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往事:风动秦关 > 第004章:厉风间谍

第004章:厉风间谍

    银汉西流,长夜已深。但郭淮和陈泰的会谈,还在继续。

    在郭淮大帐里悬挂的军用地图上,此次魏国与蜀汉先锋部队之间的遭遇战路线,已经用炭笔清晰地标出。

    这些线条其实并不复杂,长度亦十分有限,但是背后却意味着鲜血与刀锋的直接较量。

    根据最新的战报显示,姜维率蜀军数万人自武都出石营,向上邽和南安靠近,廖化先锋部队只是作了一个引诱性的试探,徐质则率领本部人马约三千余人出击。

    由于在实际人数上魏强蜀弱,短兵遭相接之后,廖化部队明显不敌,又被封住退路,所以只能向董亭败走,一切过程看似很寻常。

    然而,根据郭淮与陈泰两人的事后分析,这场战斗极可能是蜀汉方面的将计就计。姜维早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圈套,等着徐质自己去钻,廖化不过是一名忠实而卓越的执行者罢了。

    所幸的是,徐质素来武勇过人,他遭受了七处并不算严重的刀箭伤,最终还是凭借西域良驹与精良铠甲,经过一番殊死的拼杀,勉强全身而退。

    但是,魏军经此一役,总共损失四百二十三名士兵、一百七十八匹战马,可谓锐气大损。

    陈泰的右手食指伸出,在桌案轻轻敲击了一下,忽然又道:“可是,有一点非常奇怪,在此次蜀军出征之前,我方潜伏在汉中和成都的谍闻司人员已经将他们的军械装备,甚至粮草供给都调查得清清楚楚,其中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及这种神秘的武器。”

    “咳,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地雷很可能是蜀汉军械部门的临时发明。”郭淮对自己的推测从来有一种特别的自信。

    “此言甚是!根据我过往的经验,这种临时发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或许就是发生在此次蜀军出征的途中。”陈泰对于郭淮所作出的判断,一向甚为赞同,但总有着自己的见解。

    “蜀军这种新式武器,从目前来看只适合打伏击,其他的还不好说,但愿没有更多的军事用途。”郭淮慨叹之余,又补充道:“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姜维办事的效率,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切都布置好了。”

    “嗯,姜维作为继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军事接班人,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陈泰语气忽然一顿,变得有些愤愤不平。

    姜维原本是大魏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却自甘堕落、明珠暗投,叛入蜀汉阵营,此事思量起来委实可惜。

    当然,这一切都是当年天水太守马遵犯下的大错。这名愚蠢之极的地方官员,让魏国白白的损失了一名顶级将才。

    郭淮突然又想起什么,问道:“此次姜维的营中,可否有我们大魏谍闻司的人?”

    蜀汉与曹魏在西北边境连年开战,交战双方格外重视情报收集,使得间谍的作用空前高涨。

    实际上,自从诸葛亮开启北伐之后,双方都派遣出大量的间谍人员,有的散布在民间,有的渗透在彼此的政府部门,甚至有极少数间谍在对方阵营中充当军政要职。

    “有一名厉风级间谍,代号‘青虫’。目前正潜伏于姜维蜀军的后勤大营之中,担任典军校尉董厥帐下的主薄。”陈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因为这正是出自他的精心安排,可谓得力之作。

    除了担任军中要职,原来陈泰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身份,那就是魏国大将军府的谍闻司长史,归属于司马师直接统领。

    厉风,是魏国谍闻司给在册间谍的评级,属于第二等,仅次于魈风。该名间谍的厉风标识,说明此人已经在蜀汉潜伏了至少八年之久,绝对算得上是个精英分子。

    郭淮抚掌道:“好极了!火速发出指令,让此人收集一下关于地雷的所有情报,务必以最快速度的呈交上来。”

    ※※※

    青虫并不是虫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汉子。他亦非普通的蜀汉小吏或士兵,相反他在军营中还有一定的地位。

