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是谁修改了我的斗罗世界 > 166.汉匈之战,卫青

166.汉匈之战,卫青

    “所以,汉匈之战,也是立族之战,最当世两大最强帝国之战,是两大文明之间的生死搏杀,双方都没有留手,战到最后,单于当先锋,天子当后备。匈奴单于亲自冲锋陷阵,汉帝入建章营,随时出征!

    而他们所采取得,不是奇谋也不是鬼计,而是最直接的血肉拼杀,一刀一枪的拼杀,刀刀见血,用鲜血和意志击溃对方。

    而在这个过程中,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大汉双璧,就是为大汉最得胜利的最大功臣,是建立民族的最大功臣!”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如果说霍去病是大汉的制胜法宝,那么卫青就是大汉的顶梁柱。

    帝国双璧,马踏匈奴。

    年幼的卫青和生父继母一起生活,受尽打骂。

    成年后差点成为皇后阿娇与卫子夫争宠的牺牲品,后被武帝赏识才走上了一条青云之路。

    而霍去病出生也非常贫贱,是当时的公主府的家奴和小吏霍仲孺的儿子,从小受尽欺凌,生活历经坎坷,后随卫青才走上政治的仕途。

    卫青性格恭谨谦逊,稳重老练,而年轻的霍去病就显得青春飞扬,嫉恶如仇。

    卫青从被封为车骑始开启了汉匈战争反守为攻的新篇章,前后七次领兵攻打匈奴,屡立战功,得到封邑共一万多户。

    前后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的主力,为收复北部疆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卫青成年后,随母亲在驸马平阳侯曹寿家做了一名骑马随从,专门保护曹寿的妻子平阳公主。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则成了平阳侯家的歌女,那卫子夫本就随母亲长的非常的漂亮,再加上当歌妓必须接受各种专业训练,使得卫子夫更加的出挑。

    汉武帝刘彻有一年去灞上扫墓归来,路过平阳侯家,平阳侯夫妇热情招待,献歌献舞。

    在这个献舞的过程中,刘彻就被婀娜多姿的卫子夫所吸引,于是当晚就宠幸了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即被汉武帝接进宫中,卫青也沾了姐姐的光被安排在建章宫当差。

    卫子夫被接进宫中后,就被刘彻忘到脑后了,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

    一年多以后,刘彻又忽然想起还有这么个美人在宫里呢,于是又开始宠幸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即怀孕了。

    刘彻的皇后,“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陈阿娇皇后,在得知卫子夫怀孕后,是又嫉妒又害怕,怕那卫子夫生下男婴影响自己的地位,因为陈阿娇一直未有生育孩子。

    于是陈皇后派人抓捕了卫青,想杀掉卫青,以此刺激卫子夫让其流产。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此消息,焦急万分,立刻召集部下劫了大牢,卫青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刘彻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震怒,立刻升卫子夫做了“夫人”,又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卫子夫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为刘彻生下了一位太子。

    卫青成为建章监以后,随侍在皇帝身边,深得皇帝信任,后又被升至太中大夫。

    由于从小在父亲家当奴隶的人生经历,养成了卫青隐忍内敛的性格,不张不傲,做任何事都很有分寸,因而深得皇帝的喜爱。

    不久又升他为车骑将军,卫青的传奇生涯从此开始。”

    “奴隶,没想到这卫青竟然还有这种经历?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奴隶做到大将军,应该挺不容易吧。

    哎...从他的身上,朕似乎看到了朕自己的身影。”始皇帝赢政叹了一口气。

    他想到了当年他作为质子的那段日子。

    春秋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动乱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前一刻还把酒言欢的两国君王,下一刻很有可能拔刀相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外交现象,就是“质子邦交”。

    强如横扫六国的千古帝王赢政,以及在他之前的两代秦国国君都有过质子的经历。

    质子大多被安排在强国的国度之内,方便监管,虽然质子的基本生活都有保障,但免不了两国关系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那段时光里,赢政何尝不是和卫青一样。

    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

    自己的命运都不知道会怎么发展。

    这也是一种无奈。

    而卫青作为奴隶,赢政作为质子,虽然形式上不同,但都是悲惨的。

    所幸两人都挺了过来,并且在未来大有作为,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么一看,这卫青倒还是挺合朕呢胃口。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么的传奇。”

    对于这个奴隶出身的千古名帅,赢政已经来了兴趣。

    “元光五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

    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结果其他三路大军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全军覆没,大将军李广还被匈奴给俘虏了去,唯有卫青直捣龙城,击溃匈奴不说,还带回了七百多的俘虏和无数的牛羊。

    这一战是西汉几百年,对抗匈奴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意义非常重要,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卫青一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战役。”

    “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自然对卫青更加喜爱,于是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

    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战,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四千户。

    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青出征有功,封平陵侯、岸头侯。”

    “元朔五年春,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

    命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他们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

    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他们全都去攻打匈奴。

    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大兵,以为汉朝军队不能到达这里,便喝起酒来。

    晚上,汉军来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

    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几百里,没有追上。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攻击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

    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而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却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

    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

    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

    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

    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打在人们的脸上,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又命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

    单于看到汉朝军队很多,而且战士和战马还很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

    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