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往事:风动秦关 > 第021章:攻城新法

第021章:攻城新法

    蜀汉大营,中军帐。廖化坐在姜维的下首,双拳紧握,满面红光,显然处在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中。

    这次军事会议令众将士气大为鼓舞,因为下一步的攻击目标已经明确,那便是南安城。

    天水郡的上邽城,本来应是首选的目标。然而,从魏国方面传来的最新间谍情报表明,郭淮和陈泰已经迅速构筑好了军事防线,上邽城作为这条防线的重要支点,恐怕一时难以攻取。

    因此,西北方向的南安城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况且,此役的攻城战法又有了新的变化。

    姜维告诉众将,此次战斗不再把云梯做为的主要工具,而是使用一些特殊的武器。

    两天之后,天空阴云遮蔽,不见日头。

    南安城,四门紧闭。城楼上的一簇簇旗帜,兀自在风中猎猎作响。

    魏国士兵们在城墙上列队,摆好弓弩木石,已经进入战斗准备的状态。他们数量虽然只有两千余众,但凭借高城厚垒,蜀汉要想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攻开此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都督雍凉两州军事的车骑将军郭淮和奋武将军陈泰,正率领主力部队约三万人,向上卦挺进,不出三、四日必至南安。

    然而,令魏国南安太守游韶不解的是,蜀汉军队人数看上去虽不少,但用于攻城的云梯并不多,而且只是象征性的向上攀登试探,一旦受到矢石的密集打击,那些蜀兵们就持着大盾,纷纷向后躲避。

    反倒是有两辆大型的轒辒车,夹杂在于蜀军的进攻队伍之中,缓缓的向城门靠近。

    但凡攻城之战,撞击城门一般使用冲车,轒辒车体积庞大、速度极慢,通常作为运输载体,将攀城士兵安全地送至城墙边。

    “大伙都给我听着,等那车靠近城墙,用大石砸之!”游韶下达命令。

    可是,城上的魏军将士们不以为然,皆在心中哂笑。

    据说轒辒车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流传下来玩意,像这种笨重而不切实际的车子,早就被淘汰到历史的垃圾堆里。现在作战还能看得到,也算是活见鬼。

    现在蜀军里面都不见冲车,反而用轒辒车运送两大车士兵过来,这回笑话闹大了。

    再说了,从那车里钻出来的全是大活人,就算穿着铠甲,但也都是肉长的,还不是要冒着矢石攀城,去拼命撞门?难道要让他们用嘴咬、用脚踢?不就是等于送死么?

    蜀军主将姜维估计是老糊涂了,真的是异想天开,不知所云。

    过了好一阵子,两辆大型轒辒车已然接近,距离城门仅有二三十步的距离。城上魏兵得到号令,便将大大小小石块如雨点一般掷下,然而只是延缓了轒辒车向前行进的速度。

    那两辆轒辒车体型巨大,结构异常坚实,所用木板又极为厚实,那些石头根本奈何不了这种庞然大物。在后面推车的蜀汉士兵们,也完全遮蔽在车子的宽阔顶棚之下。

    南安太守游韶冷笑不已,在心里盘算:就算这车子来到城门下,又能怎么样?出来一个杀一个。

    两辆轒辒车终于慢慢来城下,奇怪的是,它们紧紧的贴着城门,隔了半盏茶功夫,没有丝毫动静。

    忽然,数十名推车的蜀汉士兵,仅是三三两两为伍,他们平举着大盾,遮挡在头上,冒着乱石箭矢,仓惶逃离。

    见此情形,游韶大惑不解,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因为,他忽然看见有几缕青烟正从车子里飘散而出。

    当两辆轒辒车冒出青烟之时,那些身穿土黄色衣甲的蜀兵迅速后退。他们撤退得很快,约行至两百步开外,城门处突然传来两声巨响。

    但见火光之中,一大团蘑菇状的黑色云朵,快速升腾而起。这一幕是攻防双方从未见过的奇景。

    南安太守游韶只觉得震耳欲聋,脚底地动山摇,砖石地面忽然间变成了一片空虚,整个人便陡然向下坠落,仿佛一个无穷无尽的深渊正在将他吞噬……

    蜀汉军营,姜维稳坐在中军大帐内,静静地等待来自南安城的好消息。

    姜维自然知晓,两辆轒辒车根本没有装载士兵,而是塞满了新配制的黑火药。用公孙福的话说,这就是两个巨型的炸药包,足以炸开南安城门。

    末时刚过,捷报便传来。南安城门果然被顺利炸开,旋即被廖化率领蜀兵冲锋营,一举攻占。在这场并不十分激烈的战争中,魏国南安太守游韶坠下城楼,当场殒命,守城士兵大多望风逃散。

    姜维对于如此轻易地拿下南安,感觉喜出望外,因为这是一个超出预期的大胜利。接下来就是部队休整,进行必要的补给,然后进攻上邽城。

    长期以来,蜀汉军队并不是缺乏战斗力,而是受困于粮草供应不足。他们总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的情况下,由于军中少粮,而被迫全线撤退。

    于是,典军校尉董厥立即率队动身,他被火速派遣去南安城,负责清点所获的粮草和军械数量,姜维希望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如果军中的粮草再可多支撑十天,或许可以利用黑火药的优势,以少胜多,将魏兵击败。

    正在此时,辕门处传来吹角之声,这并非敌军来进犯的预警,而是天子诏书来到的讯号!这令姜维感觉非常吃惊,难道朝廷又有人进谗言,命令自己马上撤兵?

    一直以来,成都方面反对北伐的声音不断,这群胖乎乎的官员们终日只图安逸享受,故而以劳民伤财为借口,诋毁北伐。其中,又以不愿意看到姜维屡立战功者居多,鼓吹什么“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的理论。

    既然天子诏书来到,姜维不敢有所怠慢,赶紧穿戴好一套崭新的卫将军官服,与一众将领文官前去迎接。

    中军大旗下,香案已经摆好,从成都来的宦官黄希开始朗读圣旨,姜维与大家伏地恭听,越听越惊奇,却是一些无甚痛痒的勉励之辞,这令所有人都感到不解和迷茫。

    眼前的战事如此紧张,皇帝刘禅说这些好听的抚慰言语,似乎对现状没有什么任何裨益。如果想要激励众将士气,也总应该带一些赏赐,然而贵重物品一件也没见到。

    这位黄希长得尖嘴猴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大家都知道他是宦官黄皓的亲信,此人本来姓顾名志远,有点名不符实,志向却不甚高远,后依附黄皓,索性连姓都改了,本质上属于狗腿之流。

    诏书宣讲已毕,宦官黄希又尖着嗓门说,皇上还有一道密旨,需要当面口授于姜维得知,其他人不宜相闻。

    姜维惊愕之意愈加炽盛,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宦官来到自己的大帐之中,屏退左右人等,接受密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