    此人便是蜀汉左护军兼典军校尉董厥手下的主薄麋松,字仲容,时年三十六岁。

    早在三天之前的清晨,当董厥亲自领着一名少年出现在后勤大营的时候,麋松就注意到了。首先吸引麋松的细节,自然是那少年的不同凡响的相貌。

    酷似髡首的短发,残破且怪异的服装,这说明这少年的来历非常特殊。

    麋松不露声色,长期的间谍生涯,让他总是习惯于躲藏在旁边默默地观察,并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一些关键信息。

    随后,那名少年被董厥单独安置在一个看似不太起眼的独立军帐里,竟然由步兵校尉傅丰带领三十名精兵负责看护,这种反常的情形令麋松更加吃惊。

    要知道,步兵校尉傅丰原本是姜维的亲随护卫,现在却在保护一名不知何处冒出来的怪异少年。

    问题在于,这名少年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麋松已经从中嗅到不同寻常的意味。

    毕竟昨夜有刺客闯入帅军帐的事情,已经闹得全营皆知。这少年一定便是那名刺客,只不过现在却成为尊贵的座上宾。

    次日,即六月廿一日。天空白云渐多,变幻着不同形状。

    辰时初刻,麋松抱着一大卷竹简,假装漫不经心地从那少年的军帐边经过,去找董厥汇报工作。

    然而,当麋松试图靠近之时,却被手执大戟的傅丰远远的隔在一丈之外,不得近前。

    “傅校尉,辛苦了!”麋松点头哈腰。他心里清楚,现在还不能公开打听关于那名神秘少年的任何事情,因为那样做会显得很刻意,为日后留下马脚。

    “麋主薄,你也忙啊,这是要去哪里?”傅丰虽然长期在主帅姜维营帐中负责护卫工作,但也曾见过几次麋松他知道这人性格极其温和,对谁都是这一副热情洋溢的面皮,当下也没太在意。

    “嗯,我现在要去找董护军。”麋松嘴巴说话,眼睛却没闲着。他眼角的余光在四处搜寻,他注意到两名士兵正用扁担将一只大木桶挑进少年的帐中。

    “木桶里空间装着什么物事?看军士的步伐,似乎比较沉重。”麋松心里思忖,脚下却不能停止,只得慢慢走远。

    忽然,麋松计上心头。待一会儿借查验物品数目为名,去后军的物资仓库翻阅一下账本,料想那些仓曹掾吏们也不会有任何异议。

    只要将昨夜三更到今天早上所有的出库物资记录下来,然后将每日必需品除去,余下的就是抬入少年军帐的东西了。想到此处,麋松紧绷的精神不禁有些放松。

    实际上,早在昨日扎营的同时,麋松已将此次蜀汉的军粮供给情报给送了出去。他借助的工具仅仅是一只风筝而已。

    那是一只提示后方辎重部队向中军靠拢的信号风筝,它与寻常的风筝相比,不过是颜色红艳,外形要大上许多。

    由于当日风速较急,所以在麋松的设计中,风筝的线绳自然而然的不慎断掉,然后飘得无影无踪。

    这是麋松刻意之举,军营里面诸事繁多,又有谁会在乎一个不慎脱了线的信号风筝?

    当风筝升空的时候,远处旷野里已经有一双锐利而深邃的眼睛,正在机敏注视着它,一刻也没有放松。

    当风筝忽然断线坠落的时候,那双眼睛的主人开始移动脚步,迅捷而沉稳。不久后,这只风筝就被一只满是老茧的大手从地上拾起。

    在风筝的某处不起眼的两个边角,麋松用墨线随意绘制了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和一枚月牙,像是无意的涂鸦。

    拿着这只风筝,即使遇到蜀军的严厉盘查,那些暗语符号也不会惹上麻烦。

    不太规则的长方形,表示装盛粮草的麻袋。月牙即是半月,意喻时间的长短。将它们合一起的解读,其意思就是:蜀汉军队此次出征,粮草供应前后脱节,至多只能支撑半个月,不必担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