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狂刷短视频 > 第三十八章 一元复始

第三十八章 一元复始

    “老爷,我会一点算术,不知道能不能进您的后勤部。”一名少年怯生生的站出来,说道。

    王川认真打量了一番,少年皮肤对比其他流民白嫩一些,面容也不似乡间之人,虽然身上也是破破烂烂的,但是气质上还有一点读书人的儒雅。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回道:“我叫李厝。”

    这个名字比什么马三马六高二高三强不少,应该不是什么流民或者马匪出身。

    王川继续问道:“你有功名在身?”

    明朝的功名的排列,从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起,顺序为:童生、生员、秀才、亚元、解元、贡士、会元、进士、传胪、探花、榜眼、状元。

    首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

    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会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少年红着脸回道:“惭愧,苦读十载,未取得功名。后家道中落,父母皆亡,无力继续读书,遂跟随乡邻流亡。”

    王川了然,命运多舛,这少年可以栽培,给自己打下手没问题。

    “行吧,李厝,你就跟我在后勤部干吧。”

    李厝感激道:“谢谢老爷栽培!”

    读书人太少,后勤部的人力缺口只能慢慢的填补了。

    王川吩咐各项事宜以后,便让大家先搭棚子,好让今晚有个睡觉的地方。

    好在如今是冬天,蛇虫鼠蚁不算多,湿气毒气也还好,如果开春了就麻烦了,得在开春前把住宿问题解决了。

    晚上,众流民简单的将自己身上不多的余粮吃了以后,便开始休息。

    王川坐在篝火边,对召集过来的各种中层领导说道:“打扰各位休息了,晚上开个会,把明天的各项工作安排一下。”

    “明天建造部的任务是抓紧搭窑烧砖,我看这边的泥品质还可以,烧土砖没问题,最好你们部门明天能搭两到三间仓库出来。”

    “农业部明天去周边勘探一番,都是老农民了,哪块地好哪块地不好都得心里有数,把荒草都拔了,等农具到位了,就可以先把地整理了,来年来春了就得开始耕种了。”

    “防卫部,明天立刻开始拉练,要有纪律性,组织性,服从性!”

    “餐饮部,先用目前的几口锅对付煮点粥吧,明天厨具就能到位了。”

    “防疫部注意考察周围环境,注意蛇虫鼠蚁,做好防护工作。”

    “后勤部,外交部,明天另有安排。诸位有意见尽管提!”

    王川一口气说完了各项安排,环顾四周,等待其他人补充。

    几个部长都没有意见,初来乍到,能有如此周祥的安排已然很信服王川了。

    见众人都很满意自己的安排,王川便散会,吩咐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开始就是轰轰烈烈的大基建运动了。

    夜沉如水,虫鸣声不断,窸窸窣窣的小动物声也分外刺耳,五百多人的营地中,鼾声此起彼伏,王川躺在草席上,裹着一层薄薄的棉被,这还是刘六刘七非要让给他的。

    看着营地中安然睡去的五百多人,王川心中很是沉重,他们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于自己,自己若是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怎么对得起他们这一路的追随。

    作为分管后勤部的人,要采购的东西太多了,明天得先去蕲州府城取五千两银子,采购粮食,农具,建造用具,厨具等等一大批用品,想想就有些头疼啊!

    隔天一早,王川便在一声声口号中苏醒过来,只见各个部门都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农业部的农民们在刘六的领导下,四处堪察土地,拔除荒草,并用随身携带的铁器划分着耕地。

    建造部的泥窑已经搭好了,众人正在收集泥土,准备开始烘烤土砖。

    防卫部则在远处依次列队,听徐奔虎讲解着军队的职责和相关注意事项。

    餐饮部的三十名小嫂子大婶子们已经开始在木架上炖煮收集来的野菜和自己携带的一些杂粮,别看食材不怎么的,闻着还是挺香的。

    防疫部的青年男女则聚在一起,人人手上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根,到处敲敲打打,避免营地有蛇虫鼠蚁之类的动物危害健康。

    大家都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朝阳初升,空气中也渐渐暖和了起来,冷冽的气息慢慢消散,王川索性起身,招呼他的“私人秘书”李厝过来。

    “今天咱们得去一趟州府,你通知一下外交部的陈老头,啊不,陈先生,准备出发。”

    李厝眨了眨眼,回道:“是,老爷。”

    王川皱了皱眉,说道:“以后别叫老爷,叫我川哥就行。”

    李厝愣住了,有些不敢开口。

    王川拍了拍李厝肩膀,笑道:“不用太拘谨,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把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厝惊愕的神情并没有消散,虽然听不懂什么“同事”,但是王川和煦的态度还是让他心中的紧张感减少了不少。

    “是,川,川哥。”李厝低声说道。

    王川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去吧,等陈先生过来,我们就该出发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