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寒门 > 第五章:初见孙策

第五章:初见孙策

    赵云还在不忿曹洪部下的蛮横无礼,只是淡淡回应道:久仰曹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而张楚则是深深的知道什么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何况对方还是曹操的人,便想着息事宁人。毕竟现在己方是里子面子都有了,再怎么也要给人个台阶下。他便扬声道:今日不打不相识,幸会曹子廉将军,不知曹奋武现在在何处?

    曹洪循声看去,只见一名身着野兽皮草的年轻文士倚在马旁,此时正含笑看着自己。

    赵云朗声道:这是我义兄,张子岚。

    曹洪心想能成为这个猛人的义兄,不知道该是何等不得了的人物。赶紧抱拳一礼道:劳先生动问,家兄与我约定年初在豫州龙亢会齐,时间紧迫,是以着急赶路,不想冲撞了先生,还请见谅。

    张楚心道:不愧是世家子弟,这见风知著的本事和伏低做小的胸襟皆是不凡啊。他拱手还了一礼,道:此次山东诸侯会齐,共讨董贼。大军云集,却逡巡于关外不敢一战。只有曹奋武不惧强敌,孤军追敌。这份忠义之心,难能可贵之极。我生平最佩服忠臣义士,是以相问。

    曹洪眼中惊愕不已,想不到此处竟然也有知情之人。此次荥阳战败,损失可谓惨重。南下招兵,也属无奈之举,内中心酸实不足为外人道也。眼前这位先生不但将此事娓娓道来,更是赞赏有加,不由让曹洪一下有了亲近之感。

    曹洪大声道:既是军人,就当以死报国。像那些诸侯一般每日只知置酒高会,坐视董卓倒行逆施,岂不是对不起朝廷的恩典。

    “好一个军人当以死报国,曹将军果然是豪言壮语,令人心折!”一道清朗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那声音仿若从舌尖上迸发出来的音符一般,只听得人心旷神怡。

    转弯处不知何时又多了几个行人,说话者披着蓑衣斗笠,健步来到众人跟前。

    张楚定睛看去,惊的目瞪口呆。自己从两千年以后而来,那时候的媒体铺天盖地,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只是这位青年论长相,可称人间极品。论后世而言,可能只有自己的偶像焦姓天王可以比拟。赵云虽然算得上标准帅哥,也只是说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而眼前这位,让张楚这位网络写手一时之间都难以找出合适的形容词。

    这位青年身着蓑衣,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雪,在冬日的日头照射下,全身熠熠发光。衬托着那谪仙般的俊朗面容,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时候,正乱糟糟整队的兵士中有认得此人的,轻轻的念叨:是孙郎!

    赵云都流露处不敢置信的神情,喃喃道:这天下还有这等人物!

    张衍内心震撼,孙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言简意赅,一句美姿颜,就概括的既形象又生动,多有留白,让人遐想连篇。

    孙策咧嘴一笑,拍了拍身上的积雪,看着赵云道:我叫孙策,今日出门垂钓遇雪,败兴而归。没料到竟然能撞上这么一出好戏,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赵兄这一身武艺登峰造极,可谓世所罕见啊。

    曹洪一听孙策之名,脸色微变,神情中若有所思。

    赵云微微一笑,拱手道:空有武力而已,不值一提。

    孙策笑道:盛世学文,乱世经武,正当其时。以赵兄之武艺,为将足以纵横天下,不知现在在何处就职?

    赵云道:未入官场,尚是白身。

    孙策脸色笑意更浓,拱手道:孙策虽然年轻,但是平生最喜结交好汉,今日有缘得见,不如请两位兄台入府一叙,让孙策一尽地主之谊才好。

    旁边曹洪突然开口道:孙策贤侄,我与你父亲孙坚一年前共讨董贼,有过一面之缘。你父亲英武不凡,今日见贤侄也是英姿勃发,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孙策嘴角抽动,面色却没表露出什么,淡淡的道:见过曹将军!本来孙策该一并相请的,但料想曹将军这么着急到舒县,定是找周太守商议大事,孙策实不敢耽误了曹将军的行程。

    旁边张楚心中有数,孙曹两家素来没有太多关系,现如今孙策与袁术结盟,而这曹家到江东来却是为袁绍做说客。说来双方还隐隐有敌对关系,这曹洪倒是先声夺人,一上来就摆出长者姿态,也难怪孙策不给个好脸色。

