独立的前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曹操又不得不随之使用了许多饱受期间的其他制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