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感觉要背锅了

    “万历皇帝人不上朝,却通过制衡的手段,让文武继续工作,让朝堂正常运转。无数皇室宗亲出生,成年,结婚以及死亡都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批复,却反而让国库省了一大笔。”

    “但万历皇帝的这手段,也导致文官集团得到空前的发展,利益交换,结党营私,不但压过武将和勋贵,更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嬴政,刘彻,杨坚,李渊:“我就知道,绝对会有问题的!”

    朱元璋:“混帐的家伙,三十年不上朝,这种手段都敢玩,怕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刘基呵呵道:“这位万历皇帝真不差,不上期三十年都能平安下场。”

    朱元璋:“不错个屁,他是平安下场了,但却留下个大尾巴给下面的人,这个混帐,怎么不死早点。”

    ...................

    比比东也个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他是怎么做到的,她身为教皇,每天都要处理公务,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开会,无论是天斗皇帝还是星罗皇帝,汉明帝国皇帝,每隔几日要上朝议政,三十年不上朝,那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啊!

    在斗罗大陆,不用三十年,你几年不上朝就可能被人踹走了。

    ....................

    “而崇祯皇帝的上一任皇帝,他的大哥朱由校,也是一个在后世非常知名的皇帝,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经常为了木匠的活儿,连朝政都不管,把权力都放给宦官魏忠贤。”

    看到画面里,朱由校不稳朝政,整日研究那木工活,朱元璋气的是吹胡子瞪眼。堂堂一个皇帝,整天去研究那些木工活,这是几个意思?

    不仅仅是朱元璋,其他时空的各大皇帝也都是看傻眼了。

    毕竟这木工和皇帝,绝对是八竿子达不到一起去的。

    你喜好女色,求仙问药,荒淫无度,这些都还能理解,可你特么的沉迷木工,这就有些奇葩了。

    也正因为朱由校醉心木工,导致了朝堂之上阉党横行,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纲。

    手中东厂,锦衣卫,更是成为了人人为之色变的存在。在朱由校那个年代,魏忠贤就是权倾朝野的代名词,而皇帝朱由校呢,更像是一个象征。

    “但事实上,朱由校能被后世评为评为如果不是死得早,明朝必定中兴,朱由校不死,明朝不灭,又岂是一般人。

    文官势大,武官和勋贵不堪重用,他就重用宦官,放权宦官,对对付日益强大的官官集团,然后他自己拉偏架,于是最强的文官集团东林党被压。

    魏忠贤代表的阉党派系,和朝堂之上的东林党,还形成了分庭抗礼的架势,莫名的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看到这里,朱元璋眼中也是闪过一抹异色,这木匠皇帝朱由校还有这样的手段?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反正不管怎么说,在这一时期,魏忠贤牵制着东林党,东林党也牵制着魏忠贤,就是这么一副诡异的局面。

    李渊:“这个朱由校还算不错,有些能力。”

    “朱由校在世,明朝上下虽说不上清明,但人民的生活总算有些起色,大明的国力也在恢复。当然,他如些残酷的镇压文官,偏偏写历史的笔在文官上,明期灭亡后,自然被黑得很惨。

    关于朱由校的历史,主要有三部,一是明朝自己写的,可信度七成,一部是清朝写的,不看朱由校打压后金的那部分,其他的都可以信,总体可信度六成,最后一部是投降清朝的文官写的,什么玩意,可信度连两成都没,朱由校大字不识一个,这玩意有人敢信,人家清朝都明确记载朱由校曾经通宵处理工务,在奏章上批改。”

    朱元璋脸色铁青,自家子孙如果是昏庸,被黑就算了,但自家子孙还算是个合格之君,却被黑成这样,能有好脸色吗?而且,他估计,以自己对文人的政策,绝对少不了被黑!

    嬴政皱着眉:“是谁给他们造谣君王的权力,况且,史书乃是留给后人借鉴警惕之力,岂能乱改之。”

    刘彻:“后世之人就这么秀的吗?连史都敢改!”

    李世民:“突然有种要背锅的感觉!”

    “当然了,文官能够黑明朝的皇帝,也是因为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明朝的皇帝都喜欢发展小爱好,把小爱好发展成主业,当皇帝才是副业,但偏偏,这一类皇帝都能掌控住朝政。而但凡以皇帝为主业的明朝皇帝,反而败家败得越快,亡国亡得越早,明朝的皇帝就是这么特殊。”

    所有人:“.......”不懂,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瞎折腾!

    “公元一千六百二十七年八月,朱由校病重身亡。当然,也有说法是被魏忠贤毒害,但更多的人是认为被文官集团毒害的,反正怀疑被文官集团害死的明朝皇帝又不止一个,朱由校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任皇帝,也是其中之一。朱由检继位后,可以说是勤于政务,和朱由校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朱元璋脸一黑,冲天的杀意升起,他恨不得去到那个时代,把那些个文臣统统砍掉。

    “朱由检本来就不是按皇帝的标准来培育的,他接受的是正统儒家教育,在他的信条中,当皇帝,就应该天天上朝,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兢兢业业,不可松懈。”

    “朱由检这个皇帝比较特殊,他是亡国之君,你说他是昏君吧,但他又特别勤奋,整天要看很多的奏章,批阅很多的文件,在勤政这一方面自然没得说,放眼整个大明王朝,甚至整个华夏,比他勤快的皇帝也找不出来几个。”

    “崇祯帝朱由检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可以做到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帝盖上,崇祯皇帝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崇祯帝白天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晚上则在乾清宫看奏章,遇到军情紧急时便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