    曹洪尴尬一笑,道:既然这舒县变成了贤侄的地头,那这周太守见与不见,只怕都没甚干系了。天气寒冷,不如就向贤侄叨扰一杯热酒暖身。

    赵云看他两个绵里藏针、阴阳怪气,心里腻歪,又想着官面文章、唇枪舌剑本来也不是自己的长处,干脆就藏到了张楚身后。

    张楚拱手道:原来是豫州刺史孙使君的长公子,果然是龙凤之表,天人之姿。张楚今日得见,也是三生有幸。只是萍水相逢,不便叨扰,还望海涵。

    孙策见赵云猛锐冠世,早已心生结交之意,是以固请道:先生客气,孙策虽年少,但素来仰慕能人义士,今日既然有缘,岂能不以礼相待,奉为上宾。先生若固辞,岂不是伤了孙策之诚心。

    张楚深思片刻,也是纠结万分。先是转角遇见个曹洪,可以联络上未来的魏武帝曹操,本来自己觉得是天意如此,已然意动。现在又出来个孙策,日后的东吴奠基人,这又是哪门子意思?还不能选择我都要,必须要做的选择题,这可能才是成年人的最大的烦恼吧。

    张楚闻言点头道:公子盛情难却,张楚只好叨扰。

    曹洪心头大急,他跟随曹操起兵,心知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望。刚才赵云的勇武已经让他垂涎欲滴,心中早有招揽之意。而孙策从天而降,半路拦截,让他始料不及。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了,曹洪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我也随张先生一道前往。

    孙策笑笑,道:既然曹将军不忙公务,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曹洪让从骑让出一匹马来,对张楚道:张先生长途跋涉,岂能无代步之工具,这匹马也算是军中良驹,就赠与先生代步之用,还请勿辞!

    张楚那可是贫苦人出身,这么厚重的一份礼,哪里舍得拒绝。而且今日确实吃够了步行的苦,但是想着自己没有驾照这个事情,心下无奈,道:无功不受禄,谢曹将军美意了。

    孙策见曹洪被拒,心头暗喜,道:此处离孙策家里已然不远,不如我们雪中漫步,徐徐而归,也免得惊扰行人,惹出事端。

    曹洪知道孙策又在点自己差点撞倒张先生一事,也不答话,只嘿嘿一笑。

    张楚道:如此甚好!

    众人顺着大路而行,不一会就来到了城门外。

    不过眼前的场景让张楚不禁心中一惊,半响说不出话来。

    舒县的城门之外,护城河畔。布满了一望无际、大大小小的窝棚。此时本是午饭时分,但是整个窝棚区都没有什么烟火气。不时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跑出来到护城河汲水,有些甚至连鞋子都没穿。难民中还有不少人看到曹洪身后的甲兵,脸上流露出惊恐难安之色。

    看着张楚悲伤的表情,孙策轻轻解释道:这些都是从北方跑到这边来避难的百姓,城里面容不下这许多人,便被县令安排在了城外。他转过头对一名高大的从人道:孙河,今日的柴禾和米粮可曾送到难民手中?

    被唤作孙河的青年面色有点难看,低声道:连日来救济难民,府中粮米已然拮据,前日方派出人四处采买,应该还未回来,今日只怕无粮可派了。

    孙策叹了口气,轻声道:你速去禀报周太守,跟他借些粮米,然后派人到此来熬几大锅米粥,分派下去。这是活人的大事,不可怠慢才是。还有,今日开始下雪,城外严寒,让人多备柴禾,不能有冻毙之事发生。

    孙伯海点头答应,快步而去。赵云看在眼里,心头默默感佩。

    张楚笑道:公子菩萨心肠,真乃苍生之福。

    孙策正色道:刀兵四起,百姓何辜。。。只恨能力太小,家业不丰,力不从心!

    张楚道:公子所为,已是人间正道。瑞雪兆丰年,希望明年有个好年景,也让这流离失所的百姓,至少能吃上一口饱饭吧。

    进得城来,顺着大路慢悠悠没走多久,就到了孙策的府邸。此时,高大的正门洞开,几个门童蜂拥而出,将众人领到正堂。

    孙策自回后院换了身衣物,然后吩咐家人上饭食。

    大家分宾主席地而坐,陆陆续续便有家人端着漆盘,送到众人面前。

    每人酒一罐,稻米饭一罐,肉一鼎,芹菜一碟。看来古人也还是讲究营养均衡的。

    孙策提起酒杯,笑道:酒菜简陋,孙策先自罚一杯,还请贵客勿怪。说完,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张楚小心翼翼的品尝了下,默默的评判道:这种酒,比现代的米酒度数还低,自己喝个两三斤应该不成问题。

    几杯温酒下肚,气氛也就活跃了起来,大家杯来盏往,喝的不亦乐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