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封狼居胥

    “和卫青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之高,至于西汉之后,人们对卫青的评价,就更是以称赞居多,甚至而言,卫青直接成为绝世名将的代言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世很多人在翻开历史时,会觉得汉朝人们对卫青的评价普遍都不高呢?

    为什么有人会说历史上对卫青评价很低呢?其实,这主要是大家的一种错觉。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最主要是因为一本书,它叫做《史记》。

    因为,对于后世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家所了解到的卫青,大都是来源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而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卫青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还带有某些贬义。

    最简单而言,司马迁把卫青记录在《佞幸列传》中,说他是以外戚的身份才得到皇帝宠幸,相当于是“汉武帝的男宠”。

    只不过因为卫青才华横溢,又不愿自甘堕落,这才取得伟大的功绩。

    并且,在司马迁《史记》中的《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总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因为,但《史记》这篇著作中,几乎所有的列传或者合传,在文章的结尾处,司马迁都会对文章中的人物做个非常深刻的评价,但唯独没有对卫青和霍去病做评价,只因他看不上卫霍,因为卫霍是外戚,他对外戚无好感!”

    “竟然会有人看不起卫青?难道是那群士大夫?这后世是怎么了?难道这帮文人,真的就要用这种方式去排挤武官?去贬低武官?然后提高自己的地步?”

    对此,始皇帝赢政非常的不解。

    士大夫和武官,按道理来说,是一个朝代的栋梁。

    有文有武,文官协助皇帝治国,武官帮助皇帝征战沙场,这才正常啊!

    刘彻也是醉了,不是因为他们奴隶出身看不上,而是因为他们是外戚,所以看不上,外威惹你了,这样的外戚,我愿意多来几个!更何况,西汉的情况你会不知道?我不用外戚用谁?

    视频继承!

    “很多人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天才,尤其是在军事上,他们认为,即便是华夏史上那些百战百胜的名将,也只不过是依靠着王朝的强大,勤奋加运气而已。

    然而这个说法是错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天生的帅才吗?可以肯定地说,有!

    比如接下来说要介绍的这位名帅霍去病,他的崛起,不是因为他有多勤奋,也不是运气有多好,更不是智商有多高。

    他,纯粹就是一个战场上的天才,天生的绝世将才。

    霍去病是长安出名的浮夸子弟,他没有祸害平民,而是专门打击祸害平民的高官子弟,得罪无人人,汉武帝为了保住他,送他去建章营!

    建章营的主将告诉他,想要活命,想受世人敬佩,想娶美人,那就去砍匈奴人!

    霍去病寒门出身,并没有受过太多的军事教育,但是他有个好舅舅,再加上霍去病天生勇武,在舅舅卫青的指引下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多次建立奇功,受到武帝的奖赏。

    仅仅十七岁时就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两千多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十九岁时,霍去病就因战功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之后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

    由于大败匈奴,汉朝也因此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此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以此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

    二十一岁时,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几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一百。

    班师回朝后,汉武帝龙颜大悦,封其为冠军侯。意思就是霍去病有勇冠三军之勇。一战封侯,是多少将军的梦想。

    而十七岁的霍去病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汉王朝的上空闪烁,成为华夏古代军事史上新的传奇。

    霍去病并不满足于此,他率军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这也就是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封狼居胥”。”

    “此战后,匈奴失去对华夏大地东北地区的控制,霍去病于是徙居于东北的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

    汉朝要求其部落大人每年朝见,并置护乌桓校尉,使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

    此战之后,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

    霍去病在十七岁时才参军,二十一岁就取得如此成就,短短五年,从一个大头兵,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升至主帅,纵观华夏历史,又有几人?

    在华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军事历史中,唯有霍去病一人。”

    “如果就正常情况而言,霍去病至少还能为西汉王朝效力四十年以上。

    但上天似乎发现了霍去病太厉害,霍去病这个本不该存在的非常规人类,于是在霍去病二十多岁时,毅然而然的将霍去病抹杀。

    霍去病的英年早逝,让汉武帝悲伤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彻底解决匈奴的计划就此搁浅。”

    “汉武帝时期,是华夏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

    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而这个战术的实现,正是因为霍去病的出现才突然形成的。

    霍去病最擅长的是什么?

    正是突袭作战战术。霍去病利用的就是骑兵的速度。

    从几次大战也可以看到,霍去病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这种新型的战术思想,在之前的华夏军事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采取取食于敌,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

    这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大规模远征的问题。

    这在霍去病之前的华夏军事历史上,也是没有哪位三军主帅使用过的。

    可以明确的说,霍去病虽然在华夏历史上如同彗星一般,仅仅活跃了数年时间,但他的影响力,却是影响了之后的上千年历史。

    他的战术,甚至在两千年后的后世都有所体现。后世得国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闪电战”,正是以最快的速度迂回穿插,从对方最薄弱的环节着手。

    如果这是古德里安学习霍去病的战术,那么可以说霍去病的影响力有多大。

    如果这真是古德里安独创的话,也可以说明霍去病的战争思想,足足超越了世界两千年。

    因此,霍去病这种无敌般的存在,如果这还不叫天才,那什么才叫天才?”

    “十七岁才率军出征,十九岁封狼居胥,更是多次打败匈奴,这霍去病竟然如此之厉害?”始皇帝赢政看着霍去病的介绍,不由感慨万分。

    “陛下,这霍去病,简直如同神话般的人物,臣不得不服。”身为跟匈奴经常打仗的蒙恬,他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个。蒙恬深知匈奴大军有多难缠。

    “蒙将军不要妄自菲薄,朕清楚你的实力。”始皇帝嬴政为蒙恬打气。

    要知道,之前他以蒙恬为帅,统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而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多谢陛下抬爱,臣为了大秦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蒙恬单膝跪地。眼神坚定,豪情万丈。

    能得到陛下如此的信任,作为武将而言,也无憾此生了。

    王翦:“其实,霍去病虽然很强,但我却从中看到了卫青的影子,想想卫青第一战吧!其实,更利害的是卫青,他真的很强,绝对是不下于我的有在!”

    比比东拿着笔疯狂记录着,这是斗罗大陆从来没有出现的战术,用得好,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

    “封狼居胥到底是多大的功绩,能够彪炳千古,令文人高歌赞颂、武将倍加尊崇?

    而霍去病竟然可以做到封狼居胥,他到底是有多逆天?

    首先,我们要知道,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拆开来讲,可以分成,“封”、“狼居胥”。”

    画面中,只见一年轻将领霍去病登上祭坛,献上六畜,一翻祭文之后,大声宣告:“苍天在上,从今日开始,狼居胥山归属大汉,为大汉领土,狼居胥山之气运,归大汉所有,不复匈奴,狼居胥山为大汉之山,不复匈奴圣山!匈奴之气运,从此封禁!”

    顿时,天地色变,狂风大作!

    霍去病大喝:“封狼居胥山!”

    底下无数将士刀剑出鞘,齐声大喝:“封狼居胥山!”

    狂风静止,天地恢复清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